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量子光学导论》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经典与量子特性以及最新的实验与理论的研究成果出发,
系统介绍这门新学科(相对于经典光学而言)即量子光学的建立和发展,内容共八章:前三章为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与量子理论,是全书的预备;4~7章为量子光学的主体,含
激光振荡、光的相干性、场的相关函数表示、光的相干态、P表象、光场二阶相关函数、群聚与反群聚、EPR悖论、Bell不等式、光的纠缠态、压缩态,还有共振荧光、激光偏转原子束等;第8章为光学参量下转换的动力学及其应用。
c#HocwP@ 谭维翰 谭维翰,光学专家。湖南衡山人。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
物理系。后任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研究员。对光学和激光等离子体理论有较深研究,发表论文八十余篇。负责编写了《固体激光导论》一书,系统全面地总结了固体激光理论。近年来一直从事激光与等离子体相互作用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发现了许多新的物理现象,在理论上阐述了等离子体细丝中的共振吸收理论、激光的S加热和P加热机制。在量子光学的研究中,从理论上发现了光学孤立波的合并、共振荧
光谱凹陷、多原子共振荧光的多峰及环形
激光器的分岔和混沌等现象。
Ho\+xX 《量子光学导论》可供高等院校物理与激光专业的本科生和相关专业的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的科研人员参考。
!%Z1"FDm/
K[?wP>s zcxG%? Q 市场价:¥59.00
l@j!j]nE 优惠价:¥47.60 为您节省:11.40元 (81折)
xFpJ#S&
e;!<3b xPb`CY7 第1章 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与量子理论
brTB
/(E 1.1 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P `2Rte6s 1.1.1 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
\H" (*["& 1.1.2 极化率张量的对称性
UI!EIZ*~ 1.2 光学中的波波相互作用
B"Fg`s+]U 1.2.1 三波耦合
pAa{,,Qc 1.2.2 四波耦合
/,:32H 1.3 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
7gJy xQ 1.4 弱场微扰法解Schr6diIlger‘方程
O]~p)E 1.5 密度矩阵方程及其微扰解法
UyF]gO 1.5.1 密度矩阵方程
OKf/[hyu 1.5.2 用微扰法解密度矩阵方程
~V./*CQ\c 1.6 波场ψ(r,t)的量子化
;c;;cJc! 1.7 电磁场的量子化
WrG)&&d 1.7.1 电磁场的模式展开
9]7^/g*! 1.7.2 电磁场的量子化
YEZ"BgUnbp 1.7.3 光子数态(Fock态)
0&mz'xra 1.8 原子辐射的线宽与能级移位
T
7
hC]R 1.8.1 单原子辐射
RKBtwZx>f 1.8.2 N原子辐射
wEkW= 附录1A (1.2.27)式的解析求解
#[i({1`^L 参考文献
,$*IJeKx -AffKo 第2章 二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求解
`Zk?.1*2/ 2.1 二能级原子密度矩阵的矢量
模型 Z#Zk) 2.2 Bloch方程及其解
0#yo\McZ 2.3 线性吸收与饱和吸收
:_?>3c}L 2.4 光学章动与自由感生衰变
bF}~9WEa 2.5 浸渐近似
Nz]\%c/- 2.6 光脉冲传播的面积定理
M&>Z[o 附录2A(2.6.24)式的推导
M"V?fn' 参考文献
7Y$p3]0e+ Y]Xal
第3章 原子的缀饰态
VvPTL8Z 3.1 二能级原子Schr6dinger方程的解
U9;AU]A 3.2 原子的缀饰态
M VsIyP 3.3 Cohen-Tannou dji的缀饰原子
$MP'j9-S? 3.4 原子部分缀饰态及其展开
4K4?Q+? 参考文献
PVU(RJ g.,IQ4o 第4章 激光振荡理论
-ff*,b$Q/ 4.1 激光振荡的半经典理论
^c-1wV`/ 4.1.1 没有激活离子(或原子)情形
Y=Bk;%yT= 4.1.2 线性极化PχE
X#pE!mT 4.1.3 一级近似
RE*SdazY? 4.1.4 气体激光的烧孔效应与Lamb凹陷
scA&:y 4.1.5 多模振荡
T$RZRZo 4.2 激光振荡的全量子理论
\a}%/_M\ 4.2.1 辐射场与
电子波场的相互作用
jT'1k[vJj 4.3 热库模型与激光输出的统计分布
O@EpRg1 4.3.1 热库模型
QRa>W/N 4.3.2 激光场与热库相互作用的Langevin方程
Gh@QR`xxc 4.3.3 原子体系与热库相互作用的Langevin方程
k.rZj|7 L 4.3.4 辐射场的密度矩阵方程
G-T:7 4.3.5 激光输出的统计分布
#Ok*Or 4.4 降低激光泵浦的量子噪音
^Dd$8$?[ 4.4.1 规则泵浦抽运
oU{m\r 4.4.2 一般泵浦抽运
/tV)8pEj 4.5 微Maser的量子模式理论
yyBy|7QgO 4.5.1 Maser情形密度矩阵主方程的稳态解
:}j{ NM# 4.5.2 微腔的量子模理论
wLNO\JP' 4.5.3 在阈值附近微腔量子模主方程解与分步模式解的偏差
o,u-% 4.6 单原子与双原子微激光
$%sOL(
r 4.6.1 双原子与激光场的相互作用方程
8wwD\1pLS 4.6.2 单原子、双原子微激光的稳态输出比较
`F(KM ' 参考文献
&{"aD& UB=I> 第5章 辐射的相干统计性质
NbfV6$jo 5.1 平衡辐射的统计热力学
3;#v$F8R 5.2 光的相干性
Cg-khRgLS 5.2.1 相干条件
/Wk\6 5.2.2 “光子白干涉”与“同态光子干涉”
~u-mEdu3C 5.3 光探测
Uln[UK 5.3.1 理想探测器
llI`"a 5.3.2 量子跃迁
@R>J\> 5.4 场的相关函数与场的相干性
rsA K0R+ 5.5 相干态
%?R}sUo 5.6 用相干态展开
mmEr2\L 5.6.1 相干态的P表示
vMDV%E S1t 5.6.2 在P表象中参量下转换所满足的F-P方程
Oe*emUX7 5.7 光子的二阶相关函数、群聚与反群聚效应、鬼态干涉与粒子的纠缠态
kW5g]Q 5.7.1 光场分布的二阶相关测量
>STWt>s 5.7.2 经典光场与非经典光场
Wu9@Ecb 5.7.3 原子共振荧光场的二阶相关函数分析
}"%tlU!} 5.7.4 双光子“鬼态干涉”与EPR悖论
= K}5 fe 5.7.5 Bell不等式与粒子的纠缠态
(*BQd1Z 5.8 压缩态光场
0Ocy$ 5.8.1 光量子起伏给光学精密测量带来的限制
;ukwKfs 5.8.2 正交压缩态
9SXFiZA(r 5.8.3 振幅压缩态
.[NB"\<q 5.9 非经典光场的探测
&8z`]mB{t 5.9.1 强度差的零拍探测技术
t|%wVj?_ 5.9.2 当探测效率n≠l的零拍探测
gI<TfcC 5.10 压缩态光的产生和放大
iLNKC' 5.10.1 简并参量放大(或简并四波混频)产生压缩态光的
原理与实验结果
uI!rJc>TX 5.10.2 简并参量放大与简并四波混频满足的Langevin方程与Fokker-P1anck方程
=gw'MA 5.10.3 简并参量放大的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DHd9yP9- 附录5A Boson算子代数
M)#aX|%Mh 附录5B 最小测不准态
Bc`jkO.q 参考文献
nYLq%7}k SBgBZm}% 第6章 原子的共振荧光与吸收
I!|_C~I` 2 6.1 二能级原子与单色光强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S{zi8Oc6 6.1.1 二能级原子在强光作用下的共振荧光
aI{Ehbf= 6.1.2 在强场作用下的原子吸收线型’
6DD"Asi+ 6.1.3 二能级原子吸收谱的功率增宽与饱和
}v"X.fa^ 6.2 二能级原子的共振荧光理论
/Z94<}C6b 6.2.1 二能级原子与辐射场相互作用方程及其解
MOKg[j 6.2.2 二能级原子的共振荧光计算
s(o{SC'tt 6.3 含原子腔的QED
'C)`j{CS 6.3.1 自发辐射的增强与抑制
Np$pz 6.3.2 单模场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J-C模型
L
Me{5H 6.3.3 有阻尼情况下单模场与二能级原子相互作用的解析解
#qtAFIm' 6.3.4 关于新经典理论的实验检验
x$tx!%,)/S 6.4 含二能级原子腔的透过率谱
xlZ"F 6.4.1 共振腔中原子的极化率计算
MuQyHEDF 6.4.2 含二能级原子腔的透过率谱
^y]CHr 参考文献
vT#zc)j ?|s1Cuc 第7章 激光偏转原子束
hOx'uO`x( 7.1 激光偏转原子束
Gt3V}"B3\ 7.1.1 早期的激光偏转原子束方案
4p\<b8(9> 7.1.2 激光作用于原子上的力
MkEr|w' 7.1.3 原子在速度空间的扩散
)
wtVFG 7.2 激光冷却原子与光学粘胶
7Ps I'1v 7.3 激光偏振梯度冷却原子
yl0&|Ub 7.4 光学粘胶温度测量
w]J9Kv1)- 7.5 电磁衰波场对原子的作用力与原子镜
^1sX22k 7.6 原子镜面对原子量子态选择反射实验
L}T:Y). 7.7 二能级原子在激光衰波场中反射的准确解
1JMEniB+9 7.7.1 二能级原子在激光衰波场中满足的Schr6dinger。方程及其解
\09eH[ 7.7.2 二能级原子波函数的边值条件及反射率计算。
rlEEf/m: 7.7.3 数值计算与讨论
$1y8gm 7.8 中性原子的玻色一爱因斯坦凝聚
9~2}hXm; 附录7A I1,I2,I3,I4的计算
"l &=a1l 附录7B 当y很小时“Va(Y)的极限解
Ue^2H[zs- 参考文献
$6e&sDJ $hZb<Xz 第8章 光学参量下转换的动力学及其应用
pC2ZN 8.1 由非简并光学参量放大获得的压缩态
EnnT)qos 8.1.1 产生简并与非简并参量下转换的参量振荡器
qpjtF' 8.1.2 非简并参量下转换系统满足的:Fokker-Planck方程
Vf9PHHH| 8.1.3 简并参量下转换系统的Fokker-Planck方程的求解
{/#^v?, 8.1.4 非简并参量下转换系统的量子起伏计算
y!) 8.1.5 正P表象
^x-vOGlR 8.2 相位不匹配FOkker-Planck方程在QMP中的应用
&MKG#Y} 8.2.1 相位不匹配情况下的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ACm9H9:Vd 8.2.2 参量下转换的Langevin方程与F-P解中B,B方程的关系
/n;Ll](ri 8.2.3 相位不匹配的Fokker-Planck方程的解应用到QPM技术上
t{Ck"4Cg 8.2.4 数值计算结果与分析
K<TVp;N 8.3 含时的线性
驱动简并参量放大系统的量子起伏
_:DnF 8.3.1 含时的线性驱动简并参量放大Fokker-Planck方程
yr?*{; 8.3.2 含时的线性驱动Fbkker-Planck方程的解
?a?i8rnWo 8.3.3 含时的线性驱动简并参量放大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5G"LuA 8.3.4 简并参量放大系统的量子起伏计算
S<HR6Xw 8.3.5 本节小结
AlT41v~6 8.4 非线性简并光学参量放大系统的量子起伏
03$-U0.;- 8.4.1 P表象中非线性简并参量放大Fokker-Planck方程的通解
^PA >t$ 8.4.2 线性近似解
ChO?Lm$y 8.4.3 非线性项修正
__o`+ ^FS 8.4.4 本节小结
8|*#r[x 8.5 应用非简并参量放大输出演示EPR佯谬
41Bp^R}^/ 8.5.1 复合系统不可分的V1V2判据
hqrI%% 8.5.2 非简并参量放大输出实现EPR佯谬的理论分析
5mxHOtvtWM 8.5.3 考虑到泵浦吃空解含时的F-P方程对V1(V2)的计算
{C3AxK0 8.5.4 小结
mCOJ1} 附录8A 关于方程(8.4.4)的证明
=%P'?(o| 参考文献
AT Dm$ * ……
'?7th>pC 市场价:¥59.00
m} /L MY 优惠价:¥47.60 为您节省:11.40元 (81折)
GPlAQ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