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极紫外光刻系统等入选

发布:cyqdesign 2021-12-14 22:36 阅读:3710
12月14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评选活动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三项原则,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最终确定“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pT?Q#,fh  
56 l@a{  
“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是近五年在全球范围内完成的、实践验证有效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工程科学和技术的重大成果,能够反映某一个或多个领域当前工程科技最高水平,分别是:“AlphaGo和AlphaFold”“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极紫外光刻系统”“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杂交水稻”“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特高压输电工程”。 syip;;  
K78rg/`  
本次评选出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体现三个特点:一是在核心科学或技术方面取得原创性突破,或解决了长期存在的瓶颈或难点,在单项或多项科学技术指标上具有显著的竞争力,居世界领先水平;二是在技术整合、系统集成,实现工程的安全、精准、绿色等方面具有鲜明的创新特征,或在重大工程的资源配置和组织管理方面有突出创新;三是在带动产业发展方面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促进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全人类的生产力水平。 +n}$pM|NKU  
U/lM\3v/e  
“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评选结果: fC}R4f7C  
Y!6/[<r$~k  
AlphaGo和AlphaFold u*  
1 nvTce  
2016年,AlphaGo首次战胜人类围棋九段选手;2018年,AlphaFold高精度预测了人类蛋白质三维空间结构。有机结合海量数据、先进算法、超强算力和领域知识,新一代人工智能开启了认知决策赋能的新阶段,日益显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nUO l  
S osj$9E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研发及应用 VF&Z%O3n  
qo)?8kx>l  
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开发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的科学家。这项被誉为“基因剪刀”的新技术,通过对DNA剪切实现基因组精准、高效修饰,带来了分子生物学的新变革;在遗传病及肿瘤治疗、基因筛查与检测、动植物育种与改良等领域,有着巨大的技术潜力。 iTW? W\d  
yT{8d.Rh  
极紫外光刻系统 (;VVC Aoy  
,]}?.g  
极紫外光刻系统以波长13.5纳米的极紫外光为光源,可实现将芯片制程最小工艺节点推进至7 纳米、5 纳米甚至3 纳米。2019年,荷兰阿斯麦公司成功推出新一代极紫外光刻系统,代表了当今最先进的第五代光刻系统,可望将摩尔定律物理极限推向新的高度。 (;. AS  
fjnTe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 DUMq7  
Oi"a:bCU  
2018年,全球第一个5G技术标准制定完成;2019年,5G技术首次实现大规模商业化部署。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5G技术,可用于增强移动宽带、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实现人-机-物互联互通,大大加快人类社会数字化转型步伐。 {{C`mgC  
9+,R`v  
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 K;7f?52  
^$%Z! uz  
2020年,全球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FAST正式开放运行。FAST以喀斯特洼坑为台址,铺设由数千块单元组成的500米球冠状主动反射面,以轻型索拖动馈源平台和并联机器人,实现望远镜接收机高精度定位。FAST使人类探索宇宙未知空域的眼力更加深邃,眼界更加开阔。 I8OD$`~*U6  
xf%4, JQ  
杂交水稻 ? muzU.h"z  
\.XLcz  
杂交水稻主要利用雄性不育系作为遗传工具,培育具有杂种优势的高产、抗病、优质水稻品种。2020年,中国科学家团队培育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创双季稻亩产1530.76千克的新纪录。杂交水稻的研发成功和大规模推广,是世界作物科学与技术的重大突破,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重要保障。 7?OH,^  
+.RKi !  
洞察号火星登陆探测器 @`FCiHM  
_md=Q$9!m  
2018年,美国“洞察”号无人探测器在火星成功着陆。作为第一个专门研究火星内部结构的探测器,洞察号携带先进设备,对火星地壳、地幔和地核进行探测,旨在认识火星如何形成和演化及现今的构造活跃程度。这标志着人类由对于类地行星的探测,迈向行星的“内心世界”。 PNW \*;j  
4`#F^2r!  
抗击新冠疫情的公共卫生防疫治理 QrApxiw  
7=@jARW&  
面对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各国纷纷采取措施加以应对。中国、新西兰、韩国等许多国家运用科学的疫情防控策略,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大数据追踪溯源和健康码识别,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施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有序推进复工复产,有效地控制了疫情大规模扩散。 I *c;H I  
61U<5:#l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I3?7  
b'zR 9V  
2020年,历经二十多年建设和运行的中国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完成整体验收。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有20多项经济技术指标位居世界前列,兼具防洪、发电、航运、生态补水等十多项功能,发挥着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节能减排的生态效益。 HaA1z}?n  
Y+/JsOD  
特高压输电工程 `ovtHl3Q  
lq.Te,Y%w  
特高压输电是当今最高效、最经济的远距离输电方式。2009年,中国首个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工程投运;2019年,世界首个正负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在中国建成投运。中国拥有全球规模最大的特高压输电网络,实现了能源跨区域、大规模优化配置。
分享到:

最新评论

thorn12345 2021-12-15 08:26
我国好几项
mmttxiaoxiao 2021-12-15 08:36
重大成就重大突破
牛开心 2021-12-15 08:43
中国有好几项,证明了国家的实力,作为中国人我感到自豪
songyang1169 2021-12-15 08:50
12月14日,由中国工程院院刊《Engineering》评选的“2021全球十大工程成就”在京发布。评选活动遵循独立性、客观性和科学性三项原则,经过全球征集提名、专家遴选推荐、公众问卷调查,最终确定“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成就”。
悠悠白云 2021-12-15 08:51
都厉害的
道到 2021-12-15 09:29
2021年度全球十大工程
杨森 2021-12-15 10:03
太厉害了
王珏123 2021-12-15 10:05
FAST以喀斯特洼坑为台址
1090144130 2021-12-15 11:10
厉害的
chenzkfirst 2021-12-15 12:50
极紫外光刻系统以波长13.5纳米的极紫外光为光源,可实现将芯片制程最小工艺节点推进至7 纳米、5 纳米甚至3 纳米。2019年,荷兰阿斯麦公司成功推出新一代极紫外光刻系统,代表了当今最先进的第五代光刻系统,可望将摩尔定律物理极限推向新的高度。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