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
应用光学基础理论知识与
Zemax光学设计相结合。每章首先介绍理论知识,然后落实到Zemax的设计方法上进行光学设计锻炼。本书包含了几何光学成像基本概念、共轴球面系统、理想光学系统、平面系统、光阑、光度学、像差及望远镜等典型成像系统,也涉及Zemax的基本操作、优化设计等概念。在第9章给出了5个详细的Zemax设计案例,包含
光纤耦合、
透镜整形与耦合、基于棱镜的光环形器、三片式成像系统及苹果手机
镜头光学系统分析。
f) L u]UOSf n 目录
I-l_TpM) 第1章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基本概念 1
z~s PXGb 1.1 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1
}k.Z~1y 1.1.1 几何光学中的
光源与光束 1
e+fN6v5pU 1.1.2 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2
=@~Y12o?% 1.1.3 费马原理 4
aK^q_ghh[ 1.2 光学系统及成像的基本概念 7
j?4qO]_Wx+ 1.3 Zemax的界面简介与光学建模方式 9
X#^[<5 1.3.1 Zemax的界面简介 9
z<' u1l3 1.3.2 Zemax光学建模与基本计算流程 11
p9-K_dw3X@ 思考题 12
nAlQ7' 计算与证明题 12
|+D!=
:x 第2章 共轴球面系统的成像理论 13
Cq~dp/V 2.1 几何光学中的符号规则 13
b@hqz!)l` 2.1.1 线段 14
88$8d>- 2.1.2 角度 14
pOoEI+t 2.1.3 符号规则的意义 15
$/Uq0U 2.1.4 符号的标注 15
F*ylnB3z 2.2 单折射球面成像 15
]3Sp W{=^( 2.2.1 实际光线单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15
inp7K41 2.2.2 近轴区域单折射球面光路计算 18
,Ma^ &ypH 2.2.3 近轴区域单折射球面成像规律 19
+9sQZB# ( 2.2.4 细光束大视场入射情况与场曲 23
Yrq~5)% 2.3 共轴球面系统成像 25
~})e?q;b 2.3.1 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域的转面过渡公式 26
1T
n} 2.3.2 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像面位置计算 27
5wU]!bxr 2.4 单个反射球面的成像 29
NL+N%2XG7 2.5 Zemax中的像差评价与镜面参数设置 31
E}Uc7G 2.5.1 Spot Diagram与Ray Aberration简介 31
Dk5 1z@ 2.5.2 纯离焦 35
5'u<iSmBo 2.5.3 纯球差 37
G7/ +ogV 2.5.4 球差和离焦 39
tw)mepwB 2.5.5 自动优化设计概念初步 40
mgU<htMr1 思考题 43
aV0"~5 计算与证明题 43
Xne1gms 第3章 理想光学系统 45
vo{--+{ky! 3.1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理论 45
+k R4E23: 3.2 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基面 46
q{x8_E!L 3.2.1 焦点、焦面与焦距 47
;*2Cm'8E 3.2.2 主面与主点 48
l,aay-E 3.2.3 节点 49
*wjrR1#81x 3.3 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解析关系 49
-jmY)(\ 3.3.1 物像位置计算 49
+R75v ) 3.3.2 放大率及相互关系 51
TIg3`Fon 3.4 理想光学系统的图解法 54
sU^1wB
Rj 3.5 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58
* kh tJ]= 3.5.1 双光组光学系统 59
v4 E}D 3.5.2 多光组光学系统正切计算法 61
=:U`k0rn! 3.6 透镜 63
goWuw}? 3.6.1 单折射球面的基点、基面与焦距 63
-m#)B~) 3.6.2 透镜的基点与焦距 64
DzRFMYBR 3.6.3 薄透镜与薄透镜组 70
VuZr:-K/ 3.7 单透镜与双透镜的Zemax设计实例 72
:\_ 5oVb 3.7.1 单透镜Zemax设计实例 72
cPQiUU~W@ 3.7.2 双胶合透镜Zemax设计实例 77
"Z+k=~( 计算题 81
j.=
1rwPt 第4章 平面系统 84
E' uZA 4.1 平面折射与平行平板玻璃成像性质 84
W\V.r$? v 4.1.1 平行平板的成像性质 84
*|HY>U. 4.1.2 平行平板的等效空气层的概念 86
n~Lt\K: 4.2 平面反射镜 88
E92-^YY 4.2.1 平面反射镜的成像特性 89
[dV L&k<P 4.2.2 平面反射镜的旋转效应 90
7F.4Ga; 4.2.3 两面角镜的成像特性 91
l9"s>P U 4.3 反射棱镜 92
z\4.Gm- 4.3.1 反射棱镜的基本概念 92
7_[L o4_ 4.3.2 反射棱镜系统的物像坐标变换规律 94
F_P~x(X 4.3.3 反射棱镜的展开与结构尺寸计算 95
fI|$K)K 4.4 折射棱镜和楔镜 99
.x&%HA 4.4.1 折射棱镜 99
K)iF>y|{*q 4.4.2 楔镜 100
_,*r_D61S 4.5 Zemax中的坐标断点 102
<%mRSv 4.5.1 Zemax中的坐标系 102
iH'p>s5L 4.5.2 坐标变换 103
G^@5H/) 4.5.3 Zemax中的坐标断点设置 104
|6y 4.6 光学系统中具有反射镜或者平行平板的Zemax仿真分析 106
?Q;=v~-Q 4.7 具有反射镜的光学系统Zemax设计方法实例——牛顿望远镜 109
+
>!;i6| 4.8 具有阿米西(Amici)屋脊棱镜与五棱镜组合的光学系统Zemax设计实例 112
An0GPhC 思考题 115
?Z} &EH 计算题 116
(**oRwr% 第5章 光学系统的光束限制 118
B`sAk
% 5.1 光学系统中的孔径光阑、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 118
'Z]w^< 5.1.1 孔径光阑的判断 119
PQE=D0 5.1.2 入射光瞳与出射光瞳 121
/g.U&oI]D 5.2 视场光阑、窗与渐晕 124
asqV~n 5.2.1 视场光阑 124
b\5F ]r 5.2.2 入射窗与出射窗 125
"ocyK}l.?
5.2.3 渐晕 126
tQ601H>o 5.3 光学系统的景深 131
Wa~=bH 5.4 Zemax中光束限制的设计方法——单透镜光束限制的设计与分析 135
IAyp 2 5.5 Zemax中渐晕的设计方法 140
]I6 J7A[ 5.6 Zemax的多重结构设计——反射式扫描系统设计 146
.jK4?}] 计算题 149
Rk8P
ax/JK 第6章 光度学基础 151
EiaW1Cs 6.1 光能和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151
6wg^FD_Q 6.1.1 立体角的概念 151
\}G^\p6?M 6.1.2 辐射通量、光谱光视效率与光通量 153
"uf%iJ:% 6.1.3 光亮度、发光强度、光出射度和光照度 155
wKY_Bo/d 6.1.4 光学系统中光亮度和光通量的传递 159
H%{+QwzZ[j 6.2 光学系统中的光能损失分析与计算 161
JsS-n'gF' 6.2.1 光学系统中的光能损失分析 162
2+WaA, 6.2.2 光学系统的透过率计算 164
CU~PT. 6.3 Zemax中相对照度、镀膜简介及序列/非序列混合模型与
照明设计实例 164
-7|H}!DFT 6.3.1 相对照度 164
c4z R* 6.3.2 镀膜 165
MfkN]\Jyw 6.3.3 利用序列与非序列混合模型设计一个
LED(点光源)的照明系统 167
UL9n-M= 计算题 173
$NO&YLS@ 第7章 像差理论 174
HOJV,9v N 7.1 单色像差 174
. 'yCw#f 7.1.1 轴上点与轴外点像差 174
N)Z?Z+}h 7.1.2 正弦差与彗差 177
`QY)!$mUIF 7.1.3 像散 180
d0 /#nz 7.1.4 场曲 181
Ht&YC<X 7.1.5 畸变 183
`qwBn= 7.2 色差 184
kvj#c 7.2.1 位置色差 184
9Gz=lc[!7 7.2.2 放大率色差 184
xd0 L{ue. 7.3 Zemax中的像差模拟与分析 185
>KKMcTOYY 7.3.1 球差 185
\.}c9*) 7.3.2 彗差 187
HtYwEj I 7.3.3 像散 189
Vf1^4t 7.3.4 场曲 189
Q=dy<kg'] 7.3.5 畸变 191
J|rq*XD}q 7.3.6 色差 192
8Cv?Z.x5 第8章 实际光学系统 196
{(?4!rh 8.1 人眼光学系统与视光学 196
-H-~;EzU 8.1.1 人眼的构造 196
7cMv/g^h@ 8.1.2 人眼的主要特性 197
3T0"" !Q 8.1.3 双眼立体视觉 201
2 8u_!f[ 8.2 放大镜 202
UR5`ue ; 8.2.1 目视光学仪器的工作原理 203
{+ b7sA3 8.2.2 放大镜的视觉放大率 203
r:TH]hs12+ 8.2.3 放大镜光束限制 204
Qe(:|q_ 8.3 望远镜 205
l}M!8:UzU 8.3.1 望远镜的历史发展背景 205
a"u0Q5J 8.3.2 望远镜的基本类型与工作原理 206
@9|hMo 8.3.3 望远镜的技术指标 207
_PR4`C* 8.4 显微镜 209
8Xs8A. 8.4.1 显微镜的历史发展背景 209
|
VDV<g5h 8.4.2 显微镜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技术指标 210
oe~b}: 8.4.3 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211
#A8sLkY 8.4.4 显微镜的分辨力与有效放大率 212
( &x['IR 8.5 照相机与投影仪 216
6;5Ss?ep 8.5.1 照相机的历史发展背景 216
"5$B>S(Q 8.5.2 照相机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216
Ny)X+2Ae 8.5.3 投影仪的历史发展背景 220
?!/kZM_ts 8.5.4 投影仪的基本工作原理与性能参数 220
B4 }bVjs 8.6 光学成像系统的像质评价简介 222
IV)j1 8.7 光学传递函数、人眼模型和虚拟现实应用 223
kB%JNMF{A 8.7.1 光学传递函数像质评价基本概念 223
FHI ;)wn= 8.7.2 人眼的Zemax模型和在虚拟现实(VR)中的应用 225
lsNd_7k 思考题 230
C$)onk 计算题 231
Pj%|\kbNs 第9章 Zemax中的优化、公差与若干设计案例 233
^sWT:BDh 9.1 Zemax优化方法简介 233
_v]MsT-q 9.1.1 优化方法概述 233
x]ot 2 9.1.2 光学系统数学建模 234
;i:d+!3XwC 9.1.3 Zemax中评价函数的定义 236
<p"iY}x[H 9.1.4 Zemax操作符的定义 237
@7n"yp*" 9.1.5 默认评价函数 238
b>JDH1) 9.2 Zemax公差分析简介 239
7. ;3e@s 9.3 若干光学系统设计实例 242
D.XvG _ 9.3.1 优化设计双透镜光纤对接耦合系统 243
|LKXOU
c 9.3.2 优化非球面镜实现半导体
激光器与单模光纤的高效耦合 255
R*r#E{!V; 9.3.3 基于偏振元件的光环形器设计 264
P7/X|M z 9.3.4 库克三片式成像镜头设计 272
,s;UfF 9.3.5 苹果手机镜头剖析 279
jrh43
\$* 思考与练习题 292
}JAG7L&{ 参考文献 294
iAU@Yg`pt UFuX@Lu0 8)I^ t81 45>?o 作者:施跃春,陈家璧 编
<2qr}K{'A L*JjG sTH 定 价:56
lHX72s|V kMd.h[X~ 出 版 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AYx{U?0p N] sAji* 出版日期:2022年03月01日
I~XSn>-H Z#\P&\`1z 页 数:308
q'82qY -3Vx76Y 装 帧:平装
Z?QC!bWb 5XBH$&Td ISBN:9787121430510
n.0fVV-A R~$qo)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