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i* G\Hck=P[$3 GLAD是由美国Applied Optics Research(AOR)公司开发的一款专业的物理
光学软件,特别适用于
激光领域各种光学现象的仿真和评估!软件的开发者George Lawrence教授长期在光学领域排名NO.1的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任教,在物理光学特别是激光领域拥有三十多年的研究经验。目前GLAD软件已经被国内外众多研究机构和公司作为仿真评估工具广泛使用。
>ly= O v!t*Ng GLAD使用复振幅来描述光束,采用快速傅里叶变换结合分步傅里叶算法进行传输分析,几乎能对所有类型的激光系统进行分析,或对物理
光学系统做完整的端-对-端的分析处理,还囊括各种激光增益模型、数种非线性过程和许多其它的激光及物理光学效应。
MFX&+c GLAD的使用方法为调用内部各类“积木”进行建模、传输和分析。积木的类型包括:用于进行系统和光束初始化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像差和相位屏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传统光学元件的命令;用于表征各类非线性过程的命令;用于表征激光增益介质的命令;用于光束参数诊断的命令;用于计算结果输入、输出的命令等。只要将不同类型的积木有机“组装”起来就可以轻松实现任意光学系统的模拟。
yZHQql%J
O H|0B*i@81 GLAD的应用领域包括:(1)包含传统光学元件,如各种
透镜、反射镜、棱镜的光学系统的衍射传输分析;(2)光束质量的分析和评价;(3)二元衍射光学元件的分析;(4)各种波导的分析;(5)激光系统的分析:无源腔性能分析,含各类增益介质的有源腔分析;(6)多种非线性过程的模拟。
nuw90=qj!] (Ew o 为了使广大有志于采用GLAD进行光学系统设计及仿真的师生及研究人员更加全面地了解GLAD的功能,熟悉GLAD的使用,本书从GLAD的案例手册中精选了二十七个案例进行解读,希望对于各位运用GLAD解决实际问题有所裨益。
rr3NY$W 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C]% \9Itu(<f -2v|d]3qG 目录
ij r*_= 前言 2
4@5rR~DQq 1、传输中的相位因子与古伊相移 3
wz.Il-sm 2、带有反射壁的空心波导 7
PdMx6 Ab 3、二元光学元件建模 14
vMzR3@4e 4、离轴抛物面聚焦过程模拟 21
fB1JU1 5、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26
on*?O O' 6、热晕效应 29
TmKO/N@} 7、部分相干光模拟 34
jt"p Js' 8、谐振腔的
优化设计 43
dLD"Cx 9、共焦非稳腔模拟仿真 47
4dMwJ"V 10、非稳环形腔模拟 53
@MtF^y 11、含有锥形反射镜的谐振腔 58
L]9!-E 12、体全息模拟 63
5Ag]1k{ 13、利用全息图实现加密和解密 68
da\K>An> 14、透射元件中由热效应导致的波前畸变 75
LN?T$H 15、拉曼放大器 80
;ZjQy,H% 16、瞬态拉曼效应 90
2s-f?WetbP 17、布里渊散射散斑现象聚焦几何模拟 97
jA=uK6m 18、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104
<2A4}+p: 19、光学参量振荡器 109
n+zXt?{u 20、激光二极管泵浦的固体
激光器 114
Cd7jG 21、ZIG-ZAG放大器 122
KPW: r#d 22、多程放大器 133
rcxV ,<[B 23、调Q激光器 153
&_" 3~:N8k 24、
光纤耦合系统仿真 161
TQ=\l*R(A 25、相干增益模型 169
ji A$6dZU 26、谐振腔往返传输内的采样 181
t~5>PS 27、光纤激光器 191
L4Nk+R; ,"h$!k"$g GLAD案例索引手册
EoQ.d|:g mWmDH74 目录
l,6="5t 8"oS1W 目 录 i
5 Nl>4d`
q n =6>wP GLAD案例索引手册实物照片
4yRT!k}o GLAD软件简介 1
rZJp>Q)s Ex1: 基本输入和RTF命令文件 2
bI]1!bi]i Ex1a: 基本输入 2
7:x.08 Ex1b: RTF命令文件 3
gl]{mUZz} Ex2: 光束初始化与自动单位控制 4
iY;)R|6 Ex2a: 高斯与超高斯光束的生成, 自动单位 5
yaR|d3ef?4 Ex2b: 利用束腰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5
fD,#z& Ex2c: 利用光栅计算光束和矩阵尺寸 6
E_
mgYW*5 Ex2d: 浅聚焦的光束和矩阵尺寸的计算 6
R#1m_6I Ex3: 单位选择 7
i"JF~6c< Ex4: 变量、表达式和数值面 7
JG/sKOlA Ex5: 简单透镜与平面镜 7
qmxkmO+Qur Ex6: 圆锥反射面与三维旋转 8
guwnYS Ex7: mirror/global命令 8
/&kZ)XOi Ex8: 圆锥曲面反射镜 11
).v;~yE Ex8a: 间隔一定距离的共焦抛物面 11
xFg=Tyq: Ex8b: 离轴单抛物面 12
9oc[}k-M Ex8c: 椭圆反射镜 12
Bc t>EWQ Ex8d: 高数值孔径的离轴抛物面 12
U,Z(h Ex8e: 椭圆反射面阵列的本征模式分析法 12
QZh8l-!#5 Ex9: 三维空间中采用平面镜进行光束控制 17
^gb2=gWZ< Ex10: 宏、变量和udata命令 17
;yHA.} Ex11: 共焦非稳腔 17
7F+f6(hB Ex11a: 非稳定的空谐振腔 18
I9Z8]Q+2" Ex11b: 带有切趾效应的非稳空腔 18
`uzRHbJ` Ex11c: 发散输出的非稳腔 19
]j1BEO!Bg Ex11d: 注入相反模式的空腔 19
>St Ex11e: 确定一个非稳腔的前六个模式 20
[;|g2\ Ex12: 不平行的共焦非稳腔 20
N.&)22<m9 Ex13: 相位像差 20
DCwldkdJN Ex13a: 各种像差的显示 21
Q8\Ks|u] Ex13b: 泽尼克像差的位图显示 23
\9ap$ Ex14: 光束拟合 23
zaoZCyJT% Ex15: 拦光 24
M.|hnGXN Ex16: 光阑与拦光 24
<Xl G :nmY Ex17: 拉曼增益器 25
Lo;T\CN Ex18: 多重斯托克斯光束的拉曼放大 26
o<C~67o_ Ex19: 会聚光束的拉曼过程,简单动力学分步法 26
+ FLzK( Ex20: 利用wave4的拉曼放大,准直光束 28
Q@d X2 Ex21: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准直光几何传输 29
Yt|{l Ex22: 准直光的拉曼增益与四波混频 29
B'~.>,fg Ex23: 利用wave4的四波混频,会聚光束 30
hKX-]+6" Ex24: 大气像差与自适应光学 31
/jS Ex24a: 大气像差 32
n'M}6XUw Ex24b: 准直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g00XZ0@ Ex24c: 会聚光路中的大气像差 32
V2.MZ9 Ex25: 地对空激光通讯系统 32
:SYg)|s Ex26: 考虑大气像差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JS,g {m Ex27: 存在大气像差和微扰的地对空激光传输系统 34
/D~z}\k Ex27a: 转换镜前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H0B"i Ex27b: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的影响 35
(U|W=@8` Ex27c: 转换镜后面的大气像差与微扰以及自适应光学的影响 35
j\Q_NevV Ex28: 相位阵列 35
Gia_B6*Y[ Ex28a: 相位阵列 35
(a)d7y.oo Ex28b: 11×11的转向激光阵列,阻尼项控制 35
)9@Ftzg| Ex29: 带有风切变的大气像差 35
}1(F~6RH Ex30: 近场和远场的散斑现象 36
x>Q#Bvy Ex31: 热晕效应 36
{},GxrQm Ex31a: 无热晕效应传输 37
!JrVh$K Ex31b: 热晕效应,无动力制冷 37
2abWIw4 Ex31c: 热晕效应,动力制冷和像差 37
y;Dw%m Ex32: 相位共轭镜 37
>TtkG|/U-T Ex33: 稳定腔 38
#kV=;(lq Ex33a: 半共焦腔 38
jUjQ{eT Ex33b: 半共焦腔,1:1内腔
望远镜,理想透镜 39
K3\U'bRO Ex33c: 半共焦腔,1:1内腔望远镜,透镜组 39
ii~~xt1 Ex33d: 多边形谐振腔的分析 39
r!#a. Ex33e1: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1) 40
d3Y#_!) Ex33e2: 相干注入,偏心光输入(2) 40
501|Y6ptl Ex33f: 半共焦腔的全局定义 41
v)X1R/z5xw Ex33g: 线型遮光触发TEM10 41
.O lq_wuH Ex33h: 带有旋转末镜的半共焦腔 41
O{%y `|m Ex33i: 两种波长的平行平面腔 42
4}?Yp e- Ex33j: 多光束在同一个谐振腔中传输 42
)8e_<^M Ex33k: 拓展腔与伪反射 42
,gRsbC Ex33l: 谐振腔耦合 43
#<!oA1MH4 Ex33m: 通过正交化确定高阶模 45
[g<6i.<I Ex34: 单向稳定腔 45
30F&FTW Ex35: 分布式传输通过一个折射面 47
e
`_ [+y Ex35a: 分布式传输,孔径划分方法 51
^#"!uCq]gM Ex35b: 分布式传输,入射光中添加相位光栅 53
~W`upx)j Ex35c: 分布式传输,折射面上添加相位光栅 54
9~u1fk{ Ex35d: 光束传播到带有相位光栅的倾斜表面上 56
x~Pv Ex35e: 光束传播到带有圆形孔径的倾斜表面上 56
"-^TA_XfI Ex36: 有限差分传播函数 57
[n66ZY#U] Ex36a: FDP与软孔径 58
}{9E~"_[ Ex36b: FDP与FFT算法的硬孔径 58
=">O;L.xj Ex37: 偏振和琼斯矩阵 58
@gs
Kb*, Ex37a: 偏振与琼斯矩阵 58
HfmTk5|/ Ex37b: 偏振,表面极化效应 60
j;<;?IW Ex37c: 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和反射系数 61
j7O7P+DmS Ex37d: 偏振,古斯-汉欣位移(1) 61
pspV~9, Ex37e: 偏振,采用jsurf/goos命令的古斯-汉欣位移(2) 61
G~YV6?? Ex37f: 采用三维偏振片寻址的双折射楔 61
[h,T.zpa Ex37g: 通过达夫棱镜之后光束的偏振性质 62
9h~>7VeZ) Ex38: 剪切干涉仪
PsLuyGR.< 62
# {!Qf\1M Ex39: 传输中的高斯相位因子与古伊位移 62
e9N 1xB Ex40: 相位共轭,有限相互作用长度 64
5H?`a7q N Ex41: 空间滤波对偏振的影响 64
aA0aW=R Ex42: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模式匹配输入 65
rXfQ_ Ex43: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反向模式输入 66
K3 "co1]u Ex44: 波导光栅耦合器与带有像差的反向模式输入 66
knF *~O :y Ex45: 环形非稳腔,工作物质具有聚焦性质 66
Vk>aU3\c Ex46: 光束整形滤波器 68
[O(78n$$ Ex47: 增益片的建模 68
j1<@*W&b Ex47a: 满足比尔定律增益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
m", $M> Ex47b: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 70
e
0!a
&w Ex47c: 带有增益片的非稳加载腔谐振器,单步骤 70
o-7>^wV%BD Ex47d: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 70
Fc42TH
p Ex47e: 点对点控制增益与饱和,多光束的饱和 70
blxH`O! Ex48: 倍频 70
!]5F2~"v Ex49: 单模的倍频 71
Gl}=Q7 Ex50: TE与TM波导模式的外耦合偏振 71
!L-.bve! Ex51: 诱导偶极子的TE与TM外耦合计算 71
hIPDJ1a Ex51a: TE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
YceiP,!4?v Ex51b: TM模的波导光栅内耦合 72
Z\O ,9 Ex52: 锥像差 72
R}Z"Yxx Ex53: 厄米高斯函数 74
aI+:rk^ Ex53a: 厄米高斯多项式 75
6}{2W< Ex53b: 径向偏振光的建构,HG(1,0)和HG(0,1)正交偏振得到 75
PX(Gx%s| Ex54: 拉盖尔函数 75
h^34{pKDn Ex55: 远场中的散斑效应 75
Qh)@-r3 Ex56: F-P腔与相干光注入 75
].2q.7Yur Ex56a: 确定理想高斯模式的古伊相位 76
AUxLch+"5K Ex56b: 在古伊相位附近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面,峰值出现在140° 76
3}n=o d= Ex56c: 通过正交化确定损耗第二小的模式的古伊相位及其建立过程 76
*1}9`$ Ex56d: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 76
Bn47O~ Ex56e: 相关光注入调制高斯模式(实际孔径)(续) 76
0XL
x@FYn Ex56f: 在纵模空间对注入信号光进行扫描 76
(a]'}c$X9` Ex57: 稳定谐振腔中利用遮光来产生高阶模式 76
>MS}7Hk\ Ex58: 高斯光束的吸收和自聚焦效应 77
b*r1Jn"h Ex58a: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无吸收情况 79
I+8m1* Ex58b: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有吸收情况 79
5GT,:0 Ex58c: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比尔定律与自聚焦 79
A3yVT8 Ex58d: 比尔定律吸收器中的趋肤深度,吸收、自聚焦、像差 79
_W tSZmW? Ex59: 带有中心拦光球差的焦平面图 79
f{WJM>$: Ex59a: 焦平面上的球差,有拦光 80
uZ%b6+( Ex59b: 焦平面上的球差,无拦光 80
%+FM$xyJ Ex59c: 2f透镜,焦平面扫描 80
KdYT5VUM/ Ex60: 椭圆小孔的尺寸与位置优化 80
6+m) Ex60a: 对散焦的简单优化 80
fy9{W @E3p Ex60b: 优化的数值验证,数值目标 81
#j iQa" Ex60c: 优化的数值验证,阵列目标 81
VLu_SXlo* Ex60d: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数值验证 81
M)Tv(7 Ex60e: 对孔径的形状、阵列目标逆向优化,内置函数 81
D-A#{e _ Ex61: 对加速模型评估的优化 82
m7^a4 Ex62: 具有微小缺陷的线性光栅 82
Lm:O
vVVB Ex62a: 平面波光栅,小的遮光片的影响 85
GAtK1%nPD Ex62b: 平面波光栅,第二个光栅的影响 85
u\&oiwSIP Ex63: 比尔定律与CO2增益的比较 85
$*8c0.{U Ex64: 采用单孔径的透镜阵列 85
Af
^6 Ex65: 非相干
成像与光学传递函数(OTF) 85
{Am\%v\ Ex66: 屋脊反射镜与角立方体 86
2P@>H_JFF Ex67: 透镜和激光二极管阵列 87
bHWy9 - Ex67a: 六边形透镜阵列 88
/ D#vs9S Ex67b: 矩形透镜阵列 88
]n\WCU]0 Ex67c: 透镜阵列用于光学积分器 88
hFj.d]S Ex67d: 矩形柱透镜 88
Y5cUOfYT Ex67e: 焦距为25cm的微透镜阵列 88
Nki18ud# Ex67f: 两个透镜阵列创建1:1的离焦成像器 88
!0 *=z~ Ex67g: 透镜组对光纤阵列进行准直 88
:14O=C Ex67h: N×N的激光二极管阵列,高斯型包络面 88
nLQ
3s3@1> Ex68: 带有布儒斯特窗的谐振腔 88
VlXIM, Ex68a: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μ 89
Mwp#.du( Ex68b: 通过JSURF命令设置偏振的谐振腔,工作波长为100μ 89
Y\sLwLLlG Ex69: 速率方程与瞬态响应 89
G\Toi98d* Ex69a: 速率方程增益与模式竞争 89
fcD$km Ex69b: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增益 92
1}KNzMHk9 Ex69c: 速率方程与单步骤 92
6~;fj+S Ex69d:
半导体增益 92
2~ Gcoda Ex69e: 三能级系统的增益,单一上能级态 93
XV).
cW|.a Ex69f: 速率方程的数值举例 93
c<DsCzX Ex69g: 单能级和三能级增益的数值举例 93
C<6u}czA Ex69h: 红宝石激光的速率方程 93
bN<c5 Ex69i: 一般的三能级激光系统的速率方程 93
|@Q(~[It Ex69j: 稳态速率方程的解 93
cJj0`@0f Ex69k: 多步骤的单能级和三能级激光的速率方程 93
vlp]!7v Ex70: Udata命令的显示 93
.eK1xwhJ Ex71: 纹影系统 94
Xdq2 .:\ Ex72: 测试ABCD等价系统 94
`Ft`8=( Ex73: 动态存储测试 95
)8st Ex74: 关于动态存储分布更多的检验 95
Rj+}L ~" Ex75: 锥面镜 95
"g>uNtt~ Ex75a: 无焦锥面镜,左出左回 95
MvL%*("4b Ex75b: 光束回射时无焦锥面镜发生偏移,左出左回 97
ElqHZ$a? Ex75c: 左右相反方向的无焦锥面镜 97
W4|1wd}.t Ex75d: 无焦锥面镜,位置偏移较大 98
8Tt2T}
Y Ex75e: 内置聚焦锥面镜的稳定谐振腔
OA4NXl' 。。。。后续还有目录
{BY`Wu:w 对这两本书感兴趣的可以扫码加微联系
@<W"$_r- 6"-LG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