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教程包含以下部分:
}G4I9Py =%_=!% ① 玻璃
光纤中的导光
2H%9l@}u ② 光纤模式
Ir;JYY!0? ③ 单模光纤
^}
{r@F ④ 多模光纤
IIk_!VzT ⑤ 光纤末端
s.M39W? ⑥ 光纤接头
+!).' ⑦ 传播损耗
A}fm).Wp@ ⑧ 光纤耦合器和分路器
SQMl5d1d: ⑨ 偏振问题
py6<QoGV
⑩ 光纤的色散
Z% +$<J ⑪ 光纤的非线性
eP~bl
⑫ 光纤中的超短脉冲和信号
Xj, %t} ⑬ 附件和工具
M)13'B. 2EgvS!" 这是 Paschotta 博士的无源光纤教程的第 4 部分
`IN!#b+Eo i)l0[FNI} 第四部分:多模光纤
Y9BQLu4F EBh dP 多模光纤是在工作
波长具有多个导模的光纤——有时只有少数(→ 少模光纤),但通常很多。纤芯通常很大——不比整根光纤小多少(见图 1)。
n7> |$2Y P9!awLM-
9nY`rF8@ 图 1: 单模光纤(左)的纤芯与包层相比非常小,而多模光纤(右)的纤芯很大
LhG\)>Y% (KI9j7 同时,数值孔径往往比较高——例如,0.3。这种组合导致很大的 V 数,进而导致大量的模式。对于具有大 V 的阶跃折射率光纤,在计算两个偏振方向时,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m.++nF
=gF035 ?N4FB*x 具有较少导模的光纤,例如 V 数在 3 到 10 之间的光纤,有时称为少模光纤。
NuOA'e+i 如果需要传输空间相干性差的光,则需要多模光纤。例如,典型的高功率
激光二极管的输出就是这种情况,例如二极管条。尽管它们的输出功率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以发射到单模光纤中,但对于纤芯足够大和/或 NA 高的多模光纤来说,发射效率非常高。另一个例子是使用发光二极管(
LED ) 代替激光二极管作为光纤链路中的廉价信号源。其他应用存在
成像,例如;图像信息的传输需要具有多种空间模式的设备。
Jm!,=}oP' Kebr>t8^ 多模光规格
%g:Q? NQD5=/o 多模光纤的基本规格包括多模光纤的芯径和外径。常见的电信光纤(中距离光纤通信用光纤)为50/125 μm 和62.5/125 μm 光纤,芯径分别为50 μm 或62.5 μm,包层直径为125 μm。这种光纤支持数百种导模。 也可以使用具有甚至更大的芯直径(数百微米)的大芯光纤。
%??v?M* <F^9ML+' 将光发射到多模光纤中
!'_7MM si&du 与单模光纤相比,多模光纤更容易发射光,尤其是在它支持多种导模的情况下。为了高效启动,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I<}% L
V - 输入光基本上应该只照射核心,而不是包层。
- 输入光不应包含大量以大于 arcsin NA 的角度传播的功率。
如果输入光的 M 2 因子足够小,则可以同时满足这两个条件。有效发射具有超高斯轮廓的
光束的最大 M 2因子可以从以下公式估算:
R_!'=0}V
stG
+4w %P}H3;2 如果光功率很好地分布在所有模式上,这实际上是来自光纤的近似光束品质因数。(只有当光纤具有许多导模时,估计才准确。)当然,有效的发射不仅需要足够低的 M 2因子,还需要在真实空间和傅里叶空间中具有合适的强度分布形状。
=
#-zK:4 例如,考虑一根纤芯半径为 25 μm、数值孔径为 0.2 的光纤。图 2 显示了 1000 nm 处的单色输入光束的强度分布,它的数值构造使其刚好充满光纤纤芯,并且其角分布也达到了光纤数值孔径设定的极限。光束轮廓基本上是从具有完全随机相位值(导致巨大发散)的超高斯强度轮廓开始制作的,然后在傅里叶域中使用另一个超高斯函数进行滤波,并再次应用超高斯滤波器在空间域。
G=y~)B} 角度分布导致复杂的强度变化。对于相同的光束质量,非单色光束的强度分布可能更平滑:虽然每个波长分量都有一个复杂的分布,但这些波动可以平均成一个平滑的整体分布。(特别是对于非单色光束,平滑的强度分布并不表示光束质量高。)
b}TvQ+W]2 !-M Y<'
cs6oD!h 图 2: 多模光束 的强度分布,它具有大约最大可能的 M 2值,可有效发射到光纤中。
;gBR~W a!R*O3
&~2m@X(o 图 3: 光纤中强度分布的演变。在最初的几毫米内,只有很少的光损失到包层中。如果进一步扩大初始光束尺寸或角度范围,类似的
模拟会表现出大量的发射损失。此外,如果光束轮廓大致为高斯而不是超高斯,则有效发射需要稍低的 M 2值(低于 10)。
:E}y
Pcw 如果将光发射到特定的高阶模式,则该光的 M 2值可能比上述公式大 2 倍左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