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日本JIS B6336-1980《数控机床 试验方法通则》 ?;wpd';c E,wVe[0)f 1、定位精度 WYIQE$SEv 定位精度是在一个方向,由基准位置起顺次定位,各位置上实际移动距离(或回转角度)与规定移动距离(或回转角度)之差。误差以各位置中的最大差值表示,在移动的全长上进行测量。回转运动在全部回转范围内,每30°或在12个位置上进行测量。取同方向一次测量,求实际移动距离与规定之差。 kM'"4[,nz 2、 重复度 ?E9D Xg 在任意一点向相同方向重复定位7次,测量停止位置。误差以读数最大差值的1/2加(±)表示。原则上在行程两端和中间位置上测量。 N7b1.]< 3、 向偏差 \":?xh_H 分别某一位置正向、负向各定位7次。误差以正、负两停止位置的平均值之差表示。在行程两端及中间位置上测量。 ari7 iF~j 4、 最小设定单位进给偏差 4EXB;[] 在同一方向连续给出单个最小设定单位的指令,共移动约20个以上单位。误差以各相邻停止位置的距离(或角度)对最小设定单位之差表示。 n4R2^gXAw 5、 检验条件 Bd^"=+c4 (1)、原则上用快速进给。 .fi/I (2)、定位精度。定位重复度和最小设定单位正、负方向检验分别进行,误差取其中的最大值。 >Jw6l0z (3)、具有螺距误差补偿装置的机床,除最小设定单位外,都是在使用这些装置的条件下进行检验。 K*IxUz( [L6w1b, 二、美国机床制造商协会NMTBA 1977 第2版《数控机床精度和重复的的定义及评定方法》 ~
^>417> (1) 定位精度 A(Accuracy of positioning) WEa2E?* 某一点的定位精度,为该点各测量值X的平均值与目标位置的差值△X与同一位置的分散度±3 之和。取其最大绝对值。 Z2Zq'3* 单向趋近定位精度Au=△Xu±3 u;双向趋近定位精度Ab=△Xb±3 b ;未规定方向则按单向处理。 3;7q` (2) 零点偏置(Zero offset) _TUk(Qe 在轴线(或角度)上确定一些点Ab或Au后,取A的两极限值的平均值作为平定精度的0点。 lJzl6& (3) 定位重复(Repeatability) X53mzs 单向重复度:在同样条件下,对某一给定点多次趋近,得出以平均位置X为中心的分散度。 4J|t?]ij|E 双向重复度:在同样条件下,正、负两个方向对某一给定点多次趋近,得出平均位置中心的分散度。 B-*E:O0y 重复度计算公式: ZkP{[^6d\ B_ja&) !s1 N7%TYs 式中:X--数据数;S--标准偏差;N--数据个数;一般N=7。 R8-^RvG (4) 反向偏差(Reversal value) .lBgp=! 正、负两方向趋近某一给定点时,分别得出两个平均值的距离。 .6m "'m0; (5)机床位置精度评定 ^*&X~8@) 在规定距离BS,AS为定位精度的基本值。对于较长行程,每增加一个单位长度,精度允差值增加Cs。相当于-公差样板沿着理论基准线平行移动,定位误差曲线应包容在样板界限内。 T"T;`y@( 角度位置精度评定方法与线性相似。 iB1i/l (6)检验条件 A])P1c. 7" 测量目标位置随机选取。在工作范围内要有充分点数,顺序趋近各点。 ?\/qeGW6G 非标准温度检验时,应考虑温度的影响。 0@5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