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光机所数字化在子孔径抛光中中频误差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光学制造与检测中心在数字化子孔径抛光中中频误差的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首次证明工具与光学元件间接触压强分布是影响中频误差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并提出旋转卷积模型(RPC)实现了受该因素影响下中频误差定量解耦;研究成果进一步深化了对子孔径抛光中频误差产生机制的理解,也为中频误差的进一步抑制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Optics Express。 随着现代光学系统的快速发展,高功率激光、大型望远系统、光刻系统等对光学元件精度及产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尤其是中频误差指标已成为制约各系统进一步提升的关键瓶颈问题。在高功率激光系统中,中频误差会引起焦斑拖尾和近场调制,甚至会损坏光学元件;在成像系统中,中频误差会引起小角度散射,降低光束质量和成像对比度。在数字化子孔径抛光制造过程中,普遍认为路径及去除函数的形貌是影响中频误差的关键影响因素;但随着制造精度不断提升,很大比例的反常中频误差浮出水面,现有理论的局限性已逐渐暴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