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大在非线性光学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
近日,陕西科技大学物理系董亮伟教授在非线性光学领域取得重要理论研究进展,首次发现扭曲环形波导阵列中携带相反拓扑荷的涡旋孤子具有不同的存在区间和稳定性。基于严格离散对称理论分析,揭示了扭曲波导阵列可以稳定在非扭曲系统结构中总是不稳定的涡旋态。题为《扭曲环形波导阵列中的涡旋孤子》的论文发表在物理学顶级期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物理评论快报)上。这是董亮伟教授继2021年以来在该期刊上发表的第二篇工作。该项工作由我校物理系董亮伟教授、俄罗斯科学院光谱研究所首席科学家Y. V. Kartashov教授、西班牙光子科学研究所所长L. Torner教授和瓦伦西亚大学A.Ferrando教授合作完成,董亮伟为第一且唯一通讯作者,陕西科技大学为第一和唯一通讯单位。本工作的研究背景为,光场传播会受到横向折射率调制的强烈影响,这种现象为控制光场衍射、内部结构的多样性以及人造材料中光束的传播路径开辟了重要途径。在非线性情况下,这种折射率调制支持丰富的离散或晶格孤子。光涡旋是一种具有螺旋相位波前、带有轨道角动量、能够携带不同拓扑荷数的光束。携带不同拓扑荷数光涡旋的相互正交性可用于模分复用,极大地提高光纤通信系统的容量,还可用于光计算、光捕获等。光涡旋也可以存在于以离散角旋转对称而非横向周期性为特征的结构中。对这些结构的分析揭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事实,即晶格对称性严格限制对称涡旋孤子的拓扑荷,并决定它们的稳定性。人们已经发展了一种角度伪动量理论来解释基于这种结构的涡旋模特性。 当具有离散旋转对称的结构在传播方向上扭曲时,将出现与上述情况完全不同的新现象。在扭曲系统中,结构的螺旋度显著影响波导之间的光传输,可能实现不寻常的衍射管理和核心之间隧穿的拓扑抑制。此外,在Parity-time对称环形阵列中,扭转允许控制系统的对称破缺阈值。然而无论是在环形阵列中还是在旋转晶格中,扭曲对非线性状态下自捕获涡旋态的存在性、稳定性及传播行为的影响尚未被探索。这种旋转结构可以在拉制光子晶体光纤过程中通过扭曲来实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