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3772阅读
    • 0回复

    [转载]SolidWorks Top-Down设计介绍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991518
     
    发帖
    1023
    光币
    10967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9-06-21
    — 本帖被 cyqdesign 从 Solidworks 移动到本区(2014-05-19) —
    一、Down-Top和Top-Down的基本概念 2vXGO|W  
    6(5c7R#  
    1.Down-Top设计的优点 "11j$E9#\n  
    &1$8q0  
    Down-Top设计方法是最基本的设计方法,它的基本设计流程如图1所示:首先单独设计零件,然后由零件组装装配体,装配体验证通过后生成工程图。 bfc.rZ  
    >huqt|S*9  
    j) <[j&OWw  
    图1 Down-Top设计方法 QW:Z[?39^  
    h&'J+b  
    ◎简单:由于零部件单独设计,彼此之间没有相互关联参考,所以建模简单,不容易出错,即使出现错误也容易判断和修改。 wO\!xW:  
    j<|6s,&  
    ◎对工程师要求低:设计任务清晰,即使初学者也能轻松完成设计任务。 D99N#36PU  
    ,9$>d}N  
    ◎对硬件要求低:零部件之间没有关联参考,修改局限于单个零件或装配体,所以运算量比较小,对于硬件的要求相对较低。 ;W4:#/~14  
    jM[f[  
    2.Down-Top设计的缺点 V?WMj $l<  
    K+t];(  
    ◎不符合产品设计流程:Down-Top设计流程与产品设计流程正好相反,因此不适合进行新产品研发。 $u- lo|  
    u;{T2T  
    ◎局限性强:设计修改局限于单个零部件,不能总览全局进行设计和修改,修改单个零部件后,相关零部件不能自动更新,需要进行手工干预。 zXDd,ltm  
    nvwDx*[qN  
    3.Down-Top设计的适用范围 92NC]_jw  
    /T4VJ{D  
    SolidWorks软件初步引入,对已有2D图样进行三维转化阶段,尤其适合初学者,或者刚刚完成初级/中高级培训的企业。 $/y%[ .  
    fzOMX z  
    ◎已有产品的变型设计和局部修改,这种针对局部进行的修改适用于Down-Top设计。 %L.rcbg:<c  
    @Yb Z 8Uc  
    4.Top-Down设计的优点 0I6499FQ  
    r8H7TJI0   
    Top-Down设计属于SollidWorks的高级设计方法,设计流程如图2所示。 f>b!-|  
    <y'qo8oqF  
    z4 nou>  
    图2 Top-Down设计流程 Xd5! Ti}  
    (h%|;9tF  
    ◎符合产品开发流程:由图2可知,Top-Down设计流程与产品研发流程基本一致,符合现有的设计习惯,可以完全融合到产品研发中。 2@OBeR  
    orK+B4  
    ◎全局性强:总图修改后,设计变更能自动传递到相关零部件,从而保证设计一致。 ge@reGfsB1  
    1_XO3P\  
    ◎效率高:一处修改而全局变化。在系列零件设计中效率更高:主参数修改→零部件自动更新→所有工程图自动更新,一套新的产品数据自动生成,现在用几个小时就能完成原来几周的工作量。 V=Ww>  
    tzP@3+.w  
    5.Top-Down设计的难点 {[rO2<MkA#  
    eF*TLI<[^I  
    ◎复杂:零部件之间有大量的关联参考,会增加零部件的复杂度,有时候甚至因为找不到参考源头而无法修改。 YGi/]^Nba  
    G<Th<JF)Q  
    ◎对工程师要求高:由于参考关联复杂,要求工程师能够熟练操作软件,熟悉产品设计流程和变化趋势。对总工程师的要求更高,如果初始布局不合理,则需要进行大量修改,甚至因为无法修改而导致整体崩溃。 _g^E%@'W  
    u>j5`OXo  
    ◎对硬件要求高:关联设计带来大量关联计算,尤其是总图的更新,会导致全部相关零部件自动更新,对于计算机硬件和网络速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k}dES#  
    -+`az)lrp  
    ◎对数据管理要求高:由于零部件关联很多,所以对数据文件管理的要求非常高,如果管理不善,会导致数据丢失和关联断裂,从而造成设计混乱。 T;xHIg4  
    +YkmLD  
    6.Top-Down设计的应用范围 LJ:mJ#  
    -(|7`U  
    ◎新产品研发:要求在熟练掌握Down-Top技术的基础上,首先由部件开始尝试,逐步推广到整机设计,否则不仅不能提高设计效率,还会造成设计延误。 A;b=E[i v  
    (0Zrfu^  
    ◎系列产品设计:主产品定型后,对产品结构与参数传递进行优化。这样在系列产品设计中,通过修改参数就能自动完成大部分重复设计,从而提高设计效率。 6eW1<p  
    vEX|Q\b6'  
    二、Top-Down设计分类 R*zBnHAb!  
    :4Id7Ce  
    SolidWorks的Top-Down设计方法主要分为三类:关联参考、外部参考法和布局,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m=YI ;<  
    ^/ULh,w!fP  
    1.关联参考 _m) gO/02A  
    ~Tpe,juG_  
    关联参考法是基础的Top-Down设计设计方法,它通过零部件之间的关联参考来传递设计关联,从而达到修改一个零部件,则相关零部件根据关联自动更新的目的。 w+URCj  
    3W%f#d$`  
    关联参考案例一:如图3所示,墙板和接头的接口位置决定了管路的起始方位,接口的大小决定了管路的标准。在设计过程中,管路零件的路径草图和截面分别与墙板和接头添加图示的关系。 sj?`7kg  
    u-]vK  
    !4DG P28  
    图3 关联参考 1oXz[V  
    KY;uO 8Te  
    关联参考案例二:如图4所示的水平仪设计,水平仪顶盖板的大小和厚度都由水平仪主零件开槽形状和尺寸决定。通过添加两零件之间的参考引用或关系,可以保证当水平仪主零件的开槽尺寸和深度有变化时,顶盖板的形状和厚度自动进行更新。 5e~ j  
    60.[t9pk6  
    优点:关联参考方便快捷,可以同步更新。 ?HEo9/ *7  
    #VP-T; Ahe  
    缺点:关联是单向的,并且当关联很多时不易查找参考源和修改错误。 -k|g04Q?  
    tIc0S!H#  
    应用范围:主要应用在部件级关联设计,关联尽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容易进行控制和修改。 tU-#pB>H  
    F}VS)  
    ^59YfC<f  
    图4 水平仪 t1*BWY  
    Xs.$2  
    2.外部参考法(即主零件法) &Sa_%:*D(  
    /*mFP.en  
    在一个主零件中完成整体设计,然后使用多体或分割的方法,将主零件分解为多个局部并传递到单独的零部件中,对分解后的零件进行详细设计,最后在装配体内进行汇总以完成设计。 zyQ,unu  
    {+9^PC_hm;  
    案例一:玩具设计和家电外观设计,如图5所示的变形金刚。 rH [+/&w5  
    +aXMHT"U  
    $\JQGic`  
    图5 变型金刚设计流程 0%q{UW2  
    GA%"w=M\  
    变型金刚的设计采用分割的方法,流程为:首先设计主零件,然后由主零件分割出不同的部分并分派到不同的零件内,对每个子零件进行详细设计,最后组装在一起。当设计变更时,只需修改主零件,所有的子零件会自动更新。 >Rz#g*@E  
    5Xq.=/eX  
    案例二:特种车辆设计(零部件之间相互没有运动或运动很少,但是关联很多且复杂),如图6所示的水泥散装车。 71}L# nQ  
    { c6DT  
    [TpA26#TTO  
    图6 水泥散装车 tq4"Q BIKh  
    LRqw\fKk[  
    水泥散装车采用多体的方法设计主零件,然后把每一个实体(零件)插入到新零件中形成新的零件,然后进行详细设计,最后组装在一起。当设计变更时,只需修改主零件,所有的子零件会自动更新。 CIxVR  
    CguU+8 ]  
    优点:所有相关零部件在同一个主零件中完成,这样就不会产生复杂的关联参考,并且修改容易。 wXIe5  
    ;N> {1  
    缺点:如果零部件之间有复杂的相互运动,或者零部件非常多,这样设计就很困难。 2:6Y83  
    *1 J#Mdd  
    适用范围:零部件之间的关联非常多而且复杂、部件之间相互没有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使用关联参考法,就会造成关联太多、太复杂而无法管理的情况。 6@ (k8<3  
    ,/[dmoe  
    3.布局 =%#$HQ=  
    +Y>cBSO  
    布局符合传统产品开发流程:首先进行装配体布局,然后进行任务分解和分派,详细设计后再进行汇总。 y:^>(l#;  
    f;_K}23  
    典型应用:液压支架,如图7所示。 t Sh}0N)  
    qKI4p3&E  
    ,*O{jc`(  
    图7 液压支架 hBYh90]  
    X&;]  
    首先,根据初始参数,在装配体内进行总体布局(也可以称之为“骨架模型”绘制布局草图)、定义草图块,同时完成图块间的装配关系。验证结构设计正确后开始建立零部件的虚拟结构,把主要参数和结构形状传递到相应的零部件中。然后把设计任务(包含设计信息的子装配体)分拍到项目组成员手中进行详细设计,当详细设计完成后,进行汇总生成总装配体,验证完成后生成相应的工程图。在需要修改设计时,通过修改总体布局,所有相关零件会自动更新。 JE8p5WaR  
    VK@i#/jm  
    优点:符合传统产品开发流程,设计具有全局观,总图修改,所有相关零件自动更新。 `hQ!*f6  
    ^r?sgJ  
    缺点:关联参考复杂,对设计团队整体实力和图档管理能力要求高。 h#6 jUQ  
    d9Ow 2KrC  
    适用范围:模块化传统机械设计和有复杂机构运动的机械设计。 V]CK'   
    ZF11v(n  
    三、结束语 41+E UMc  
    D+vl%(g  
    SolidWorks提供的Top-Down设计方法和Down-Top设计方法各有自己的优点和不同的应用范围,大家需要根据具体的产品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法。Top-Down设计方法对软硬件的要求都很高,企业要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推进设计,首先在部件级设计中进行试用,总结经验后再进行推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