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板显示领域,虽然液晶显示技术(LCD)与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是目前的主流。但是,这两种技术本身具有不可弥补的缺点,因此也为其他显示技术如场发射(FED)、有机电致发光(OEL)等提供了发展空间。而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
器件具有其他平板显示技术所没有的突出优点,逐渐克服了效率、显示寿命等存在的问题。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显示技术必将成为继液晶技术后的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本书在介绍有机
材料基本光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比较
系统地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应用于发光器件的各种材料,如小分子发光材料、聚合物发光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极修饰材料等;不同
结构的小分子发光器件及器件物理过程;聚合物发光器件及器件物理过程;最新发现的有机.无机复合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等内容。最后,作者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qMJJB l 本书内容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对于初学者或刚刚进入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具有入门的指导作用。本书还可以作为从事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研究方面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大学及研究教材升教学参考书使用。
Pt"H_SW~k
CfU|]< pc*)^S 市场价:¥29.00
;Z{D@g+ 优惠价:¥24.40 为您节省:4.60元 (84折)
p5#x7*xR6
p@G7}'|eyA @ye!? % 第1章概论1
k B>F(^ 1.1发光与发光材料1
vv
,4n&D 1.2显示技术与平板显示5
y+ze`pL? 1.2.1阴极射线管6
\Vf:/9^ 1.2.2无机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7
JaY"Wfc 1.2.3液晶显示器8
{zAI-?#*u 1.2.4等离子显示器8
oa:YAqT 1.2.5场发射显示技术9
:82h GU 1.2.6无机
薄膜电致发光10
3{3@>8{w 1.3有机电致发光11
b4_0XmL 参考文献14
d5m-f/ 第2章有机材料的光物理过程15
3^y(@XFt 2.1分子轨道和跃迁15
"OjAhKfG 2.1.1分子轨道15
!B3TLeh 2.1.2有机分子的电子跃迁19
f(5(V
% 2.2有机分子激发态的产生22
6^Wep- $ 2.2.1激发态的多重态22
O{X~,Em=q 2.2.2激发态的产生23
F]3Y,{/V 2.2.3选择定则25
yU
v
YV-7 2.2.4激发态分子的特性27
qG6s.TcG 2.2.5有机分子的去激发28
zi-_ l 2.3有机分子的辐射跃迁29
*V6|
FU 2.3.1荧光32
C27:tyV 2.3.2磷光和延迟荧光37
92DM1~
* 2.3.3激基缔(复)合物与电致激基复合物40
p:4jY|q 2.4无辐射弛豫过程46
]P?<2, 2.4.1无辐射跃迁46
~18a&T: 2.4.2内转换与系间窜越47
X 0y$xC|< 2.5激发态的能量转移与电子转移51
3gi)QCsk 2.5.1激发态的能量转移51
q7X]kr*qx 2.5.2激发态的电子转移58
>7>I1 参考文献62
v=N?(6T 第3章有机电致发光材料63
*HKw;I
3.1发光材料63
=5+*TL` 3.1.1小分子发光材料64
yn62NyK 3.1.2配合物发光材料66
T`EV
uRJ 3.1.3聚合物发光材料69
GI% &.V d 3.2电子传输材料72
L|'^P3#7` 3.2.1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72
So aqmY;+ 3.2.2聚合物电子传输材料77
Vx_33";S\ 3.2.3有机金属络合物电子传输材料84
[C "\]LiX 3.2.4其他类电子传输材料84
@RoZd? 3.3空穴传输材料85
bU!
v 3.3.1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85
79h~w{IT@ 3.3.2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88
L!fTYX#K] 3.4修饰材料90
"}]$ag!`q$ 3.4.1空穴注入缓冲材料91
!
xCo{U= 3.4.2电子注入缓冲材料93
m^_=^z+ 3.4.3导电聚合物94
gfQ?k 3.5小结95
ukWn@q* 参考文献95
z:,PwLU 第4章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98
Lzq/^&sc( 4.1发光器件的结构98
3'4+3Xo 4.1.1基本结构器件98
^ po@U" 4.1.2特殊结构器件115
OR<+y~Rv 4.1.3有机EL的电极修饰和Buffer层124
4yl{:!la 4.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物理过程126
ffrIi',@ 4.2.1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127
_[2@2q0 4.2.2载流子的复合137
oh9
;_~ 4.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148
Aedf (L7\ 参考文献154
$coO~qvU 第5章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58
& LE5'.s 5.1引言158
=kd$??F 5.2聚合物发光器件工作机理162
qA)OkR'm 5.2.1载流子的注入162
2c9?,Le/; 5.2.2聚合物载流子传输165
.Bm% 5.2.3聚合物中激子的产生170
m@4Dz| 5.2.4聚合物中激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发展170
Cx7-I0! 5.3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174
6}4})B2 5.3.1电极材料174
QU).q65p 5.3.2聚合物发光层材料183
4qQ,1&!]S 5.4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结构192
P49\A^5S! 5.4.1基本结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92
3A7774n=P 5.4.2取向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94
:L[>!~YG_n 5.4.3聚合物场效应管发光器件194
v,KKn\X 5.4.4微腔结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96
VeoG[Jl 5.4.5发
光电化学池197
P6:C/B 5.4.6液体发光器件和溶胶发光器件201
oUv26t~ 5.4.7聚合物激光204
xnP!P2 5.5器件制备方法207
COrk (V 5.5.1旋转涂覆207
FwCb$yE#M 5.5.2喷墨打印208
[,zq 5.6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提高211
lPTx] =G 5.6.1有机电致发光效率的理论上限制211
~Z\:Nx 5.6.2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单线态发光的提高和三线态利用212
uDF;_bli)H 参考文献217
G.W ! 第6章有机.无机复合——固态阴极射线发光222
kBu{ bxL 6.1固态阴极射线发光222
7},A.q 6.2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发现、交叉证明及普适性224
kx"10Vw 6.3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
光谱特性230
YDt+1Kw}D 6.4前景235
*IG$"nu 参考文献236
?e7]U*jEU 第7章展望238
^t;z;.g 7.1机遇与挑战238
r~4uIUE{ 7.2美好的未来241
J$dwy$n P15
H[<:Fz 市场价:¥29.00
d$dy6{/YD 优惠价:¥24.40 为您节省:4.60元 (84折)
j)A#}4j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