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人眼:人眼观察物体的能力是有限的。一般的情况下,在25cm的明视距离内,人眼只能分辨相距0.1-0.2mm的两个物体。也就是说,当两个物体相距不到0.1mm的时候,人眼就会把它们看成是一个物体了。这个极限便称为人眼的分辨本领。 k( 0; >)<i
OS#aYER~/
人眼视锥细胞直径为4微米,对应的视角约为30秒,这个角度就是视角的极限。一般要能清晰的分辨两个点,视角须在1分以上。高1米的物体距眼睛3400米时,视角为1分。 o_Zs0/
2p, U ^h
1.2 放大镜:约在四百年前眼镜片工匠们开始磨制放大镜。当时的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只有3—5x H-pf8
"yQBHYP
1.3 显微镜:
n}a`|Nbk
b, a7XANsh
1590年,荷兰和意大利的眼镜制造者造出类似显微镜的放大仪器。生物论坛,生物秀论坛,中国生物科学论坛, *4
LS``
+TqrvI.
1673~1677年期间,列文胡克制成单组元放大镜式的高倍显微镜 3;L$&X2
19世纪70年代,德国人阿贝奠定了显微镜成像的古典理论基础。 fd *XK/h
1850年出现了偏光显微术; t >"`rcg
1893年出现了干涉显微术; OD~Q|I(j
1935年荷兰物理学家泽尔尼克创造了相衬显微术, Yd4X*Ua
0+iRgnd9?
荷兰眼镜制造商J.Janssen和Z.Janssen父子制作了第一台复式显微镜,尽管其放大倍数不超过10倍,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W1uU=c
FUL3@Gb$UV
1665 英国人Robert Hook用自己设计与制造的显微镜(放大倍数为40-140倍)观察了软木(栎树皮)的薄片,第一次描述了植物细胞的构造,并首次用拉丁文cella(小室)这个词来称呼他所看到的类似蜂巢的极小的封闭状小室(实际上只是观察到到纤维质的细胞壁)。 8i[TeW"
@H`jDaB9
列文虎克和他的显微镜(约1680 ) |*t 2IVwX
zlEI_th:~
1680荷兰人A. van Leeuwenhoek成为皇家学会会员,一生中制作了200多台显微镜和500多个镜头。他是第一个看到活细胞的人,观察过原生动物、人类精子、鲑鱼的红细胞、牙垢中的细菌等等。 yQ/O[(
VLm\P S
2 显微镜的光学原理 GkU_01C
|v7Je?yh
2.1折射和折射率.光线在均匀的各向同性介质中,两点之间以直线传播,当通过不同密度介质的透明物体时,则发生折射现象,这是由于光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造成的。 ?rOj?J9
G AY?F
凸透镜的五种成象规律 82,^Pu
(1)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形成缩小的倒立实象; \Ebh6SRp\
(2)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上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上形成同样大小的倒立实象; =aB+|E
(3) 当物体位于透镜物方二倍焦距以内,焦点以外时,则在象方二倍焦距以外形成放大的倒立实象; Ep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