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K]kL?-A#' ,{8~TVO GLAD是由美国Applied Optics Research(AOR)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物理
光学软件,特别适用于
激光领域各种光学现象的仿真和评估!软件的开发者George Lawrence教授长期在光学领域排名NO.1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在物理光学特别是激光领域拥有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目前GLAD软件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公司作为仿真评估工具广泛使用。
4)'5;|pI A7|"0*62 GLAD使用复振幅来描述光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分步傅里叶算法进行传输分析,几乎能对所有类型的激光系统进行分析,或对物理
光学系统做完整的端-对-端的分析处理,还囊括各种激光增益模型、数种非线性过程和许多其它的激光及物理光学效应。
_7$j>xX GLAD的使用方法为调用内部各类“积木”进行建模、传输和分析。积木的类型包括:用于进行系统和光束初始化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像差和相位屏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传统光学元件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非线性过程的命令;用于表征激光增益介质的命令;用于光束参数诊断的命令;用于计算结果输入、输出的命令等。只要将不同类型的积木有机“组装”起来就可以轻松实现任意光学系统的模拟。
eIof{# T| 4c\ GLAD的应用领域包括:(1)包含传统光学元件,如各种
透镜、反射镜、棱镜的光学系统的衍射传输分析;(2)光束质量的分析和评价;(3)二元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4)各种波导的分析;(5)激光系统的分析:无源腔性能分析,含各类增益介质的有源腔分析;(6)多种非线性过程的模拟。
O%c6 vp7 wM!QU{Lz 为了使广大有志于采用GLAD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师生及研究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GLAD的功能,熟悉GLAD的使用,本书从GLAD的案例手册中精选了二十七个案例进行解读,希望对于各位运用GLAD解决实际问题有所裨益。
VIi|:k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C*Cks /~
V"v"7E =$BgIt 目录
YuPgsJ[m 前言 2
8<.KWr 1、传输中的相位因子与古伊相移 3
9sE>K) 2、带有反射壁的空心波导 7
E>'pMw 3、二元光学元件建模 14
`+zr PpX 4、离轴抛物面聚焦过程模拟 21
Vs07d,@w> 5、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26
j./bVmd. 6、热晕效应 29
u5R^++ 7、部分相干光模拟 34
dr/!wr'&hS 8、谐振腔的
优化设计 43
F=P|vYL&& 9、共焦非稳腔模拟仿真 47
jH:*x$@
= 10、非稳环形腔模拟 53
7B&nV92S 11、含有锥形反射镜的谐振腔 58
%0u7pk 12、体全息模拟 63
!J2Lp 13、利用全息图实现加密和解密 68
n.A[Z 14、透射元件中由热效应导致的波前畸变 75
2RE }l=h5 15、拉曼放大器 80
5/*ZqrJw{" 16、瞬态拉曼效应 90
Nxt/R%( 17、布里渊散射散斑现象聚焦几何模拟 97
dR=SW0Oa{ 18、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104
)m)>k` 0 19、光学参量振荡器 109
MPGQ4v i& 20、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
激光器 114
xMuy[)b 21、ZIG-ZAG放大器 122
GzR;`,_O/ 22、多程放大器 133
KM\`,1?x92 23、调Q激光器 153
< )?&Jf>_ 24、
光纤耦合系统仿真 161
hQet?*diU 25、相干增益模型 169
{_
1q`5o 26、谐振腔往返传输内的采样 181
!.w S+ 27、光纤激光器 191
]
2b@mX %
vP{C GLAD案例索引手册
m[8#h(s*t |w>DZG!}1- 目录
Tw`l4S& tx.YW9xD 目 录 i
$YSOkyC?
$L`7 J$'^ GLAD案例索引手册实物照片
<w:fR|O GLAD软件简介 1
/JfXK$` Ex1: 基本输入和RTF命令文件 2
X F40;urm Ex1a: 基本输入 2
ahf$#UQLb Ex1b: RTF命令文件 3
>H%8~ Oek Ex2: 光束初始化与自动单位控制 4
aY?}4Bx Ex2a: 高斯与超高斯光束的生成, 自动单位 5
\m\.+q] Ex2b: 利用束腰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5
i &KbzOY Ex2c: 利用光栅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6
onmO>q* Ex2d: 浅聚焦的光束和矩阵尺寸的计算 6
zzx4;C",u Ex3: 单位选择 7
v>e4a/ Ex4: 变量、表达式和数值面 7
Fb}9cpz{ Ex5: 简单透镜与平面镜 7
iy4JI,-W Ex6: 圆锥反射面与三维旋转 8
LTCjw_<7 Ex7: mirror/global命令 8
gGX/p6" Ex8: 圆锥曲面反射镜 11
KA< Ex8a: 间隔一定距离的共焦抛物面 11
,L^L uw'7 Ex8b: 离轴单抛物面 12
^:q(ksssY Ex8c: 椭圆反射镜 12
ae<KUThm. Ex8d: 高数值孔径的离轴抛物面 12
!hc7i=V? Ex8e: 椭圆反射面阵列的本征模式分析法 12
9QYU
J Ex9: 三维空间中采用平面镜进行光束控制 17
ULJI`I|m Ex10: 宏、变量和udata命令 17
[_~U<
Ex11: 共焦非稳腔 17
Jw^+t)t Ex11a: 非稳定的空谐振腔 18
mPu5%% Ex11b: 带有切趾效应的非稳空腔 18
Vy?w,E0^: Ex11c: 发散输出的非稳腔 19
`#UTOYx4 Ex11d: 注入相反模式的空腔 19
r({(; Ex11e: 确定一个非稳腔的前六个模式 20
&sKYO<6K} Ex12: 不平行的共焦非稳腔 20
$M8'm1R9 Ex13: 相位像差 20
H;CGLis Ex13a: 各种像差的显示 21
"K@os< Ex13b: 泽尼克像差的位图显示 23
RWoiV10 Ex14: 光束拟合 23
Z4e?zY Ex15: 拦光 24
FxUH?%w Ex16: 光阑与拦光 24
j4l7Tx
Ex17: 拉曼增益器 25
LY|h*a6Ym Ex18: 多重斯托克斯光束的拉曼放大 26
x?%vqg^r Ex19: 会聚光束的拉曼过程,简单动力学分步法 26
Soa.thP Ex20: 利用wave4的拉曼放大,准直光束 28
qV}zV\Nz Ex21: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准直光几何传输 29
>Kr,(8rA Ex22: 准直光的拉曼增益与四波混频 29
JvUKfsn u{ Ex23: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会聚光束 30
OUs2)H61 Ex24: 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31
o1Xk\R{ Ex24a: 大气像差 32
l5R H~F Ex24b: 准直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kY|_wDBSb\ Ex24c: 会聚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b+C>p2 % Ex25: 地对空激光通讯系统 32
06ueE\@Sg Ex26: 考虑大气像差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E`X+fJx Ex27: 存在大气像差和微扰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2"mO"2d% Ex27a: 转换镜前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sL:iGU Ex27b: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8Yj(/S3y Ex27c: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以及自适应光学的影响 35
uwIZzz
Ex28: 相位阵列 35
LHacHv Ex28a: 相位阵列 35
N\vc<Zpn Ex28b: 11×11的转向激光阵列,阻尼项控制 35
8@r+)2 Ex29: 带有风切变的大气像差 35
KctD=6 Ex30: 近场和远场的散斑现象 36
q/Gy&8
K Ex31: 热晕效应 36
O,bj_CW x Ex31a: 无热晕效应传输 37
-1< }_* Ex31b: 热晕效应,无动力制冷 37
}&!rIU Ex31c: 热晕效应,动力制冷和像差 37
P#yS]F/ Ex32: 相位共轭镜 37
8n'C@#{WV Ex33: 稳定腔 38
H,uOshR Ex33a: 半共焦腔 38
O" z=+79q Ex33b: 半共焦腔,1:1内腔
望远镜,理想透镜 39
:H?p^d
e Ex33c: 半共焦腔,1:1内腔望远镜,透镜组 39
bFTWuM Ex33d: 多边形谐振腔的分析 39
SKYS6b Ex33e1: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1) 40
Fc nR}TE Ex33e2: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2) 40
xi.;`Q^# Ex33f: 半共焦腔的全局定义 41
3)T5}_ Ex33g: 线型遮光触发TEM10 41
e0hT Ex33h: 带有旋转末镜的半共焦腔 41
mp5]=6~:m Ex33i: 两种波长的平行平面腔 42
8Mp Ex33j: 多光束在同一个谐振腔中传输 42
5[ @4($q8 Ex33k: 拓展腔与伪反射 42
*{tJ3<t(1 Ex33l: 谐振腔耦合 43
i=SX_#b^ Ex33m: 通过正交化确定高阶模 45
a
@TAUJ, Ex34: 单向稳定腔 45
%fxGdzu7. Ex35: 分布式传输通过一个折射面 47
&'(:xjN Ex35a: 分布式传输,孔径划分方法 51
iPs()IN.O Ex35b: 分布式传输,入射光中添加相位光栅 53
myXp]=Sb? Ex35c: 分布式传输,折射面上添加相位光栅 54
]{;K|rCR- Ex35d: 光束传播到带有相位光栅的倾斜表面上 56
~fS#)X3 D Ex35e: 光束传播到带有圆形孔径的倾斜表面上 56
?C4a,% Ex36: 有限差分传播函数 57
O,DA{> *m Ex36a: FDP与软孔径 58
'QkL%z0 Ex36b: FDP与FFT算法的硬孔径 58
gzuM>lf*{ Ex37: 偏振和琼斯矩阵 58
:qnRiK] Ex37a: 偏振与琼斯矩阵 58
i/WYjo Ex37b: 偏振,表面极化效应 60
6vmkDL8{A8 Ex37c: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和反射系数 61
]5}
=r Ex37d: 偏振,古斯-汉欣位移(1) 61
TpnkJygIm Ex37e: 偏振,采用jsurf/goos命令的古斯-汉欣位移(2) 61
)}/9* Ex37f: 采用三维偏振片寻址的双折射楔 61
v1;`.PWD Ex37g: 通过达夫棱镜之后光束的偏振性质 62
Kp!P/Q{ Ex38: 剪切干涉仪
J4x1qY)Y&v 62
6KV&E8Gn Ex39: 传输中的高斯相位因子与古伊位移 62
&&tQ,5H5 Ex40: 相位共轭,有限相互作用长度 64
fOrqY,P' Ex41: 空间滤波对偏振的影响 64
(z"Cwa@e Ex42: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模式匹配输入 65
*S;v406 Ex43: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反向模式输入 66
`33+OW Ex44: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带有像差的反向模式输入 66
Q%@l`V)Rs Ex45: 环形非稳腔,工作物质具有聚焦性质 66
r$*k-c9Bf Ex46: 光束整形滤波器 68
&?x^I{j Ex47: 增益片的建模 68
_{-GR - Ex47a: 满足比尔定律增益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
o.sa?* Ex47b: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
A4'vJk Ex47c: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单步骤 70
0PTB3- Ex47d: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 70
`
R^[s56wp Ex47e: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多光束的饱和 70
K\o! Ex48: 倍频 70
(swP#t5S Ex49: 单模的倍频 71
5$N4<Lo7 Ex50: TE与TM波导模式的外耦合偏振 71
utRvE(IbmV Ex51: 诱导偶极子的TE与TM外耦合计算 71
011 _(v Ex51a: TE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
]`+>{Sx 1 Ex51b: TM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
zYF'XB]4 Ex52: 锥像差 72
%!x\|@C Ex53: 厄米高斯函数 74
>b<br Ex53a: 厄米高斯多项式 75
,7tN&R_ Ex53b: 径向偏振光的建构,HG(1,0)和HG(0,1)正交偏振得到 75
!)
LMn Ex54: 拉盖尔函数 75
MNkysB( Ex55: 远场中的散斑效应 75
llQDZ}T Ex56: F-P腔与相干光注入 75
<A+Yo3|7 Ex56a: 确定理想高斯模式的古伊相位 76
dH?;!sJ Ex56b: 在古伊相位附近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面,峰值出现在140° 76
R (4 :_ xc Ex56c: 通过正交化确定损耗第二小的模式的古伊相位及其建立过程 76
T4._S:~ Ex56d: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 76
[+>$'Du Ex56e: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续) 76
GT2;o Ex56f: 在纵模空间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描 76
dIMs{! Ex57: 稳定谐振腔中利用遮光来产生高阶模式 76
RIb<
7 Ex58: 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77
Ij/c@#q. Ex58a: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无吸收情况 79
Y{um1)k Ex58b: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有吸收情况 79
q4lL7@_ Ex58c: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比尔定律与自聚焦 79
X]Sr]M^EK Ex58d: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吸收、自聚焦、像差 79
e2 Ba@e- Ex59: 带有中心拦光球差的焦平面图 79
,8EeSnI Ex59a: 焦平面上的球差,有拦光 80
0M-Zp[w\- Ex59b: 焦平面上的球差,无拦光 80
lbTz Ex59c: 2f透镜,焦平面扫描 80
8_m dh + Ex60: 椭圆小孔的尺寸与位置优化 80
ogDyrY}]
Ex60a: 对散焦的简单优化 80
GS \- Ex60b: 优化的数值验证,数值目标 81
$OmcEd Ex60c: 优化的数值验证,阵列目标 81
o+q4Vg9& Ex60d: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数值验证 81
F(}d|z@@
Ex60e: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内置函数 81
@N"h,(^ Ex61: 对加速模型评估的优化 82
.K;*uq:0 Ex62: 具有微小缺陷的线性光栅 82
%UY=VE\F Ex62a: 平面波光栅,小的遮光片的影响 85
nD!C9G#oS Ex62b: 平面波光栅,第二个光栅的影响 85
6HFA2~A Ex63: 比尔定律与CO2增益的比较 85
,Ix7Yg[ Ex64: 采用单孔径的透镜阵列 85
auaFP-$`f Ex65: 非相干
成像与光学传递函数(OTF) 85
H\8.T:> Ex66: 屋脊反射镜与角立方体 86
dV.)+X7< Ex67: 透镜和激光二极管阵列 87
v #IC Ex67a: 六边形透镜阵列 88
k;l^wM Ex67b: 矩形透镜阵列 88
`p*7MZ9- Ex67c: 透镜阵列用于光学积分器 88
I&1h/ Ex67d: 矩形柱透镜 88
2lE {
P Ex67e: 焦距为25cm的微透镜阵列 88
yEzp+Ky Ex67f: 两个透镜阵列创建1:1的离焦成像器 88
2gb49y~ Ex67g: 透镜组对光纤阵列进行准直 88
GcHWalm Ex67h: N×N的激光二极管阵列,高斯型包络面 88
pjrVPi5&t Ex68: 带有布儒斯特窗的谐振腔 88
rL&585 Ex68a: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μ 89
laKMQLtv Ex68b: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00μ 89
12;"K?7{ Ex69: 速率方程与瞬态响应 89
RkP7}ZA; Ex69a: 速率方程增益与模式竞争 89
@_h/%>0 Ex69b: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增益 92
nRb#M Ex69c: 速率方程与单步骤 92
~$YFfv>
Ex69d:
半导体增益 92
/,c9&it(M Ex69e: 三能级系统的增益,单一上能级态 93
Y&]pC Ex69f: 速率方程的数值举例 93
r]kLe2r:B Ex69g: 单能级和三能级增益的数值举例 93
c]t=# Ex69h: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 93
~Se/uL;* Ex69i: 一般的三能级激光系统的速率方程 93
33s.p' Ex69j: 稳态速率方程的解 93
%l5Uy??Z Ex69k: 多步骤的单能级和三能级激光的速率方程 93
//_v"dqP{) Ex70: Udata命令的显示 93
Xp4pN{h e Ex71: 纹影系统 94
/$/\$f$ Ex72: 测试ABCD等价系统 94
AIN_.=]"? Ex73: 动态存储测试 95
f:=q=i Ex74: 关于动态存储分布更多的检验 95
.lOEQLt Ex75: 锥面镜 95
i*nNu-g Ex75a: 无焦锥面镜,左出左回 95
Go+f0aig Ex75b: 光束回射时无焦锥面镜发生偏移,左出左回 97
57%:0loW Ex75c: 左右相反方向的无焦锥面镜 97
C4#'`8E Ex75d: 无焦锥面镜,位置偏移较大 98
j""u:l^+x Ex75e: 内置聚焦锥面镜的稳定谐振腔
zG+oZ 。。。。后续还有目录
CQ"5bnR 对这两本书感兴趣的可以扫码加微联系
.
p<*n6E (V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