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E=&0 &S]v+wF ]5/U}Um 一、光栅设计
/GGu` f
参考文章中的
参数进行设计:
BwD1}1jp 在 SYNOPSYS 中使用非寻常表面类型27的平面光栅,加上前后两片 N-BK7 的保护玻璃来模拟体相位全息光栅。
e]h'
5&=n H%aLkV!J vW3Zu B 按照光栅示意图,参考文献中的计算结果为
%$| k3[4V α1 = 24.8°
0EXNq*=EE β1 = 41.3°
Qpf]3 θ1 = 33.1°
zAJUL @8yFM% hATy3*4
设置系统参数:
W[<":NX2 v*'\w#
,5*xE\9G Z]\^.x9S (OQ
@!R& 设置表面群组-33.1°的倾斜
Z"Ni
Y #)}bUNc' tdF[2@?+ RGI6W{\ 二维图,对应
镜头文件:
F*:NKT d QC,(rB o{W]mr3D ABmDSV5i 在三维绘图中显示三种波长进行绘图
\RyA}P5S 该光栅已经达到了如文献中描述的分光效果,三种不同波长的光按照计算出的角度传播。
?Zp!AV @6'E8NFl $OoN/^kv tN> B$sv 二、前准直镜设计
;XQ lj?:
~(^*?(Z G$uOk?R#5c UVUO}B@[S 运行搜索宏可以得到10个初始结构:
v};qMceJ 0.+eF }'H 8lSn*;S, aZGDtzNG5h 从中找出一个最佳结构,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分析:
g_c)Ts( 使用默认生成的
优化宏优化一次,同时控制厚度,输入 MRG 替换真实玻璃
_x1[$A,GuB eE`1;13; U*"cf>dB( ]Ja8i%LjOG 在镜头后方合适位置插入光栅的结构
使用指令:
INSERT FILE '1130G.RLE' SURFACE 1 TO 5 AFTER SURFACE 4
再调整厚度间距。
lA-!~SM v" 7qK0!fk5 9|A-oS 设置表面8的-33.1°的倾斜,使
光线垂直进入
f<altz_\q <;E[)tv )\\V
s>9 ,T*_mDVY 三. 后聚焦镜设计
TM}'XZ& gLMea: - 分光后的不同波长的光线角度用聚焦镜视场角16.5°表示,FN=4.5。 fB,1s}3Hn
- 输入 DSEARCH 宏并运行 yx w27~
- 使用4片元件提升像质 $"{3yLg
- 元件总长50mm,后焦距50mm B~g05`s
#Y>%Dr& 'Mx K}9 运行搜索宏可以得到10个初始结构:
R:BBNzY}f 7h#faOP 'S4EKV] /uXRZ 从中找出一个最佳结构,接下来进行下一步分析:
{F+M&+`` 使用默认生成的优化宏优化一次,输入 MRG 替换真实玻璃
qTh='~m4[ \M"^Oe{Dy? +[8Kl=]L K[>@'P}y 删除最后表面的求解,最后的结构及数据:
x D=qU X$|TN+Ub ~{,vg4L 四、系统组合调整
cov#Z
ux
在光栅之后插入聚焦镜。使用指令:
Lr}b, INSERT FILE '1130-3.RLE' SURFACE 1 TO 9 AFTER SURFACE 9
x1V2|~;p| 删除系统的 AFOCL 无焦模式。调整表面8的厚度到合适的距离。
:{i$2\DH6 {[t"O u 'W?v.W &
VXc+Wm*W 使用如下绘图宏查看结果
P-OPv%jyi Ei9_h
H(NT| _95}ifSVm 调整透镜的口径以补满光线,使用偏心的设置把镜头调整到正确的位置
m,gy9$ 60aKT:KLC_ q
5v?`c bxhg*A lKV\1(`
`zzKD2y 点列图
h/X5w4
查看不同波长的点列图。先输入所有波长M,比例20和用符号显示,在一张图里显示三种波长的点
Q%n{*py =2nn "YVP TI[UX16Tz1
查看不同波长下的点列图和光斑大小
l4mUx`! j.; ^YG7dd_ 以上就是本次透射式体全息光栅拉曼
光谱仪分光系统设计,所有宏文件和镜头文件可以评论区留言获取。
Hw?2XDv j ;naq-%'Sg 参考文献:[1]何振磊,卢启鹏,丁海泉,高洪智.透射式体全息光栅拉曼光谱仪分光系统设计[2][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15,52(12):214-220.
%0NkIQ`C XYb^Cs; [ 此帖被小火龙果在2024-07-17 11:46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