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将设计一个光栅耦合器,将光子芯片表面上的单模光纤连接到集成波导。内置粒子群优化工具用于最大化耦合效率,并使用组件S参数在 INTERCONNECT 中创建紧凑模型。还演示了如何使用 CML 编译器提取这些参数以生成紧凑模型。(联系我们获取文章附件) 8,Iil:w s"5f5Cn/Wh 概述 |E:q!4?0 -7^?40A hkOhY3K5 &qfnCM0Y 本示例的目标是设计一个 TE 绝缘体上硅 (SOI) 耦合器,该耦合器带有由单模光纤从顶部馈电的布拉格光栅。此设计中的关键品质因数(FOM)是目标波长处的耦合效率。耦合效率对光栅的间距高度敏感p,蚀刻长度le和蚀刻深度he以及光纤的位置x和倾斜角度θ。 RK%N:!fq= 3(D!]ku~m 9 -7.4!]I !Cse,6/Z 这五个参数通常一起优化,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目标中心波长的耦合效率。由于具有五个参数的暴力 3-D 优化非常耗时,因此此处使用 2-D 和 3-D 模型的组合进行两阶段优化,并且仅改变三个几何参数。设计工作流程包括四个主要步骤。 bs{i@1$ $kPC"!X\ 1、初始 2-D 优化:优化光栅的间距 p、占空比 d 和光纤位置 x。 *7MTq_K(An 2、最终的 3-D 优化:优化光纤的位置 x 以最小化插入损耗。 KI&+Zw4VL 3、S 参数提取:运行 S 参数扫描并将结果导出到数据文件。 MVe:[=VOT| 4、紧凑的模型创建:将 S 参数数据导入光学 S 参数元素。 Jo%5 NXts4 @uru4>1_dy 如下一节所示,主要使用40D仿真并改变光栅的间距、占空比和光纤位置可以获得高于2%的峰值耦合效率。 o/Z 05_aL` &eb 使用 CML 编译器生成紧凑模型 #
`}(x;ge
')!+>b(P 要使用CML编译器生成光栅耦合器的紧凑模型,可以使用步骤3中的S参数数据。 xw2dEvjgp% a:$hK%^
\ 运行和结果 _^{!`*S h>jLhj<07W 第 1 步:2D 优化 !YJfP@"e6r 1、打开 2D 模拟文件。 >kK!/#ZA 2、进入“优化和扫描”窗口,打开名为“耦合效率优化”的优化项,查看优化设置。 tl.I:A5L 3、查看设置后,关闭编辑窗口并运行优化。优化应在 10 到20分钟内完成。如果您不想等待,请直接进入最后的 3D 优化步骤。 Cso!VdCX 4、优化完成后,可以检索最佳螺距、占空比和位置。右键单击“耦合效率优化”项,然后在上下文菜单中选择“可视化”,然后选择“最佳参数”。 ;%u'w;sgq Vn:BasS% 优化完成后,最佳参数结果也将在优化状态窗口中显示,如下所示。品质因数图还显示,由于优化,FOM 已最大化。 EbTjBq '3B\I# 1Q$ePo ;=.i+ 第 2 步:3D 优化 O3U6"{yJ) 1、打开 3D 模拟文件。 HTfHAc?W 2、转到“对象树”窗口,然后选择光栅结构组。 DyZe+,g;S 3、右键单击选定的结构组,然后在上下文菜单中选择“编辑对象”以打开编辑窗口。在编辑窗口的“属性”选项卡中,您应该会看到来自 2D 优化的最佳光栅间距和占空比。
"rnZ<A} 4、单击确定关闭结构组编辑窗口。 oH;0_! 5、现在,转到“优化和扫描”窗口,然后选择名为位置优化的优化项目。 (``EBEn 6、运行选定的优化。这将需要几个小时,因为所有模拟都是3D的。如果您不想等待,请直接转到 S 参数提取步骤。 2.Kbj^ 7、优化完成后,可以检索最佳光纤位置和预测的耦合效率。右键单击位置优化项,然后选择“可视化”,然后选择“最佳参数”或“最佳fom”。最佳参数结果包含最佳光纤位置x,而最佳品质因数结果包含目标波长的耦合效率。 *hJ&7w ~ [A@K)A$f 优化结束时的优化状态窗口也可以提供如下所示的相同信息: UG)XA-ez sIx8,3`&y %by8i1HR ('SA9JG 第 3 步:S 参数提取 os=Pr{ 1、再次转到“对象树”窗口,然后选择纤维结构组。 u!NY@$Wc 2、右键单击所选组,然后在上下文菜单中选择“编辑对象”。 yJ(BPSt 3、在编辑窗口的“属性”选项卡中,应存在最佳纤维位置 x。 x3X^\Ig 4、再次转到“优化和扫描”窗口,选择名为 S 参数的扫描项并运行扫描。扫描将启动两个模拟,应在大约半小时内完成。 u9 LP=g 5、扫描完成后,设备的散射参数变得可用。要查看它们,请右键单击 S 参数扫描项,然后在上下文菜单中选择“可视化”,然后选择“S 参数”。选择标量操作“Abs^2”以查看功率 s 参数 1M%'Xe7 6、要导出 S 参数结果,请右键单击 S 参数扫描项,然后在上下文菜单中选择“导出到互连”。在随后的“导出到互连”窗口中,输入数据文件的名称和位置,然后单击“保存”。 +
?z=,') Pfy2PpA 获得的s参数光谱表明,在目标波长下功率耦合效率约为40%,如下图所示: /h)_Q;35S; }Mh@%2$ 3<5E254N a4zq`n|3U 有关 s 参数提取的详细信息,请参阅此示例的附录部分。 9qhX\, h 3~Qvp )~ 步骤 4:创建紧凑模型 AFd3_>h 1、在 INTERCONNECT 中打开 grating_coupler.icp 文件。 ?CaMn b8 2、将步骤 3 中生成的 S 参数文件导入光纤 N 端口 S 参数元素 (Grating_Coupler)。 <!+T#)Qi 3、运行仿真并可视化输入模式 1 的传输结果。将标量操作切换为“Abs^1”以观察功率传输 \I!C`@0 1qEpQ.:]( 在互连中测量的功率传输与在步骤3中获得的s参数功率传输相同。 '<Nhq_u{ ~ULD{Ov'F |4=Du-e 0|1)cO}Dy 重要模型设置 TLBIM 7Ya4>*B 极化 v)^8e0vx 所选折射率值代表 SOI 芯片制造工艺。由于硅和氧化硅之间的高折射率对比度,集成波导的两种基本模式(TE和TM)的有效折射率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因此,SOI光栅耦合器具有强极化选择性。所提出的设计激发了TE模式,因为这是最常见的选择,但是,也可以针对TM模式设置优化。 z0@{5e$#Y nn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