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在上海建立
在上海松江佘山脚下的一大片桃林中,一台在同类型望远镜中总体性能位列全球第四的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29日正式奠基,这是继“上海光源”之后,中国科学院和上海市政府合作在上海建造的又一大型科学装备。
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詹文龙表示,这台具有多种科学用途、全天线可转动射电望远镜的建造,不仅将显著提升我国深空探测的定轨能力,为我国的嫦娥探月工程、火星探测以及更遥远的深空探测提供精确定位和定轨的科技支撑,同时还将大大提高我国甚长基线干涉网(VLBI)的灵敏度。 上海65米射电望远镜于2008年7月立项,中国科学院、上海市政府、中国探月工程项目共同出资2亿多元建造,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负责运行。计划在2012年9月底完成望远镜天线结构的安装;2013-2014年执行中国探月工程二期VLBI测轨系统任务;2015年全部完成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系统建设。 与直接成像的光学天文望远镜不同,射电天文望远镜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接收天体的射电波来确定遥远天体的结构,望远镜的口径越大,其分辨率和灵敏度就越高,越能接收到来自遥远天体的微弱电波信号。上海65米射电天文望远镜建成后,总体性能仅次于美国的110米射电望远镜、德国的100米射电望远镜以及意大利正在建的64米射电望远镜,位列全球第四。 据上海天文台台长洪晓瑜介绍,65米射电望远镜有众多创新之处,建成后将具有高精度主反射面,整个65米口径抛物面全部采用高精度实面板,由14环共1008块实面板铺成,面积相当于8个篮球场那么大;望远镜系统配备8个波段的接收设备,工作波段多、工作频率高、接收频带宽;采用先进的主动面技术,在所有的观测频率中望远镜都能获得最大的接收效率;同时具备快速更换观测频率系统、高灵敏度的制冷接收机以及高精度的时频系统。 关键词: 望远镜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