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吉林大学发布校内通知称,“2005年起,吉大每年要支付贷款利息多达1.5亿至1.7亿元,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为此吉大于前天召开了座谈会,向师生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的建议。昨天吉大财务处综合科一位女性工作人员透露,吉大目前共需偿还30亿元债务。而吉大宣传部长刘景辉称,自己不清楚欠款具体数额,但这些钱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人头费。 sd _DG8V
q`|rS6
事件原委 =p[a Cb
i
J)EL<K$Z[
吉大网上贴出通知自曝遇到财务困难 7lx]`u>
tH(g;flO)
几天前,吉林大学财务处在该校校内网上贴出名为“吉林大学关于召开征集解决学校财务困难建议座谈会的通知”。通知中自曝:从2005年起,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至1.7亿元,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学校规模大,各方面的资金需求也非常大,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通知末尾称,“为集思广益,尽快解决财务困难,我们迫切需要向广大师生征集具有建设性、操作性强的合理化建议。” 4iv&!hAc;
2BO&OX|X
学校欠下巨额债务 I_Omv{&u
}OqP`B
吉大财务处贴出的通知中详细介绍了吉大财务发展状况:“自合校(编者注:2000年)到2004年底,学校财务环境是相对宽松的。当时的资金供求缺口一方面可以通过向银行贷款予以弥补,另一方面,学校科研经费等沉淀资金也被大量用于周转使用。当然,伴随宽松的经济环境的是我校巨额的内外债务。” -Rwx`=6tV
$T6+6<
2005年起显现财务困境 uE}$ZBiq
q $=[v
通知中称,“鉴于我校的财务风险较大,国家决定,从2005年开始,我校新增银行贷款必须上报教育部批准,未经批准,不得贷款,否则将追究责任,对此,我校近两年是按规定办理和执行的。从2005年起,学校步入了付息高峰,每年支付的利息多达1.5亿至1.7亿元,学校的可支配资金大大减少。”通知中称财务困境从2005年开始逐步显现。 wg4Ol*y'
C^fn[plL
想尽办法节支难奏效 &bigLe
2Z-QVwa*U
通知中透露,“学校尽最大努力从财政部、教育部、地方政府等相关部门争取了大量资金(如2006年就额外争取资金1.05亿元),同时想尽办法节支,如预算压缩10%至20%,预算执行中再尽量节省(2006年节省6757.37万元)。”但也坦言,“学校规模大,各方面的资金需求也非常大,增收节支的成效很难体现,学校资金入不敷出的情况日趋严峻。” X4JSI%E
iB}*<~`.Eg
校方说法 } "&Ye
T930tX6"h
巨额欠款主要用于基本建设和人头费 Dqc2;>
UZ1Au;(|
昨天记者从吉大财务处综合科得到证实,通知为财务处所贴,座谈会已于21日召开完毕。吉大宣传部部长刘景辉称:“会议主要面向教职工,同时吸收一些学生代表参加,这些学生是自愿报名参与的”。 6MpV,2:>
0$_WIk
吉大财务科一位女性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吉大共需偿还银行贷款约30亿元,而现在吉大的运行经费主要都是靠教育部的拨款”。 !ou;yE&<,
A: O"N
宣传部长刘景辉称:“欠款主要用在两块,一块是基本建设,还有就是人头费,因为合并之后,工资得往高处拉齐。”当记者追问合并是不是造成债务上升的主要原因时,刘景辉回答:“那肯定啦。”但他表示,对于学校欠款的具体数额不太清楚。 B dP+>Ij
Y[s}?Xu]w#
各方声音 Ek60[a
<rFh93
高校背高额债务并非只有吉林大学,昨天一位高校教师如是说。一位教育学硕士称,一些学校扩地搞基建,建成后再扩大招生,高教繁荣发展的泡沫背后蕴藏着风险,为还贷高校勒紧裤带,削减教师工资,导致优秀资源的流失,这种恶性循环应尽快得到遏制。一位年轻教师称,吉大有勇气公开财务状况,说明学校非常重视此问题,此外他也同情吉大的遭遇,“高校运行需要大量经费,国内高校都要靠国家拨款,但高校众多,拨款却有限,所以很多高校都为钱发愁。”(徐笛) MvTp%d.
V0G[f}tm'
资料链接 8H,k0~D
8v)iOPmDC
吉林大学于2000年6月12日由原吉林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白求恩医科大学、长春科技大学、长春邮电学院等合并组建而成。2004年8月29日,原中国人民解放军军需大学并入吉林大学。(资料来自吉林大学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