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kZV<K Ryrvu 1 k B)}.%G* 一、光栅设计
@is !VzE
参考文章中的
参数进行设计:
R9`37(c9+ 在 SYNOPSYS 中使用非寻常表面类型27的平面光栅,加上前后两片 N-BK7 的保护玻璃来模拟体相位全息光栅。
h#7p&F U^.kp#x# RO+N>Wkt J}'a|a@bk 按照光栅示意图,参考文献中的计算结果为
^TF71uo α1 = 24.8°
/f0*NNSat- β1 = 41.3°
I=G-(L/& θ1 = 33.1°
hYS}PE r0fxEYze& !m<v@SmL\
设置系统参数:
JcDcYB )eaEc9o> 51&K TKBW2 hiQ #< 设置表面群组-33.1°的倾斜
Qaeg3f3F3 7lH3)9G; _8I\! 3q*p#l~ 二维图,对应
镜头文件:
LW '3m5 mW&hUPRx ;S.o`z1GI oDBv5 在三维绘图中显示三种波长进行绘图
m#.N 该光栅已经达到了如文献中描述的分光效果,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按照计算出的角度传播。
A4>j4\A[M M\rZr3 .L#U^H| zo>@"uH4 二、前准直镜设计
y}bliN7;1e
U1^3 &N8 P ")1_! +l) [A{ 运行搜索宏可以得到10个初始结构:
"vL,c]D _(%;O:i *'ffMnSZ V|W[>/ 从中找出一个最佳结构,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分析:
:qe.*\
c 使用默认生成的
优化宏优化一次,同时控制厚度,输入 MRG 替换真实玻璃
3F ]30 BDiN*.w5 QopA'm f5o##ia7: 在镜头后方合适位置插入光栅的结构
使用指令:
INSERT FILE '1130G.RLE' SURFACE 1 TO 5 AFTER SURFACE 4
再调整厚度间距。
&A!?:?3%O 0wnC"2GUX h51)kN: 设置表面8的-33.1°的倾斜,使
光线垂直进入
sRKoM dp DPSI IJ E{JH 6O0CF}B* 三. 后聚焦镜设计
fuao*L] m:x<maP#E - 分光后的不同波长的光线角度用聚焦镜视场角16.5°表示,FN=4.5。 -4!S?rHwd+
- 输入 DSEARCH 宏并运行 $WICyI{$
- 使用4片元件提升像质 Mv\]uAT`
- 元件总长50mm,后焦距50mm &X&msEM
vMv?
fE" X 3q2XU 运行搜索宏可以得到10个初始结构:
P5Is#7udN8 4IGn,D^ @T@lHc `*-rz<G 从中找出一个最佳结构,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分析:
gPqdl6#c 使用默认生成的优化宏优化一次,输入 MRG 替换真实玻璃
/k^!hI"4c wGhy"1g# uG,*m'x']
-?vII~a9y 删除最后表面的求解,最后的结构及数据:
+Jw+rjnP ![Ll$Lr wzf%~ats 四、系统组合调整
ffI
z>Of:
在光栅之后插入聚焦镜。使用指令:
#,B+&SK{ INSERT FILE '1130-3.RLE' SURFACE 1 TO 9 AFTER SURFACE 9
|!hN!j*) 删除系统的 AFOCL 无焦模式。调整表面8的厚度到合适的距离。
/ht-]Js$G '1vm]+oM /Xf_b.ZM&
Scd_tw.]| 使用如下绘图宏查看结果
&3CC | /v8yE9N_ PQvpJFpb~h , .]1N:
调整透镜的口径以补满光线,使用偏心的设置把镜头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ei(Q'pc[ |] cFsB#G _;'<}a [oDu3Qn }UX0 eI4
/vNHb_- 点列图
xua
E\*m
查看不同波长的点列图。先输入所有波长M,比例20和用符号显示,在一张图里显示三种波长的点
=.(~`ici~ JyDg=%-$2 w42=tN+B IutU~%wv "Ta"5XW 以上就是本次透射式体全息光栅拉曼
光谱仪分光系统设计,所有宏文件和镜头文件可以评论区留言获取。
"1z#6vw5a T
)!kJ;vc 参考文献:[1]何振磊,卢启鹏,丁海泉,高洪智.透射式体全息光栅拉曼光谱仪分光系统设计[2][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52(12):214-220.
%_.
fEFy07 ?.Lq`~T` [ 此帖被小火龙果在2024-07-17 11: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