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KXrjqqXs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K@2),(z
H+#FSdy# NRuNKl.v 市场价:¥42.00
o4;(Zi#Z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I((p_
<%^&2UMg 'R)Tn!6 绪论
6b,V;#Anj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7^Uv7<pw 1.1光波的特性
lYIH/:T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l}h!B_P'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2eogY#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_g8yDfcLG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D(j)<9$A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xo)P?-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MsIjSu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4Nt\WQ 1.2.2菲涅耳公式
pCDmXB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Y!a6h+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YUb_y^B^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WhHUd4s 1.2.6全反射
<b.D&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TC('H[
] 例题
]GS bjHsO 习题
Ef\-VKh V#HuIgf- 第 2章光的干涉
"Q<MS'a 2.1双光束干涉
S/ *E,))m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n<,BmVQ 2.1.2双光束干涉
}bDm@NU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wkq 66? 2.3 光学薄膜
965jtn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A%m 2.3.2薄膜波导
4*L_)z&4; 2.4典型干涉仪
O1lNAcpeM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 QG?nu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29rX%09T]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pmM9,6P4@ 2.5光的相干性
>z03{=sAN 2.5.1光的相干性
\bF{-" 7. 2.5.2干涉的定域性
w
xH7?tsf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5R-6ji 2.5.4激光的相干性
a#4?cEy 例题
dG{A~Z z 习题
Ri{=]$ _w{Qtj~s| 第3章光的衍射
\RiP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WgzP 3.1.1 光的衍射现象
.8R@2c`}Cs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k3kAm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lbuy7xj63 3.2夫朗和费衍射
b-DvW4B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1l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f 2.HF@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uD'6mk*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M7T5
~/4 3.3菲涅耳衍射
bsX[UF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hVli/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zdYjF| 3.4光栅和波带片
8r{.jFGv 3.4.1衍射光栅
}pYqWTG 3.4.2波导光栅
+R &gqja 3.4.3 全息光栅
s#11FfF` 3.4.4波带片
]`K2N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2 nCA<&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wz%-%39q%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Nc`L;CP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7kC< 3.6二元光学概论
UfGkTwoo= 3.6.1二元光学-
;`&kZi60Hz 3.6.2二元光学元件
@5FQX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WcAkCH!L 3.7 近场光学简介
?
t|[? 例题
\dVOwr 习题
CrLrw T r;{.%s7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WmM6UEVS 传播特性
;+%rw 2Z,B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mF"1QW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l**X^+=$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CZ;6@{ o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ep8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CTb%(<r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L,\Iasv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qm}@!z^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A"]YM'.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Jj<h: * 4.4晶体光学元件
@C$]//; 4.4.1偏振器
>7|VR:U?B 4.4.2波片和补偿器
-f .,tM=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7dWS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K0~rN.C!0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Hs8>anVo[ 例题
j%kncGS 习题
Nb\4 /;# 8tL~FiHb"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By|4m 5.1 电光效应
}#fbbtd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tw;}jh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
"1Z]@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dd;~K&_Q/i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4RO}<$Nx} 5.2声光效应
]^E?;1$f?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ye&;(30Oq 5.2.2声光衍射
=cI(d ,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RZLq]8pM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lA]8&+,ZM 5.3.2法拉第效应
{)XTk&" 例题
?s01@f# 习题。
afVT~Sf{ k[xSbs'D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K+eM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L *wYx| 6.2光的吸收'
t Q)qCk07 6.2.1匕吸收定律
ftb\0,- 6.2.2吸收光谱
pi(m7Ci" 6.3光的色散
|Cv!,]9:r 6.3.1色散率
@d'j zs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p K*TE5] 6.4光的散射
>MZ/|`[M 6.4.1光的散射现象
="+#W6bZT 6.4.2瑞利散射
5m@V#2^P 6.4.3米氏散射
BGSw~6 6.4.4分子散射
)lkjqFQ( 6.4.5喇曼散射
C%u28| 例题
{7[Ox<Ho 习题
x2xRBkRg= C|bET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6nn*]|7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K(4_a``05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sHj/; 7.1.2基本定律
-).C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vM={V$D&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OT&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j 7B!h| 7.2.1符号法则
mh%VrAq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43cE`9~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WIG+rk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 t^MP 7.3.1物像公式
~%oR[B7=| 7.3.2焦距及光焦度
g)-te+?6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A+)=/i; 7.3.4放大率
kh<2BOV 7.3.5 拉亥不变量
C!gZN9-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i8p6Xht 7.4.1焦点和
焦距 gXU8hTd8 7.4.2物像公式
+`4A$#$+y 7.4.3放大率
sOY:e/_F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BT$_@%ea& 7.5.1转面公式
9r9NxKuAO 7.5.2拉亥公式
(7Qo 7.5.3放大率公式
DU^loB+ 7.6薄
透镜成像
ceA9){ 7.6.1透镜的分类
SbZ6t$" 7.6.2 薄透镜成像
u*R_\*j@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MV"=19]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ZYn? #IQ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e3Ax(i)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kaHIf[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KvSG;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Tw~@kT@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K3C <{#r 7.8_1平面镜成像
Cx"sw
}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1!
'QUc 7.8.3反射棱镜
2%1hdA<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u">it+ 7.8.5折射棱镜
*j=%
# 例题
BUFv|z+H 习题
hZ3bVi)L\ ysN3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1=\I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G3]4A&h9v~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0(Ij%Wi,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6@o*xK7L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oU|c.mYe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b6[j%(
8.2.1图解法求像
V~bD)?M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e!`i3KYn" 8.2.3放大率
<i[HbgUlO.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LJ
hLg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g}i61(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N [@?gFtT 8.3.1双光组组合
zi:BF60]= 8.3.2正切法
v=k$A 8.3.3截距法
=43auFY-P 8.3.4无焦系统
0c&+|>!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4{H+rw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l0]
EX>"E 8.4.2厚透镜基点
Q\)F;: |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KEP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Q?T]MUY(L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wX*zaf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A
>$I
-T+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7r!~+B"9'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CARzO7b\w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Q&&@v4L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hSMH,^Io$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DJir { \F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5IN(|B0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fnY.ao1-s[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BHw, 4#F1; 例题
n(Uyz`qE 习题
h~26WLf. Wm|lSisY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VX/#1StC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6RM/GM 9.1.1光阑及其分类
U&xUfBDt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yNc2@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N\Ja*g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TdJ` 9.2.1渐晕
2%>FR4a 9.2.2 景深和焦深
-+5>|N#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uMv1O{ 9.3像差基本概念
P$sxr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6d[=!9 9.3.2球差
8_tQa^.n\ 9.3.3 彗差
S$k&vc(0 9.3.4像散
2(nlJ7R 9.3.5场曲
I|J/F}@p 9.3.6畸变
>MK98(F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B:QHwzd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w:l"\Tm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vj*%Q(E6Pt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CJ%I51F`X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yBRC*0+Vy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3[&C g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1pEwI~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J=L5=G7( 9.5.1ZEMAX 基本概况
qa6,z.mQ 9.5.2ZEMAX设计环境
iCyfOh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v@Ox:wl>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SB7c.H,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I l.K"ll 例题
dTtSUA|V7" 习题
" Jr-J#gg }`"6aM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MW{8VH6+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QM]YJr3rE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G\?YK.Y>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Fx+*S3==%e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1+\~5 10.2眼睛
j7c3(*Pl 10.2.1 眼睛的结构
i LAscb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qCO/?kW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E"@wek.- 10.2.4眼睛的分辨率
-^57oU 10.3放大镜
?rIx/>C9 10.3.1 视角放大率
BB'OCN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M[uA@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E P+J
N 10.4显微镜
KdlQ!5(?X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GhNKPY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R$Q.sE 10.4.3视角放大率'
)ANmIwmC#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gO^gxJ'0t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K]|K]cby 10.5 望远镜
}T$p)" 10.5.1望远镜的结构
Faf&U%]*`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Wox Mmz 10.5.3放大本领
_l]fkk[T 10.5.4聚光本领
Gbw2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