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LED散热就是这样简单”一篇文章,来源不明,在其它网站看到,作者:吴多勇,大家来交流一下!
/[pqI0sf<A 2`Gv5}LfyR 随着国家对LED行业的支持,LED现在已经被广泛的运用,大功率颗粒已经从原来的1W发展到了20W。但亮度虽然提高了,相对带来的散热问题便成了众多LED生产和运用的厂家最急却解决的问题。
lLiQ ;@ '%7 Bx of 目前常用的散热方式有:
fx?$9(r, )=_ycf^MC 1.散热胶配合散热片使用
N|dD! A3R#z]Ub 但有弧度,内部空间有限,不能加散热片的就不能使用,我们也都见过散热片的体积是很大的。
>*qQ+_ [Z<Z;=t 2.使用风扇
Lj
8<'"U# x';uCKWV 风扇不仅受弧度和内部空间的制约,还会产生噪声大,震动的问题。
5PiOH"!19 jk70u[\ 3.使用液冷
7"Mk+' 7%d8D>uw8 虽然不受弧度和内部空间的影响,但成本太高了,还要经常换液。
^T079=$5 8 ws$k\> 4.进口高性质导热胶
f
j<H6|3 _vl}*/=Hc 成本依然很高,700ML就要56元的人民币,况且热量都导到外壳上,如果是需要经常用手去动作的物件,那操作者也够难受的。
`;%Z N $a#H,Xv# 我以一个由20颗3W大功率组成的LED环行灯为例。不加散热片时外壳温度是120度(电源控制器已经做了电压控制),加散热片为90度,再加上散热胶为63度。这已经是控制的最好的情况了,如果再控制电压下降,LED20颗大功率就失去了它的亮度意义了。63度的温度试问操作者哪个敢长时间操作呀。当然我在展会上也了解到有的做路灯的厂家能将LED大功率组的温度控制的非常好,能控制在45到50度。但一问他们的成本,那可都是惊人的。
.SS<MDcqIt R7_VXvm>z 说了这么多该说到主题了,现在我就给大家介绍我新做的2款吸热胶,希望能解决业界最头疼的散热问题。
o"+
i&Wp~ A lwtmDa
~]fJlfR* ,=PKd& 胶体分为2种,一种是水柔状,能流动,但不会散体;一种是膏状,有弹性。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放在纸上会有湿的痕迹,那是因为膏体吸热后所产生的湿度反应。水柔形的反应会比较强烈些。
kiUk4&1 9M-K]0S( 现在我们做个实验来检验它们的吸热强度:
mP^SS
Je bcz-$?] 需要的工具有,温度表,喷焊枪(这里选用的是焊接铜焊的焊枪)
sYn[uPefj pJ^NA2 我们可以看到室内温度是29度。
xeA#u
J "/+zMLY
ZFxLBb: 我先试试焊枪的火力
i[nF.I5*f
Qc"'8kt 先拿膏状的开刀,先把表面一处给烧透了看看结果会怎样。
IVjU`ij
B3
zk(RNZ 一直烧透它,用温度计赶紧去测它当时的温度值,才50度,这是它吸热饱和后向外放的温度
sqO<J$tz
|:[9O`U)s 换块新的,我一边烧一边测看看
y8
E}2/
qx)?buAij 都烧成这样了,温度也才41度,它还在与热量进行化学反应。此时我只看到纸烧着的烟雾,没有任何的异味哦。
Sc$UZ/qPT HuI`#.MpWE 把这块烧过的放凉了(1分钟都不到)干脆直接放在探热针上好了。
{1Eu7l-4
d7Ro}>lp 把探热针的温度都吸掉了,别忘了我室内温度是29度哟。
jna;0) kfrY1 循环性使用还真不赖呢!
^vni&sJ Z"v<0]rN 然后用焊枪瞄准,开火……
%dttE)oH?
pGGmA;TC1 温度开始上升
nzsl@1s
wWjG
JvJ 表面已经被烧焦了。
3S~(:#| gNj7@bX~ 做个大胆的尝试,我用手直接拿着它亲身感受一下
(K{5fC
IOl+t,0x& 看表面烧成这样了,大家不要看温度计,那指数是室内的温度,我测的是感受所以没放探针。
f`$Gz
B!S 167Op 再大胆一点直接烧焦它的表皮,感觉这温度就是拿温茶杯的的温度嘛。
c$H+g,7xQ- x\\7G^$<h 接着我再用同样的方法试试水柔性的,我先测一下它不加热前的温度。
Zq"7,z7
veh
5}2 28度和膏状的一样哟,我边烧边测看看
{ERMGd6Jp
B#l?IB~ 29度,才升了1度呀,真不爽,干脆直接放到探针上烧吧。
l|"6yB |
/n{1o\ 探针由于刚才的受热温度又上生了1度
:8f[|XR4\N %,V
YiW0 温度升到33度了。
K~6e5D7.
b>=_*nw9 表面都烧成灰了,温度也才39度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