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板显示领域,虽然液晶显示技术(LCD)与等离子体显示技术(PDP)是目前的主流。但是,这两种技术本身具有不可弥补的缺点,因此也为其他显示技术如场发射(FED)、有机电致发光(OEL)等提供了发展空间。而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
器件具有其他平板显示技术所没有的突出优点,逐渐克服了效率、显示寿命等存在的问题。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显示技术必将成为继液晶技术后的新一代平板显示技术。本书在介绍有机
材料基本光物理过程的基础上,比较
系统地介绍了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包括应用于发光器件的各种材料,如小分子发光材料、聚合物发光材料、
电子传输材料、空穴传输材料、电极修饰材料等;不同
结构的小分子发光器件及器件物理过程;聚合物发光器件及器件物理过程;最新发现的有机.无机复合的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等内容。最后,作者对我国在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K_" denzT+ 本书内容尽量做到由浅入深,对于初学者或刚刚进入该领域的科研工作者而言,具有入门的指导作用。本书还可以作为从事有机(聚合物)电致发光研究方面的技术参考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大学及研究教材升教学参考书使用。
sG6ts,={
:47bf<w|Y :~Z-K\ 市场价:¥29.00
K#e&yY 优惠价:¥24.40 为您节省:4.60元 (84折)
2`?58&
oN\IQ7oI ~.*G%TW &V 第1章概论1
dN%*-p( 1.1发光与发光材料1
qz@k-Jqq
d 1.2显示技术与平板显示5
eq!>~: # 1.2.1阴极射线管6
DQ86(4e*g# 1.2.2无机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7
1#D &cx6 1.2.3液晶显示器8
iW
#|N^ 1.2.4等离子显示器8
wIbxnn 1.2.5场发射显示技术9
fy6<KEea 1.2.6无机
薄膜电致发光10
?m(]@6qa 1.3有机电致发光11
D\ ;(BB 参考文献14
t{ R\\j 第2章有机材料的光物理过程15
fVXZfq6 2.1分子轨道和跃迁15
h|T_
k 2.1.1分子轨道15
FkH HTO 2.1.2有机分子的电子跃迁19
'<JNS8h 2.2有机分子激发态的产生22
Biva{'[m 2.2.1激发态的多重态22
`Q@w*ta) 2.2.2激发态的产生23
4Ucs9w3[ 2.2.3选择定则25
hp$/O4fD 2.2.4激发态分子的特性27
WEnI[JGe 2.2.5有机分子的去激发28
OtVRhR3> 2.3有机分子的辐射跃迁29
JoCZ{MhM 2.3.1荧光32
,Hzz:ce 2.3.2磷光和延迟荧光37
zJ=lNb?q 2.3.3激基缔(复)合物与电致激基复合物40
<y}9Twdy 2.4无辐射弛豫过程46
w!j 'k|b> 2.4.1无辐射跃迁46
i eL7jN,'m 2.4.2内转换与系间窜越47
XsXO S8 2.5激发态的能量转移与电子转移51
D"z3SLFW{ 2.5.1激发态的能量转移51
%2;Nj;
J$ 2.5.2激发态的电子转移58
5{"v/nXV 参考文献62
[XKudw% 第3章有机电致发光材料63
Xv&&U@7 3.1发光材料63
<l.l6okp 3.1.1小分子发光材料64
%6%~`((4 3.1.2配合物发光材料66
C$+z1z.! 3.1.3聚合物发光材料69
^xt @ 3.2电子传输材料72
.DX-biX, 3.2.1小分子电子传输材料72
2A95vC'u>| 3.2.2聚合物电子传输材料77
44x+2@&1 3.2.3有机金属络合物电子传输材料84
6L!/#d0 3.2.4其他类电子传输材料84
+v.<Fw2k# 3.3空穴传输材料85
q^ w@l 3.3.1小分子空穴传输材料85
Ov-Y.+L: 3.3.2聚合物空穴传输材料88
VRs|"; 3.4修饰材料90
;(3!#4`q(] 3.4.1空穴注入缓冲材料91
sOyL 3.4.2电子注入缓冲材料93
KL<,avC/ 3.4.3导电聚合物94
J85S'cwZZ 3.5小结95
#>ob1b| 参考文献95
?]AF?
0/ 第4章小分子电致发光器件98
euyd(y$'k 4.1发光器件的结构98
4aGVIQ 4.1.1基本结构器件98
]i:_^z)R 4.1.2特殊结构器件115
MtD0e@ 4.1.3有机EL的电极修饰和Buffer层124
VrIR!9%: 4.2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物理过程126
0#S#v2r5 4.2.1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127
+Zg@X.z 4.2.2载流子的复合137
Iysp) 4.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制备148
;TC"n!ew 参考文献154
"OO)m](w 第5章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58
jl"su:y 5.1引言158
j2RdBoCt 5.2聚合物发光器件工作机理162
}|OwUdE!R9 5.2.1载流子的注入162
,gdud[&|; 5.2.2聚合物载流子传输165
:OFs"bC 5.2.3聚合物中激子的产生170
:Dj0W8V 5.2.4聚合物中激子在电场作用下的发展170
@g5qcjD'[ 5.3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的材料174
.nzN5FB
U 5.3.1电极材料174
%#<MCiaK 5.3.2聚合物发光层材料183
~+)>D7 5.4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结构192
kK|D&Xy` 5.4.1基本结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92
`tPVNO,l 5.4.2取向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94
6Vj=SYK 5.4.3聚合物场效应管发光器件194
9vauCIfVC 5.4.4微腔结构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196
RuGG3"| 5.4.5发
光电化学池197
we/sv9v}n 5.4.6液体发光器件和溶胶发光器件201
.|e8v _2J 5.4.7聚合物激光204
=z!^OT6eb 5.5器件制备方法207
.%EYof 5.5.1旋转涂覆207
B#G:aBCM 5.5.2喷墨打印208
z*UgRLKZD 5.6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效率的提高211
RKPX*(i~ 5.6.1有机电致发光效率的理论上限制211
5HaI$>h6 5.6.2聚合物电致发光器件单线态发光的提高和三线态利用212
}a%1$>sj 参考文献217
FyQr$;r 第6章有机.无机复合——固态阴极射线发光222
f~10 iD 6.1固态阴极射线发光222
wJZuJ( 6.2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发现、交叉证明及普适性224
hXh nJ 6.3固态阴极射线发光的
光谱特性230
zP&D 6.4前景235
bd\%K`JQ{ 参考文献236
FP'-=zgc 第7章展望238
v!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