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汽车制造规模日益膨胀,发展异常迅速,与汽车制造相关的机械加工及金属切削工作量激增,现代生活和工业发展对汽车的大规模需求使得汽车制造企业也迫切要求提高零件的加工效率,从而缩短产品的交付时间。高速切削无疑是解决这些问题的一条重要途径。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生产制造技术及装备的提升与革新。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目前,我国的汽车制造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产品水平都在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某些企业的制造技术实力甚至已居世界先进水平。高速切削已经普遍用于汽车发动机缸体、缸盖、曲轴、车桥齿轮、变速箱齿轮平衡轴和传动轴等零件的加工及模具的制造中。 Rw`s O:eZ
b}*hodzF
高速切削技术的特点 r%i{a
1S:H!h3
高速切削针对不同金属材料的工件,当切削速度到达某一特定值时,切削温度不但不会升高反而会降低,产品的质量也会改善,生产效率也会大幅度提高。 LlJvuQ 28
WAbhBA
高速切削与加工材料、加工方式、刀具及切削参数等有很大的关系。一般认为,高速切削的切削速度是常规切削速度的5~10倍,铝合金1 500~5 500m/min;铜合金900~5 000m/min;钛合金100~1 000m/min;铸铁750~4 500m/min;钢600~800m/min。各种材料的高速切削进给速度范围为2~25m/min。 NQ!F`
o++Hdvai
高速切削之所以得到工业界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是因为它相对传统加工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具体说来有以下特点: iy9]Y5b
/([aD~.
1、可提高生产效率 6"(&lK\^
)Be;Zw.|
高速切削加工允许使用较大的进给率,比常规切削加工提高5~10倍,单位时间材料切除率可提高3~6倍。当加工需要大量切除金属的零件时,可使加工时间大大减少。 oL;/Qan
@gOgs
2、降低了切削力 dmO|PswW
ZHJzh\?
由于高速切削采用极浅的切削深度和窄的切削宽度,因此切削力较小,与常规切削相比,切削力至少可降低30%,这对于加工刚性较差的零件来说可减少加工变形,使一些薄壁类精细工件的切削加工成为可能。 WyETg!b[
/2@@v|QL
3、提高了加工质量 d?n~9_9e
V*~5*OwB
因为高速旋转时刀具切削的激励频率远离工艺系统的固有频率,不会造成工艺系统的受迫振动,保证了较好的加工状态。由于切削深度、切削宽度和切削力都很小,使得刀具、工件变形小,保持了尺寸的精确性,也使得切削破坏层变薄,残余应力小,实现了高精度、低粗糙度加工。 we9AB_y
zqkmsFH{
从动力学角度分析频率的形成可知,切削力的降低将减小由于切削力产生的振动(即强迫振动)的振幅;转速的提高使切削系统的工作频率远离机床的固有频率,避免共振的发生;因此高速切削可大大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加工质量。 MNz q}(p
:.,I4>b2
4、加工能耗低,节省制造资源 j3><J
y8@!2O4
由于单位功率的金属切除率高、能耗低以及工件的在制时间短,从而提高了能源和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切削加工在制造系统资源总量中的比例,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M*N8p]3Cq
#z.x3D@^r6
5、简化了加工工艺流程 RZZB?vx
q'q{M-U<
常规切削加工不能加工淬火后的材料,淬火变形必须进行人工修整或通过放电加工解决。高速切削则可以直接加工淬火后的材料,在很多情况下可完全省去放电加工工序,消除了放电加工所带来的表面硬化问题,减少或免除了人工光整加工。 I
f(_$>
By9/tB
由于高速切削的特点决定了高速切削可以节省切削液、刀具材料和切削工时,从而可极大限度地节约自然资源和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因此,高速切削在工业生产尤其是规模较大的汽车企业和与之相关的模具制造业上的应用具有“燎原”之势。 Sy_M!`B
*QX$Mo^E
高速切削刀具的特点 ?kSs7e>
]{hfM
在高速切削中刀具无疑是令人头疼的,因为高速切削中所用刀具的使用成本非常高,尤其是对于进口的高速切削机床。由于高速切削对刀具的使用环境和切削对象非常苛刻,而切削的铸钢、铸铁和铸铝合金等工件里面难免含有一些较硬的杂质,这对刀具的损坏、磨损十分严重;为了降低刀具使用成本,必须先了解刀具性能,以便针对不同加工材质的对象选择成本适宜的刀具。刀具材料性能包括: xjYFTb}!
'zaB5d~l
1. 硬度: e+mD$(h
7o<RvM
金刚石PCD>立方氮化硼PCBN>Al2O3基>Si3N4基>TiC(N)基硬质合金>WC基超细晶粒硬质合金>高速钢HSS; I(.XK ucU
P_gQ-pF.
2. 抗弯强度: -]e@cevy
sXWMXQ3
HSS>WC基>TiC(N)基>Si3N4基>Al2O3基>PCD>PCBN; C6`8dn
-vyC,A
3. 断裂韧性: ?=l(29tH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