我国仿生红外鱼眼光学技术取得突破

发布:cyqdesign 2010-07-30 10:57 阅读:3683
由我国学者提出的“基于视觉仿生的凝视红外成像全向感知技术”,突破了国际上相关研究的技术局限,可实现昼夜、无盲区的实时信息获取,在仿生红外鱼眼光学研究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可广泛应用于天文气象、环境监测、公安边防、航空航天等领域。 B6,"S5@  
ns@b0'IF]  
  科学研究表明,虽然人眼功能强大,但也局限颇多:即使转动眼球也只能在前向约140°范围内获取视觉信息。若想“眼观四路”就必须摆头或转动身体,而这样却会降低视觉信息的实时性。但近水面鱼类却能“全向感知”一定距离内的场景信息。 ;gf^;%FK  
#qHo+M$"  
  近20年来,作为仿生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红外鱼眼光学”研究在国际上悄然兴起。美国国防部1997年启动此研究;2001年制成具有初步视觉功能的样机(MIRIADS);2005年美国和欧洲公布L.G.Cook相应发明专利;同年,此技术首先应用于民航机载。美国国防部将其列为“可极大地增强维和部队和作战人员能力”、“能带来重大回报”的研究领域。 gg5`\}  
R:=i/P/  
  军械工程学院王永仲教授的同类工作从1988年起步,1995年公开发表自行设计的实用型中波红外鱼眼,比L.G.Cook的上述发明早十年。所研制的“仿生微小型红外成像探测系统BMIRIDS”从1998年走向试用,比美国MIRIADS早3年,2003年获中国发明专利,比美国和欧洲同类专利早2年,并不断改进性能、拓展应用。 UA}k"uM  
$BCqz! 4K  
  《科学通报》2010年第19期发表王永仲撰写的《模仿生物视觉的凝视红外成像全向感知技术》,首次阐述模仿生物视觉功能的数理基础和工程实现技术,并依据自身实践,指出了红外鱼眼设计的特殊难点及攻克关键技术的思路与方法。他认为,此研究的突出意义是可实现昼夜、无盲区的实时信息获取,在天文气象、环境监测、公安边防、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
分享到:

最新评论

yu-xuegang 2010-07-30 12:53
所研制的“仿生微小型红外成像探测系统BMIRIDS”从1998年走向试用,比美国MIRIADS早3年,  这个矛盾啊,他的系统叫BMIRIDS ,美国的叫MIRIADS。明显是晚于后者啊。
程门赏雪 2010-07-30 21:42
呵呵,可能是理论落后,应用提前,总之已经不易啦
鹅卵石 2010-08-02 11:08
难能可贵!
123nbaabcc 2010-08-04 10:16
希望中国进步
mj52814113 2010-09-14 15:44
鱼眼镜头矫正的东西很少啊。。。
qzkxy125 2012-06-14 20:58
我正做写这方面的论文     都不知道仿生鱼眼镜头的研究方法
chengzheng 2013-09-23 12:51
謝謝樓的分享
magicyoung1 2021-01-04 08:54
学习一下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