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广告投放
稿件投递
繁體中文
光行天下旗下网站:
光行天下
光行天下社区
人才天下
团购天下
光行天下APP
下拉
用户名
UID
电子邮箱
用户名
密 码
记住登录
登录
找回密码
注册
快捷通道
关闭
您还没有登录,快捷通道只有在登录后才能使用。
立即登录
还没有帐号? 赶紧
注册一个
首页
资讯
技术
团购
招聘求职
技术培训
书籍
新鲜事
群组
日志
充值
VIP会员
交流社区
随便看看
我的新鲜事
我关注的
关注我的
提到我的
我的主题
我的回复
我的收藏
我的日志
我的积分
我的资料
我的任务
我的打卡
我的兑换
我的邀请码
帖子
文章
日志
用户
版块
群组
帖子
搜索
热搜:
LightTools
zemax教程
激光
光谱仪
高斯光束
speos
红外
Zemax光学设计从入门到精通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Zemax光学设计实践基础(陈家璧)
ZEMAX光学系统设计实战
讯技光电:VirtualLab Fusion独家供应商
微小光学与微透镜阵列
光学设计与光学元件
计算光学带来的成像革命
光行天下
>
激光与光通信技术
>
光纤耦合器的回波损耗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新帖
6043
阅读
8
回复
[分享]
光纤耦合器的回波损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
杜伟
UID:3579
注册时间
2005-11-09
最后登录
2006-01-09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1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66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关闭
个人中心可以申请新版勋章哦
立即申请
知道了
发帖
11
光币
66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5-11-09
关键词:
光纤
耦合器
随着
光纤
通信
系统
容量和速率的不断提高,光
器件
尤其是光纤无源器件(Passive device)的回波损耗(Return loss,以下简称回损)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用户和制造商的重视。也许我们在谈到连接器(Connector)和隔离器(Isolator)等器件时,回损的问题就被高度重视。 可是对于
耦合器
的回损却常常被忽略。有的制造商甚至为了降低成本,或误认为反正客户不重视这项指标,所以就不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 其实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做法。 因为不管是连接器还是耦合器,回损对于系统性能的危害是一样的。
YgDasKFm'
{eV_+@dT
那么是不是耦合器的回损天生就不成问题而被忽视呢?答 案是对2×2耦合器来说是对的,但对1×2耦合器来说就不是如此。因为在2×2耦合器内除了光纤本身的瑞利散射外没有其他的光反射源。所以只要耦合器的尾纤(Pigtail)不太长,回损都能达到70dB以上。但对于1×2的耦合器来讲情况就不一样了。 由于不需要的那一端必须去除,而回损的大小是由光纤端面处理的好坏决定的。对于数字孔径(NA)为0.11左右的单模光纤,就像连接器一样,只要把光纤端面的角度处理成8度以上,回损就可大于65dB。 但对于数字孔径大于0.20的多模光纤来说,即使光纤端面角度很大,回损也不会大于40 dB。下面就让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一些主要的耦合器制造商的端面处理方法及其存在的问题和优缺点吧。
p(%x&*)f
+__Rk1CVh
通常的做法是把耦合器的分光路光纤与回损测试仪的光纤相连接,一边看着回损的读数,一边用工具切断光纤,一直到回损达到要求为止。 不论光纤端面的角度究竟是多少,只要回损合格就行。唯一要小心的是如果角度太大,在进行端头保护时光纤端面容易破碎或
玻璃
碎屑掉到光纤表面使回损变差。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实时观察回损大小,成品率高。缺点是增加了劳动成本和仪器折旧费。
%Kp}Wo6
1XRVbQt
目前有许多公司包括一些有名气的耦合器制造商为了减少光纤端面处理(Termination)的时间,干脆不用回损测试仪来监控,随机地切断光纤,然后用
折射率
匹配胶将光“引”出来,以此来提高回损。 这种方法果然可以节省仪器设备和几分钟劳动时间,但风险很大。第一,只靠光纤端面处理不能保证得到高的回损,还要靠胶的“帮助”。而这种“帮助”的可靠性值得怀疑。 如果在光纤端面处理后立即进行复测,则与实时监测并无差别。如果要等到最后一步才测试,则有可能因合格率的降低而得不偿失。但如果从头到尾都不测,这是对产品质量极不负责的做法。
1qF.0
b L~<~gA
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种胶(大多数用UV固化的胶)与光纤端面的附着力小,经过长期的热胀冷缩和老化,可能在光纤端面与胶之间形成空气间隙,轻者回损严重下降,重者构成一个“法玻利珀罗腔”,造成光
功率
不稳,那才真正是灾难性的后果。 还有一个鲜为人知却是非常重要的事实: 在某些情况下回损随温度而变化。由于在Bellcore标准中,没有对回损的温度特性做出规定,所以一般都忽视了这个问题。既然我们在产品规格中规定了回损和工作温度范围两项指标,这就表明必须在整个工作温度范围内都应该达到所要求的回损。不幸的是这个问题被绝大多数客户和制造商所忽略。根据作者的实验结果,一个在常温下回损只有50 dB的耦合器,在温度-40~+85度范围内最低的回损可能不到40 dB。但如果系统确实要求在所有工作温度下大于50 dB的回损,通信系统会不出问题吗? 所以作者认为制造商若不把这种真实情况告知客户,实际上是把方便留给了自己的现在,而把危险留给了客户的将来。
*^ BE1-
)=@ XF0
造成回损随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与光纤端面接触的胶(或其它物质)的折射率随温度而变化,所以根据菲涅儿定律可知,光的反射角和反射率以及回损也都随温度而变化。 由此可知作者为何强调只有50多分贝回损的耦合器容易随温度变化。 因为如果耦合器的回损只有50 dB,这就意味着端面的角度小于8度(可能在5度左右),这时候只要胶的折射率随温度稍有变化,回损也就明显的跟着变化。 但是如果回损大于65 dB,这就意味着光纤端面角度大于8度,即使胶的折射率随温度而有所变化,回损也不至于有太大的变化。根据作者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如果要在全部工作温度范围内仍能达到55dB回损,那么在常稳下回损必须保证在60dB以上。
0g\&3EvD
Fsh-a7Qp
美国Lightel,台湾UMEC和大陆的嘉隆科技已经采用自行研发的工具和
工艺
解决了上述问题,能在不用回波损失测试仪的监测的情况下,几乎100%地达到60dB以上的回损。而且用多种不同折射率和材质的胶做试验,在-40到+85度范围内回波损失没有明显变化。 也不需要改变耦合器现在的包装方法和长度。由于采用了这种光纤端面处理的新方法,回损不受光纤端头保护
材料
的影响,这就使我们有可能采用更可靠的包装
结构
。 相信随着我们的新方法的全面推广应用,Lightel将为光纤耦合器的使用者和制造者都能提供获得高回损耦合器的最满意的解决办法。
共
1
条评分
by cyqdesign
财富
+1
-
2005-11-09
回复
举报
分享到
离线
kyo12123
UID:3353
注册时间
2005-11-02
最后登录
2017-08-13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20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5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禁止发言
发帖
20
光币
5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5-11-09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toupi
UID:274
注册时间
2005-07-02
最后登录
2008-05-05
在线时间
14小时
发帖
25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86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发帖
25
光币
86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5-11-11
好文,多谢!
kH'Cx^=c6h
%j,Ny}a
另,回波损耗是广泛的存在于利用光纤传输的产品中?
;&!l2 UB%
还是只存在于文中提到的光纤通讯中?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liquor
UID:57187
注册时间
2007-03-05
最后登录
2018-12-0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7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0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发帖
17
光币
0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3-07
very good, thanks a lot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liquor
UID:57187
注册时间
2007-03-05
最后登录
2018-12-02
在线时间
0小时
发帖
17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0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发帖
17
光币
0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3-07
Thanks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jyhwutw
UID:59178
注册时间
2007-03-16
最后登录
2015-05-05
在线时间
6小时
发帖
65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25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发帖
65
光币
25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4-07
thanks a lot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agassi
UID:76669
注册时间
2007-07-19
最后登录
2008-01-12
在线时间
6小时
发帖
43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17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发帖
43
光币
17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8-01-09
Thanks very much!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chx.ciomp
UID:115751
注册时间
2008-05-06
最后登录
2022-07-31
在线时间
12小时
发帖
110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30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发帖
110
光币
30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10-06-11
学习了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离线
sz123
UID:224737
注册时间
2010-05-27
最后登录
2011-04-20
在线时间
6小时
发帖
60
搜Ta的帖子
精华
0
光币
6
光券
0
访问TA的空间
加好友
用道具
实习生
发帖
60
光币
6
光券
0
加关注
发消息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10-06-23
非常有用的,很感谢有幸读到此文
共
条评分
回复
举报
发帖
回复
返回列表
http://www.opticsky.cn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继续访问
取消访问
隐藏
快速跳转
论坛相关
游客专区(不用注册可发帖)
新手上路
论坛事宜
企业与机构
讯技光电&黉论教育
虚位以待
专家栏:高国欣
资源与信息
光学资源
机械资源
电子资源
文献,论文,课件及其它
资源互助
光电资讯及信息发布
光学工程
光学设计及经验
光学镜头设计
非成像光学设计
显微镜,望远镜光学设计
投影系统光学设计
光学加工与制造
光学检测、光学测量与光机装调
光学薄膜设计,工艺与设备
光学材料,光学仪器与元件
光学软件&光电软件
ZEMAX,OpticStudio
CAXCAD
SYNOPSYS
CODE V,OSLO
Macleod,TFCalc
TracePro
ASAP,APEX,LucidShape
LightTools
SPEOS,OPTISWORKS
FRED,VirtualLab
DIALux,AGI32,PHOTOPIA
GLAD,LASCAD,ASLD
OptiSystem,PhotonDesign,Rsoft
LITESTAR 4D
TechwizD系列软件
光机电一体化工程
光电技术,太阳能光伏技术
激光与光通信技术
照明技术
电子,电路设计及其仪器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液晶显示,背光源模组技术与产业
3D打印与快速成型技术
无人机,机器视觉与传感器技术
人工智能
CAD/CAM/CAE工程软件
CAXA
AutoCAD
Pro/ENGINEER,Solidworks
CATIA,Siemens NX
ANSYS
MATLAB,SCILAB,Octave,Spyder
网络学院
网络资源
手机,电脑,网络技术与资讯
考试与认证
会员天下
校友天下
百科天下
娱乐天下
群组/兴趣圈
摄影天下
军事天下
游戏天下
关闭
关闭
选中
1
篇
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