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11581阅读
    • 13回复

    全国各地光电子产业发展情况(转载)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iwishiwish
     
    发帖
    30
    光币
    104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07-03-11
    — 本帖被 cyqdesign 从 光机产业资讯及信息发布 移动到本区(2007-03-11) —
    2000年以来全国发展光电子产业和光谷热,全国已经有武汉、长春、广州、深圳、上海、重庆、天津、西安、福州、杭州、合肥、无锡等12个城市决定要福州光电子产业或者建设光谷。北京认为发展光电子产业最有条件,全国已经有12个城市卷到光电子热。 '1'De^%6W  
    Arc6d5Q  
    0}$Zr*|;Y  
    %-1-y]R|  
    一、            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情况 ^ ~'&K e  
    P{-j ^'y  
    武汉具有光电子信息技术和人才方面的独特优势 Tr*3:J }  
    UuPXo66F ]  
        我国在光电子技术方面是与国际水平差距相对较小的一个领域,与发达国家几乎同时起步。武汉是我国少有的几个智力高度密集的区域之一,也是我国较早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科学研究的地区之一。国家计委、科技部、教育部、邮电部等各部委以及中船总、核总、航天部、兵器部等军事部门相继在汉布点和投资,经过"七五"、"八五"、"九五"期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形成了较密集的光电子技术教学、科研、开发机构,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领先的优势学科,造就了一批著名的学科带头人,成为了我国学科门类齐全、综合研究实力雄厚、独具特色的光电子科教基地。 iHBetkAu  
    (E[c-1s  
        1974年在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拉出了中国的第一根光纤。1982年武汉邮科院率先开通全国第一条二次群(8Mbps)光纤通信线路,武汉邮科院成为国内同行公认的中国光纤通信技术科研生产基地。 >"5 f B  
    )31{.c/  
        华中理工大学从1971年起就开始从事气体、固体激光器及其应用研究。1981年,在国内率先研制出2000瓦激光器。在光交换、光互连技术以及激光加工、激光器的研究、CAD、CIMS软件的开发运用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nvY%{Zf$}  
    ;UUpkOQO(  
        武汉大学在光量子计算机、光电材料及光器件、光子生物材料等研究领域具有广泛的国内外影响。近年来,该校多媒体教学软件也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lY -2e>  
    3CcCcZ9I  
        武汉工业大学是国家光纤传感技术重点工业试验基地,开发研究的光纤传感器、光纤仪表产品居国内先进水平。 Gj!9#on$7R  
    VokIc&!Uz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的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中科院测地所的GPS、GIS、RS软件系统和遥感测量,同济医科大学的生物芯片,湖北省化学所的光纤光缆配套材料等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都独具特色,紧跟世界科技潮流。 >>bsr#aJ  
    u a%@Ay1|  
        在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内,集中了18所高等院校、56个国家级科研院所,15万余科技人员,其中近三分之一的人员从事光电子信息技术及相关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化工作。有两院院士42名,其中有10名是我国光电子信息技术领域的学科领头人。区内拥有国家光纤通信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激光加工工程研究中心、软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塑性成型模拟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CAD支撑软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工程研究中心等一大批与光电子信息技术相关的高水平的研究、开发机构。 [J{\Ke0<e1  
    &YpViC4K.  
        东湖高新区初步具备了光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化和国际化的能力 !>RDHu2n  
    Is&0h|  
        截止2000年底,东湖高新区累计实现科工贸总收入842亿元,年均增长速度保持在40%以上;完成财政收入23.7亿元。经济保持了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和湖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龙头。 QiKci%=SX  
    pW5ch"HE  
    东湖开发区以光电子信息为龙头,以生物工程与新医药、新材料、机电一体化、环保为重点的产业格局已经形成,成为湖北省、武汉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在信息光电子产业方面,东湖高新区已经成为我国通信产业研究、开发、生产的重要基地,高新区聚集了国内最大的光通信技术、产品综合研究、开发、生产基地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国内最大的光纤生产企业长飞公司、国内最大的光电端机生产企业武汉日电、国内最大的集中管理电话计费器生产企业精伦电子有限公司,以及长通、NEC中原、长江爱立信、龙安等通信企业,形成了阵容强大的通信产业群体,确立了全国领先地位,其中光纤年产能力250万km、光缆年产能力6万km,产量雄居全国第一;在能量光电子产业方面,以华工、楚天激光为重点,成为全国三大激光产业基地之一,其中大功率激光器、激光加工设备、激光焊接设备、激光医疗设备、激光防伪图像产品的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都在全国名列前茅;在软件产业方面,以高校和军工科研单位为重点,有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特色的软件成果及产品,在多媒体教育软件、CAD/CAM软件、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和仿真软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大批光电子信息产品逐渐形成规模化生产。光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AS5' j  
    3EkCM_]  
        武汉提出:举全省之力、全市之力建设"武汉?中国光谷" e%[0 NVo  
    K-,4eq!  
        面对光电子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武汉的一批专家、学者就多次建议采取有力措施,加快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迎接信息时代带来的挑战。90年代中,中国工程院院士、武汉邮电科研院总工程师赵梓森多次提出加快武汉的光电子产业的集成发展。1998年,华中理工大学黄德修教授在考察了台湾等地的光电子产业发展之后,提出了要不失时机地迅速壮大武汉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建成中国"光谷"的构想。 .bYZkO:oy  
    yzyBr1s  
        2000年3月3日,许其贞等十三名政协委员在全国政协九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了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中国光谷"的提案,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湖北省委、省政府,武汉市委、市政府充分认识到在武汉建设"中国光谷"真正体现了湖北的优势和特点,具备天时、地利、人和的条件,要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举全省之力、全市之力推动这一重大工程。3月21日,在湖北省委副书记、市委书记罗清泉主持召开的新一届东湖开发区领导小组会议上,正式决定依托东湖开发区建设"中国光谷"。4月7日,贾志杰书记、蒋祝平省长、周济常委就"中国光谷"建设及时做出了重要指示。4月29日,湖北省委办公厅下文成立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筹建)领导小组,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罗清泉任领导小组组长。5月7日,在由湖北省科协主持召开的"中国光谷"建设武汉地区院士、专家座谈会上,26名在汉院士、专家联名上书党中央、国务院,请求批准武汉建设"中国光谷"。院士、专家们建议,在国家有关部门及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通过"十五" 期间的努力,在武汉东湖高新区内建成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实现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科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的目标。5月8日,召开了"武汉?中国光谷"建设领导小组(筹)第一次会议,做出举全省之力、全市之力建设"武汉?中国光谷"的重大战略决策。在"中国光谷"旗帜的引领下,湖北、武汉拿出超常的决心和措施,真正行动起来了! Jt ++3]  
    ?qC6p|H  
        "武汉?中国光谷"未来五年的建设目标是: nSy{ {d  
    aQ.QkM Z  
        --建成50平方公里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带,形成具有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外向型、国际化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m#K)%0  
    u:]c  
        --到2005年,形成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科工贸总收入1000亿元的规模,成为湖北省、武汉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和支撑点,推动光电子信息技术在传统工业中的应用,带动和促进一批相关产业的发展。 "%peYNZ&%  
    5}C.^J`  
        --推动技术创新和高技术成果产业化,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项目,培植一批光电子信息企业集团,力争产值过百亿元的企业(集团)1-2家,过50亿元的企业(集团)2-3家。 c!0u,6  
    2JdzeJb  
        --引进一批国内外光电子信息大项目、大企业,实现项目(企业)高位嫁接",实现产业扩张和产品升级。 6C'W  
    |qs8( 5z0  
        --建设一批光电子信息技术的重点基础学科,形成 国内一流的研究开发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人才培养基地和"产、学、研"结合示范基地。 |VX )S!  
    #B2a?   
        在省、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从4、5月份开始,省市新闻媒体陆续进行了"武汉?中国光谷"的前期宣传工作,"中国光谷"的概念不断冲击人们的视野,东湖高新区在光电子信息产业方面的独特优势被人们广泛了解,省市合力共建"武汉?中国光谷"的决心振奋了湖北、武汉市人民的精神。 I4XnJ[N%  
    /O[<"Wcz  
        2000年5月8日-14日,在"第三界中国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上,武汉展团首次打?武汉?中国光谷"的牌子,推出"中国光谷"舍我其谁的概念。王守海市长在"八城市市长论坛"上作《建设"武汉?中国光谷",促进武汉发展》的专题发言。 2000年5月作为武汉中国光谷的诞生日。 Yyxsj9  
    z`}z7e'>  
        "武汉?中国光谷"引起了众多国内外投资者和各界人士的关注。 $-=xG&fSz  
    XQ3"+M_KG  
        2000年6月30日至7月2日,根据蒋省长邀请,由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朱高峰带队的15位院士考察团,赴汉听取了"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情况和规划草案的汇报,院士们表示积极支持武汉?中国光谷"的建设。 ;NMv>1fI  
    q\pI&B  
    2000年7月5日至6日,由科技部和省政府举办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与资本市场论坛"会在汉成功召开。"武汉?中国光谷"首次整体推出160多个招商合作项目。在论坛会的闭幕式上,中国建设银行等5家商业银行承诺并签署了给予"武汉?中国光谷"总额达180多亿元的授信额度协议,十几个直接投资合作项目涉及投资总额近30亿元。    9\'JtZO  
    9| g]M:{  
    几次高规格、大规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掀起了一浪高过一浪的宣传热潮,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打下了良好的舆论基础,吸引了国内外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也争取了国家许多部委对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关心和支持。信息产业部就政协委员的1331号提案,于去年6月21日正式函复,支持以东湖高新开发区为基础建设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科技部支持武汉率先建设国家火炬计划光电子信息产业化基地,国家计委同意在武汉建立光电子信息产业化示范基地,中国工程院同湖北省建立了院省全面合作关系,中科院也提出合作意见;教育部支持建立大学科技园;国防科工委与省政府合作建立虚拟产业园等等。2001年3月国家科技部以国科发高字[2001]57号文件,做出了《关于建立国家火炬计划武汉光电信息技术产业化基地的批复》。宋健、王大珩、朱高峰、田长霖等5名两院院士、5名中国科学院院士、1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3名国内知名专家和5名外籍专家欣然受聘为"武汉?中国光谷"建设顾问委员会顾问。 q@Aw]Kh  
    \E(^<Af  
    "武汉?中国光谷"建设取得的新进展 NiH =T  
    ?kIyo  
        "武汉?中国光谷"建设一年来,在新城规划修订、产业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地建设、招商引资和优惠政策制定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C{>  
    x{O) n  
        一是高标准制定了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 'Z*`~,Q  
    $fCKK&Wy  
        按照省市领导提出的"高起点、高标准编制总体规划,着眼于带动全市经济发展和提升城市功能,突出科学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的要求,在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去年12月4日,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了武汉科技新城总体规划方案。规划按照21世纪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需要,对120平方公里科技新城范围、50平方公里封闭管理范围和25平方公里核心功能区范围分三个层次进行了重新规划,提出了以东湖开发区为主体,综合周边3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的人才、技术、科研和产业等多种资源优势,通过全面提升各项配套功能水平,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国内一流的创业条件,形成一个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集科研、教育、培训和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现代化、国际性、花园式的科技新城,成为全国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创新中心,国际知名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发展目标。并分别制定了各项专项发展规划。 J Bgq2  
    ?:tk8Kgf  
        二是启动实施了一大批产业项目 G! Y l0Zr  
    DaS~bweMw  
        去年新开工或投产的光电子信息产业大项目有16项,一期总投资约25亿元。一批具有优势的产业项目实现了快速扩张。如投资4.2亿元的长飞六期扩产项目,厂房建成,已在装修;投资7.3亿元的武汉邮科院300万公里光纤光缆项目已动工建设;投资2亿元的华工科技激光产业基地项目,已启动实施;投资6000万元的楚天激光医疗系统项目,已经实现批量生产。一批新上项目已经动工或投产。投资5亿元的喜玛拉雅公司数码相机项目,已推出国内第一台国产数码相机;投资1亿元的武工大光纤传感股份公司的光纤传感器项目已经启动;投资1.5亿元安凯公司射频电缆项目建成投产;第一期投资9800万元的三环公司智能卡终端机具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投资5000万元的春天集团天讯公司的光收发模块项目已投产。一批骨干企业迅速崛起。到2000年底东湖开发区内已注册公司4000余家,其中高新技术企业960余家。科工贸总收入超亿元的企业43家,超千万元的企业170家。长飞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0亿元,增长41.6%;邮科院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增长86.7%;楚天激光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6亿元,增长45.4%。光纤产销量达200万公里,光缆产销量达188万芯公里,光电器件产量达40万只以上,华工科技收购澳大利亚、德国激光设备企业,产品直接进入国际市场,各种激光加工设备近千台。 kzk8b?rOA  
    i/ .#`  
        2001年是新世纪的第一年,也是"十五"计划的开局年,更是"武汉?中国光谷"项目发展的关键一年。东湖开发区确定了全年完成科工贸总收入330亿元,全口径工业总产值260亿,工业增加值106亿元,实现投资57亿元,财政收入8.8亿元,各项经济指标保持在30%以上的增长速度的发展目标。今年在去年已陆续开工的16个项目的基础上,继续策划、培育、引进一批重点项目。目前正在积极落实8月底前新开工或扩产的12个项目,预计总投资12.37亿元。它们是:(1)长飞光纤光缆七期扩产项目。公司董事会已同意七期扩产计划,七期扩产将使光纤年产量达1200万公里;(2)光电实验中心项目。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已经批准,计划投资1.8亿元,在武大科技园征地145亩,近期将开工建设;(3)非制冷红外热成像仪项目。总投资1亿元人民币;(4)光纤传感器项目。项目建设期2年,今年预计投资4500万元,进入理工大科技园建设;(5)CATV多媒体数字机顶盒项目。今年完成第二代多媒体数字机顶盒的开发,实现产值8000万元;(6)光纤电力互感器及其发变电站自动化设备项目。正在增资扩股,组建股份公司,今年计划完成投资3000万元;(7)天喻智能卡(TYCOS)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去年已投入小批量生产,今年实现产量500万片,销售收入1.25亿元;(8)因特网公用信息终端及集中管理系统项目。总投资15228万元,开始进入小批量生产,年底建成投产;(9)709所LCD液晶显示器项目。2001年6月底前完成产业化的准备工作;(10)核心路由交换机项目;(11)团结激光公司高功率激光加工出口基地项目;(12)高频地波雷达海洋环境监测技术产业化项目等。同时,加快重大项目的引进工作。推动武汉邮科院与NEC的光器件的合作,争取摩托罗拉公司在开发区设立中国第二个生产基地,在数字集群、对讲机、机顶盒、手机电池、芯片、汽车电子等项目上开展合作;促进诺基亚数字集群的产业化工作;跟踪德国赫劳斯公司光纤石英管材项目;结合瑞士Unaxis公司TFT、LCD生产设备,引进日本技术,发展液晶显示项目;促成西门子和武汉高科控股公司智能楼宇设备合作项目;引进英特尔光芯片、IBM的电子商务、台湾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项目。 v<@3&bot  
    3+l8VX&u!  
        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IgQI N  
    )n6,uTlOw  
        去年科技新城范围内陆续开工、续建的工程21项,完工13个项目,总投资达3.14亿元。 =X1oB ,W{  
    N~uc%wOA  
    今年将投资基本建设17亿元,采取超常规举措,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建设,大力实施环境创新工程。 Sse%~:FL  
    Z9G4in8  
    四是产业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0GlQWRa  
    2qdc$I&$  
    去年以来,华中科大科技园、武大科技园、曙光软件园、理工大科技园相继开工,还启动了南湖高科技农业园的建设,制定了华农大科技园建设规划。今年产业基地建设以大学科技园、软件园、光谷创业街建设为中心,将其建成科技新城的精品。 .p =OAh<  
    2`^6``  
    五是进一步加快了招商引资步伐 bf=!\L$  
    v2IcDz`}7  
        建设"武汉?中国光谷",招商引资必须先行。为了切实做好招商引资工作,省市各级领导在出国考察中都积极推介"武汉?中国光谷","武汉?中国光谷"的品牌吸引了大批的海内外投资者和客商,近一年来前来考察"光谷"的国内外客商达600多批次,5000多人次,包括国内外投资商、国内外大企业、上市公司、投资公司、留学生和科技人员等;广泛发布"光谷"产业项目,吸引了海内外100多家公司申报130多个项目,项目总投资人民币45亿元;组团参加北京高新国际周、深圳高交会、湖北科博会等八个国际性招商、投资博览会,签定合作项目80余项,协议投资60亿元。 ) &DsRA7v  
    NCdDG  
    为了争取国际大公司在"光谷"投资办厂,去年先后组团赴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瑞典、丹麦、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招商,一批项目有较大进展。最近在省信息产业厅推动下和美国摩托罗拉公司合作已有实质性进展,西门子公司的智能楼宇设备项目、邮科院与美国安捷伦公司共同开发的通信芯片项目、NOKIA与全通公司合作的数字集群项目、思科与邮科院的合作、Intel公司软件基地项目等,都有新的进展,同时一直加紧联系和跟踪与IBM、思科、富士通、NEC、阿尔卡特、富士康、JDS、HP、美华电脑协会等国际大公司合作发展产业项目。 :_,a%hb+8  
    9u)p9)^-.v  
    六是出台了支持"武汉?中国光谷"建设的优惠政策 fH@cC`  
     Q'ZZQ  
        根据建设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的需要,去年11月9日,经过多方征求意见,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武汉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武汉?中国光谷)建设若干政策的通知(武政[2000]10号),在土地征用、工商管理登记、金融参与、人才激励、招商引资等方面明确了支持光谷建设的优惠政策,营造了有利于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了光谷建设的进程。 <.#jp([W>  
    O{7rIy  
      <5E)6c_W)  
    1M.#7;#B3  
    二、            广东光谷的建设情况 8.G<+.  
    R4X9g\KpAt  
    建立“广东光谷”的建议,是在1999年11月中旬举行的首届广东经济发展国际咨询会上,由广东省省长顾问、朗讯科技公司副总裁提出的。省政府很快采纳了这一建议,决定以广州为中心建设“广东光谷”。2000年1月,以钟启权副省长为组长的“广东光谷”建设领导小组和以广州市副市长张广宁为组长的建设工作小组成立。随后,广州市确定由市信息中心等多个部门组成联合工作小组,并请广州地区有关教授、专家组成专家组,协同制定有关发展方案。 %+ nM4)h  
    ;m7~!m)  
    创建"广东光谷"的思路,就是要以广州科学城为基地、以珠江三角洲为腹地,营造良好投资创业的环境,高度聚合教育、科研、人才、资金和市场等各种资源和要素,以市场为导向,以产业化为重心,以研发为依托,以人才为支撑,组合启动大批项目加快发展光电子产业,致力建设集研究开发、人才培养、生产制造和市场拓展于一体的光电子产业技术体系,形成高速发展的光电子产业带。 deQ {  
    1`1jSx5}.  
        预期发展目标是:力争经过10年的奋斗,"广东光谷"光电子产业的销售额达3000~5000亿元,创造就业机会60~100万个,建设成为国际级的光子产业带,成为国际上光子产业领域中重要的生产制造中心、研究开发和人才培养基地。 k`#E#1niN  
    ]- 6q`'?[  
        "广东光谷"的发展任务是:建设一个基地,形成一个产业带,建立和完善三个网络,建立四个中心,发展五个一批,即: yEMM@5W)8  
    @~Ys*]4UE  
        建设一个以广州为中心的国际光子产业重要研究开发和生产制造基地,形成珠江三角洲光子产业带; a"i(.(9$J  
    RH{+8?0  
        建立和完善光电子产业区信息网络、研发网络、服务网络; QLU <%w:B  
    V?Q45t Ae  
        建立光电子技术转移与产品交易中心、光子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中心、光电子产品测试认证和监测服务中心、光电子技术服务中心; "n{';Q)  
    ,RDWx  
        引进一批著名跨国企业和国际性研究开发机构,启动一批本地科研产业化项目,扶持一批光电子企业,培育一批中试和技术储备项目,培养一大批高中初级光电子科研及产业技术人员。 A;5_/ 2  
    cNT !}8h^  
    而"广东光谷"的首期建设规划(2000年~2003年)则为: dDSb1TM  
    Yecdw'BW?  
        1、进一步加快建设和完善广州科学城的基础设施,降低光电子企业落户的门槛。 5t-d+vB  
    QW'*^^  
        2、瞄准世界一流技术,实施高起点引进、全方位招商引资:争取形成10家超50亿元、30家超10亿元年产值规模的光电子企业"航空母舰"。 w:9`R<L  
    ePZ Ai"k  
    3、大力吸引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扶持国内及出国留学人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到"广东光谷"创业。 E7i/gY  
    7NT0]j(w-  
        4、省、市联合筹资建设"广东光谷"光电子技术转移与产品交易中心,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B to B的光电子技术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 3-E-\5I  
    KWeE!f 7G  
        5、多方联合组建光子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中心,光电子技术服务中心。 AFM+`{Cq  
    ~9OZRt[&  
        6、由政府组织建设权威的光电子产品测试认证和监测服务中心。 !vSq?!y6*P  
    Q>$lf.)  
        7、建立光电子技术职业培训中心。 W}N7jPO}  
    *P5\T4!+d  
        8、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光电子研发中心。 k]C k%[d  
    8KN 3|)  
        广东光谷"的核心产业将以光通信技术产品及光通信系统软件为主,其支撑产业是光电子技术的基础光通讯元器件生产和光能量产业,与之配套的包括机电工业、电子工业等相关产业。 s?s ,wdp  
    .%dGSDru  
        “广东光谷”初步拟定的主攻方向是光通信技术产品和光通信软件产品。在2000年至2003年的首期建设中,主要任务是瞄准世界一流技术,实施高起点引进、全方位招商引资。首先引进一批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争取形成10家超50亿元、30家超10亿元年产值规模的光电子企业“航空母舰”;大力吸引国内外的风险投资基金;积极扶持国内及出国留学人员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w@f|;  
    l]~9BPsR  
        同时,政府将加紧“筑巢引凤”,营造发展的基础设施和政策环境。省、市将联合筹资建设“广东光谷”光电子技术转移与产品交易中心、光电子产品测试认证和监测服务中心等,建立起政府、企业、社会紧密协作的服务网络;在国际互联网上建立BtoB的光电子技术产品的电子商务网站;联合国内外科研力量组建光电子技术产业研究开发中心等。 x4PzP  
    }A]e C  
    “广东光谷”是广东省、广州市“十五”发展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规划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点项目之一,产业化基地设在广州科学城光电子信息园。在广州开发区、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推动下,基地建设初见成效:一、设立了“广东光谷”工作办公室,成立了专家组,专门负责推进光电子信息产业园区的建设。二、光电子信息园首期4平方公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已基本完成,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0多亿元。三、招商引资工作进展顺利,落实了一批在谈、在建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的项目有5个,包括台湾光宝科技园(已投资1.3亿美元,开工建设项目4个)、南方高科、乐华电子等。在谈项目近30个,意向投资总额约7亿美元。同时,科学城的配套服务体系也开始建立,如创业服务中心、国际孵化器等,这些项目将在下半年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Tt9cX}&&  
    K2e68GU  
    “广东光谷”计划推出后,引起国际光通信超级企业的广泛关注,美国朗讯、德国西门子、加拿大北电等一批国际知名企业均计划在“广东光谷”发展光电子技术产业。 8(&6*- 7=  
    <7>1Z 82)  
        广州一些从事通讯传输设备系统生产的企业和电子工业企业,如广州邮电通信设备公司、金鹏集团、广州乐华集团等正在制定发展光电子产业计划;广州市激光加工与应用行业的几家骨干企业,包括广州市光机电工程研究开发中心、富通激光集团等也正在酝酿联合组建激光应用技术推广和服务中心,在“广东光谷”内大力发展激光加工应用技术。 CJh,-w{wJ"  
    }ng?Ar[  
        国内也有不少机构看好广州市发展光电子产业的环境,纷纷与广东光谷工作组联系,并对广东光谷优先发展的产业化项目进行了深入的考察和了解;最近几天来自美国、台湾等地的光电子企业及科研机构已与有关方面洽谈、商议合作的具体事宜。 `#w#!@s#@  
    YM#MfL#  
        美国最大的光通讯元器件生产商---JDS公司,也拟在“广东光谷”建立新的生产基地,并与广州市有关方面联合建立光电子培训学院。 *5 9|  
    `1n^~  
        广东光谷的核心产业将以光通信技术产品及光通信系统软件为主。为更快推进“广东光谷”建设步伐,仅广州市政府就推出五大优惠举措,吸引海内外商家。通过建立有效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技术、人才体系、富有活力的政策环境,在科技创业、资金扶助、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制度与税收优惠等方面,推出更多更实惠的扶持政策,为广东光谷的持续快速发展积累强大的后劲。 Z m%,L$F*L  
    gvc/Z <Y  
        鼓励广东光谷的业主到海内外资本市场筹资,且优先推荐到海内外主板及境外创业板、科技板、二板上市;还鼓励本地上市公司进军光电子产业,推动其资本扩张进入“广东光谷”。 d>mT+{3  
    oH&@F@r:+  
     @)0  
    { `Z~T&}~T  
    三、            深圳光电子产业建设情况 oemN$g&7  
    h)fsLzn]Tf  
    2001年2月一个占地达15万平方米的“光通信工业园”在深圳福田保税区露面,这是深圳第一个专门从事光电子产品的科技园区,能否称为“深圳光谷”为时尚早,但至少是深圳对这轮“光谷冲击波”的一个回应。 y$bY 8L  
    wdf;LM  
    国内最大的光纤基地2000年9月在深圳创建,3年内将达到年产150万公里光纤的规模。据介绍,这个基地是由深圳特发集团和法国阿尔卡特公司合资成立的深圳特发信息阿尔卡特光纤有限公司兴办的。这个合资公司注册资金1800万美元,总投资2800万美元。公司成立后,将运用世界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改进光纤生产设备,并于明年上半年完成新增4条高速光纤拉丝生产线的建设。 fVgN8b|&'  
    D vvi)/<  
    在2001年1月8日深圳福田保税区光通讯工业园投资项目签约仪式上,来自美国、香港的三家光通讯企业分别与福田保税区管理局签署入园协议,总投资5500万美元,生产尖端的光通讯产品。至此,已有7家大型光通讯企业落户福田保税区,使该区产业结构不断提升。副市长宋海出席项目签约仪式。 QZG<sZ0"  
    wkPjMmW+!  
        此次签约的三家企业分别是:美国新福克斯光电通讯(深圳)有限公司、港资企业深圳奥泰克光通讯器件实业有限公司和美国KMJ科技投资公司。其中前2家企业已在保税区内落户,此番为扩大投资,仅新福克斯在保税区的投资额已达7000万美元。 XN6$TNsD$  
    s3m \  
    据了解,此前已有光炬、奥普、麦普、奥普特等多家大型光通讯企业在该区落户运作,吸引光通讯企业入区发展正是福田保税区调整工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采取的重要举措。而业内人士指出,这对深圳发展光通讯产业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UCjx   
    /;w(sU  
        光谷成为光电子产业摇篮的代名词。从去年开始,国内各“光谷”纷纷出炉,一股“追光热潮”正在展开。 '(C+qwdRv  
    F!g1.49""  
        深圳光谷悄悄地进行 Hc@_@G  
    AG}j'   
        在这支日益庞大的“追光”队伍中,人们惊异地发现,电子信息产业雄踞全国前列的深圳,似乎并没有大张旗鼓,而深圳的宝安集团更是将5个亿的巨资投向了武汉光谷,一切在悄悄地进行。 }aVzr}!  
    -BI!ZsC'  
      “光电子产业是技术和资金高度密集型的产业,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积极配合”,在深圳光谷的建设上,政府的作用是要在企业市场行为的基础上加以扶持。 R&6@*Nn  
    +6l#hO7h  
        早在2000年8、9月份的时候,深圳市有关部门就在商讨把深圳建成“光数码城”,带领深圳步入光时代。有关深圳光谷的研讨也一直没有停过。而在深圳市的“十五”规划中,也明确地把光电子作为今后高科技发展的重点之一。 6M`gy|"(~  
    rm ;U' &{  
        目前福田保税区已引进了两个大的光电子项目,一个生产光纤转接设备的光炬公司,另一家是生产光纤的新福克斯公司,均是世界光电领域首屈一指的龙头企业,“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发展光电子产业的龙头,光通信工业区的建立将使我们构造起发展光电子产业的龙身和龙尾”。 D!OY<?  
    1$.svR  
        建光谷,深圳最有优势 szhSI  
    ^`i z%^  
        光谷不是空中楼阁,需要具备一定的产业基础,在这方面,深圳确实优势明显。曾经有人戏言,现在不少地方建光谷是“有谷无光”,而深圳则是“有光无谷”。 d/F^ez  
    B|"/bQ  
        资料显示,深圳在光纤光缆、光有源/无源器件、光传输设备以及光网络等方面,产值和销量均居国内首位。1999年全国光纤通讯产品销售额有73个亿,深圳就占了其中的近30个亿,比如飞通、中兴、华为,深圳大学一支几十人的队伍也正在从事光领域研究。除了技术优势外,当然还有着其他城市所无法比拟的机制和环境优势。牛憨笨院士向我们展示了深圳光产业的前景:如果做得好,5年内深圳的光产业产值有望提升到1000亿元以上,并可使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份额提升到50%以上。 "adic?5  
    0{%@"Fb0O  
    Al6%RFt  
    A D<>)(  
    四、上海建设光电子产业的情况 {]8|\CcY?  
    P(Rl/eyRM  
        2000年9月上海光通信行业决定要紧紧“咬住”光通信技术发展潮流,争取三五年内建成全国最具竞争力的光通信技术研究、开发和产业基地。这是市科委在昨天召开的光通信技术工作会议上宣布的。为此,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光通信器件研究与开发》向全社会公开招标,并集纳产学研优势力量,成立上海全光网络科技股份公司。 RQ[/s lg  
    "_LqIW1   
        光通信将成为21世纪信息领域最具活力和发展前景的产业之一。国际上,通讯用光纤正以每秒1000米的速度铺设,人均光纤的拥有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市科委制定的本市发展光通信技术和产业的主要目标是:力争到2005年,上海的光通信产品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要达到30%以上。为此,今后几年,上海光通信技术发展将采取引进、消化、吸收与自主创新并举的方针,重点发展光器件、光传送网节点设备和传输设备、光接入网技术和面向互联网业务的新一代光网络技术。市科委将采取多种途径加大对光通信技术的科研投入,对海内外科技人员带成果到上海来产业化,将在高新技术成功转化项目认定、高科技企业认定等方面给予支持。 vdvnwzp!l  
    o6;  
        上海市光电子产业有三块,浦东、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嘉定国家级高科技园区。 {DKZ ~  
    fNu/>pN  
    抓紧时间,抓住机遇,成了当务之急。浦东依托优势,选择因实可行的发展策略,快速出击,以便在未来战略制高点占有一席之地。 QD{1?aY  
    a%U#PF6   
    依托三大优势,发展浦东光电子产业 'h0>]A 2|X  
    l,]%D  
    优势之一是上海在光电子产业中,具有的综合优势。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链接。其中,有中科院上海光机所、技物所、冶金所,复旦、交大、上海大学为支撑的光电子科研支撑平台,有朗讯、贝尔为代表的企业研发和生产技术支持体系,也有上海光通信公司等为主导的光电子产业群。这一综合优势,为浦东光电子发展创造了条件和空间,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依托和产业支撑。 ?B;7J7T  
    ,g}$u'A+d  
        优势之二是浦东的光电子产业已初具规模。经有关部门调研,浦东现有光电子及相关企业约30家,年产值已达30亿元左右,其中飞利浦电子、索广映像、先锋制造已成为龙头企业,产值规模占了近三分之二。 o+x! (  
    %X.g+uu  
        优势之三是浦东的政策环境与品牌比势。新区与国际接轨的经济框架和航空港、信息港、深水港“三港台一”的良好基础条件,为浦东发展光电子产业提供了良好市场环境。而新区开发开放以来在海内外产生的品牌效应,仓使不少海内外光电子企业愿意到新区发展。 xg7KU&  
    C P&u  
    实行三大策略,浦东光电子产业崛起有望“引进”――创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全方位地开展光电子科技工作,重点吸引突出核心技术、重点项目和关键人才。集中人力、资金和政策等优势,对国家as项目为代表的关键技术成果项目、对产业领头企业、对 ;技术研发中心、对前沿技术人才,尽一切力量做好引进工作。同时,对此类项目引进的有功人员进行重奖。 xR%NiYNQz  
    r<n:o7  
        “发展”――依托国际国内(尤其是上海)的研发和产业优势,以落户浦东的”上海光电子技术研究开发中心”为抓手,以光通讯、光信息领域为突破口,带动光电子产业中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发展。 w{dRf!b69  
    Y DHP-0?  
        “整合”――整合新区现有的光电子产业资源,重点扶持,实现规模快速扩张、能级迅速提升,逐步形成浦东光电子的品牌效应。 K-\wx5#l/  
    cf$ hIB)Oi  
    提高研发与产业化能力,力争与世界同步发展浦东新区从迅速形成光电子技术与产业的研究――开发――产业良性循环出发,积极探索创新机制,建立基地,并孕育具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群体。 VVAcbAGJ  
    aXqig&:  
        在国内各地纷纷开发建立“光谷”的热潮中,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已集光通信、光显示、光器件……等特色项目一跃崛起成为申城光电子产业最集中的地区。去年,以光机电、光纤通信和激光产业为主的光电子产业销售收入48.9亿元,占开发区销售额近三分之一。一个初具规模、奋力追赶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最新潮流的上海“光谷”展现在世人面前。 d9U)O6=  
    &PL=nI\)  
        漕河泾开发区共 吸纳了光通信公司、晶谷微电子、杜邦光掩膜等国内外近百家光电子企业和研究机构。由留美学生创办的霍普光通信股份公司生产的光无源器件,国内市场占有率已在同行中排名第二;美国朗讯科技公司将发展重点选择在开发区,公司增资7000万美元建立朗讯科技光网络(中国)有限公司等三家新企业,届时将成为 朗讯光网络集团全球三大供货中心之一。光电子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研究开发的有力支撑。郎讯科技公司利用上海人才优势,引进美国贝尔实验室核心技术,成立研发中心,开发技术层次较高的光网络产品。霍普公司也形成以光通信器件制造为核心的研发能力。前年,该公司完成市科委“火炬”计划项目――光纤 放大器的开发研究,获国家科技创新奖,并于去年和国家科技部有关部门共同在漕河泾开发区投资组建“863上海光电子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此外,开发区内的激光技术研究所还与上海科学院、上海交大联合成立上海激光光电子新技术中 心,专门从事技术孵化。 R= mT J'y  
    R31Z(vY  
        近日,漕河泾开发区发展总公司正规划建设面积为2.2万平方米的光电子有源器件企业基地,促使有源器件关键技术从研发阶段走向规模化生产;同时集中整合信息资源,拟通过有线接入与无线接入相结合方式,建设智能化的数码科技园,营造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宽带网络信息环境。目前,开发区地下光缆已基本铺设到各企业门口,无线接入也已获得成功。 )P b$  
    GVlT+Rs7  
        漕河泾开发区,正朝着建设成为我国重要光电子产业基地目标一步步迈进。 YJHb\Cf.  
    &}Wi@;G]2  
    日前举行的嘉定国家级高科技园区招商会,成功引进外资二点二亿美元及三点三亿元人民币。新的发展计划最近已经确定。嘉定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的产业定位重点是发展光电子科学和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及其产品,力争在短期内形成一个在国内乃至国际上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光谷”。 <_t]?XHB[  
    "&f|<g5  
    l#T %N@X  
    |5dNJF8;Q  
            b/m.VL  
    QgYt(/S  
    五、重庆光谷建设情况 fV Y I  
    D6?h 6`J  
        由黄尚廉院士牵头组织的重庆光谷专家组,历经2月余调研,2000年10月初步勾画出我市光电产业发展蓝图:培育3―5家产值过10亿元的巨型上市公司,形成一大批产值超千万元的行业小巨人,光电产业在5年内达到500亿元的年产值。 @w.DN)GPo  
    7bO>[RQB  
        自2000年8月初2000年重庆市正式启动光谷筹备工作以来,由全市10名光电权威人士组成的专家组会同市计委工作组,深入到全市光电企业、科研院所、高校进行摸底。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市光电产业已经具有相当的实力。 v@GhwL  
    +:ms`Sr>  
        但同时也发现,诸多问题不容忽视。重庆基本上没有自己的光电产业品牌;企业界只热心于在已有的成熟市场中舞弄拳脚,而不愿花力气在新兴高科技市场方面开拓,近年不管引进的生产线,还是新建的外商独资、合资企业或民营企业,皆没有光电产业内容;我市光电业内的企业对行业发展反应迟钝;体制落后严重束缚了光电科技成果优势发展为光电产业优势,导致成果一批批过时、荒废,高级人才一批批流失。 gy,)% {,G  
    Rzs u 7w  
        专家们认为,发展重庆光谷应将体制创新、观念更新放在首位;将产业整合、产权改造作为重点;以市场为导向、以产品为核心、以企业为主体,民营、股份、国有多种所有制结合,官产学研结合共同发展。 \6/ Gy!0h-  
    |y0k}ed  
    标志性项目是“一二五一”工程,即:在我市选定某区域建立“光电产业基地”,使之成为长江上游和西部地区最大的光电产业生产和出口基地;在重庆市大学科技园区创建“重庆市光电工程中心”和“光电科技人才培养中心”,为重庆市光电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技术和科技成果;并确定光通信技术及网络产品,图像产品,光机电一体化产品,光电材料与器件,光存储产品等5个方面为发展重点;2005年前,建立若干年销售额数十亿元的大型光电子企业与企业集团,一批年销售额数亿的大型龙头企业,以及一大批销售额上数百或数千万元的中小型企业。创建重庆市光电产品网络化制造系统集成股份制公司,以整合重庆市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及其制造资源和科技资源。 # }}6JM  
    H c>yZ:c;  
    Z8ivw\|M8  
    Ag+B*   
    六、            北京发展光电子产业很有基础 eHs38X  
    <+q`Dk  
        中科院半导体所的几位专家却认为,从发展光电子产业中最主要的因素技术优势来看,北京应是最有实力做中国光谷的,虽然北京现在还没有明确提出建设光谷。 .),9q z`  
    _oG%bNM  
        相比较而言,北京的技术优势十分明显。国家863计划中,光电子方面2亿多的研究经费有2/3以上落在北京,其中中科院半导体所就有一半以上。此外,北京还有包括清华、北大、北邮、北方交大、北方工业大学等院校都是光电子领域中有名气和实力的科研机构。中科院半导体所的激光器以及光电子元器件和模块、清华大学EMA放大器、液晶光盘中心、北大的光学实验室等在国内都是首屈一指的。现在半导体所就有很多技术在国内是独家的,有的已经进入产业化阶段,有的待产业化,目前国内还没有其它院所能做。所以说,从技术储备方面,北京的优势十分明显。 '&,p>aM  
    Ut'T!RD  
        从产业化的角度来说,虽然有很多外地的科研机构和企业跟我们谈合作的事。但考虑到在外地我们的技术人员来往于全国各地,对我们研究工作很不方便,所以我们也倾向于企业在北京跟我们合作,现在已经有许多外地企业表示要来北京投资同我们合作。 3V^5 4_  
    2SlL`hN>Z  
        北京要想在新一轮的光电子产业中占有领先地位,首先应改变以往的观念,充分利用中央级在京的科研机构。 J!~kqNI  
    }ff^^7_  
        北京市应该把对北京自己院所一些优惠政策同样适用于中央级的科研院所。如果北京市的政策好,那中央级的科研院所也没有必要到外地去转化自己的成果,可以就地转化。北京市要是做好这项工作,那它的思路一下子就开阔了。这些中央级大院大所是国家多年来投资积累下来的,北京只有把这些院所看作是自己的,才有可能在用地、人才流动、税收等方面真正地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北京充分利用好在京的中央级科研院所,那它就可以在建设光谷中后来居上。 J%r:"Jm[y1  
    PIo@B|W-SX  
    g| 3bM  
    t,/8U  
    七、            西安光电子科技产业园建设情况 Pvt!G  
    <N~9=g3  
    西安光电科技产业园2000年10月6日在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隆重成立。该园是由西安高新区管委会和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合作建设的。规划占地面积五百亩,五年内总投入将达十亿元人民币,建筑面积将达十二万平方米,年产值将达一百亿元人民币,创造就业机会将不少於五千个。西安积聚了几十个从事光电子技术领域的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取得了大量的国内、国际领先的科研成果,十几个大型的与光电子产业有关的国营和合资企业,在光纤通信、光学仪器设备、彩色显像管、国防工业、电力电子等产业领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较大的发展潜力,拥有建设西安光电科技产业园建设的良好条件。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良好的环境、体制和服务是建设西安高新光电科技产业园不可多得的外部条件。据悉,西安高新光电科技产业园建设目标是建设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潜力大的光电子产业项目,形成一个以光电子产业为先导,集科研、开发、人才培养、产品孵化为一体的光电子产业群,力争经过十年的努力,产值达到五百亿元人民币。中共西安市委书记崔林涛、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侯洵院士等出席了今天西安光电科技产业园的成立仪式。 6qTMHRI  
    =$y J66e  
    西部地区以光电产业为建设重点的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最近正式建设占地900 余亩的光电子科技产业园,并迎来第一批入驻企业。 zvq}7,  
    uZ3do|um  
        光电子产业园的第一批生产企业,计划开发40多个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以大型光纤、光缆生产为主业的中日合资企业西古光纤缆有限公司,作为第一家进驻光电子园的企业,将投资1.3亿元,从事光纤、光缆、光器件的研发和生产,预计2001年年底建成投产后,具备年产200万芯公里光缆的能力,年销售额可达6.5亿元。 #7'k'(  
    8pr toCB  
    专设的这个产业园将加快建设基础设施,配套设立相关政策、科技环境和吸引高级人才的特殊条件,重点发展以光电一体化仪器设备、光电转化和光通讯技术为主的光电产业。 H$WD7/?j  
    2-Q5l*  
            W(Sni[c{  
    jz=V*p}6  
    八、天津光电子产业发展情况 LdOme [C1  
    Vfk"}k/do  
    我国又一大型光纤生产基地―天大天财光纤生产基地,2000年12月在天津新技术产业园区破土动工,这是由天大天财股份有限公司投资3.2亿元兴建的。 C_q2bI  
    D8~\*0->  
    作为信息产业的基础光纤产业,是一个极具发展前景的高新技术产业。随着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世界许多国家对光纤产品的需求迅速增长,供不应求,我国每年需大量进口。为此,天津市将光纤产业列为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产业。天大天财光纤生产基地一期工程是引进国外先进的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生产技术和设备,从事光纤及光纤预制棒生产和销售。项目建成后,该基地将成为国内大型的光纤生产基地之一,也将会成为天津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c*zeO@AAn  
    ND.(N'/O  
    |"%OI~^%  
    u$5.GmKm  
    九、浙江发展光电子产业情况 ~Yl.(R  
    *}#HBZe(9  
    浙江省2001年将积极实施光电子产业发展的专项计划,目标是使光电子产业尽快形成产业化规模优势。 eE .wnn  
    3$P  
    浙江省要努力在光纤预制棒上实现突破,在光电子材料、光有源器件、光无源器件、光学引擎、新型光纤、激光器、光传感器等产品上形成特色优势。 (X5y%~;V5a  
    W vu 1?  
    政府要积极支持企业扩大基于宽带技术的光纤生产规模,以适应宽带信息网络建设的需要。据悉,富通公司力争年产100万芯公里的光纤生产能力将获重点支持;全省年产值超过5亿元的10家光电子骨干企业也将获重点支持。 *6AqRE  
    +eH`mI0f  
    浙江省光电子企业已上报的新建和在建项目的投入超过了10亿元,其中重点项目17个,总投资约9亿元。 L.-qTh^P  
    j(;ou?Uh  
    浙江的信息产业主管部门2001年还将重点抓好3个到5个光电子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培育,为“十五”期间培育10个光电子特色园区打好基础。 -Q<OSa='  
    os;9 4yd )  
    nr&|  
    XHKLl?-  
    十、合肥光子科学岛建设情况 %rrD+  
    ^pew'p HQ  
    2000年11月,在安徽工作的近百名从事光子科学技术及其交叉学科研究的权威专家、教授,提出了创建世纪光谷--合肥光子科学岛计划,并向安徽省政府提交了建议书。并且得到政府支持。 Ce}m$k  
    a[j]fv*6  
        据专家介绍,在下个世纪,谁在光子产业方面取得优势,谁就将在高技术较量中夺魁。合肥是我国著名的科学城,中国科学院安徽光机所、中国科技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等高校与科研院所,在光子科学与技术研究领域具有很高的学术地位与技术优势。近10多年来共取得重要科研成果近200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各类科技奖的重大科研成果有100多项。 Fz<1xyc(  
    wxJ"{(;  
      合肥光子科学岛计划拟首先建成五个方面的光子技术支柱产业:新型激光医疗设备产业;新型激光加工设备产业;光信息、光通信技术关键元器件产业;新型激光器件产业;激光环境监测设备产业。此外,还将创造良好的环境,大力吸引国内外的资金投入。 F|!=]A<  
    GoX<d{  
    8tjWVo  
    _D{FQRU<YD  
    十、福州光电园区建设情况 H l(W'>*oL  
    0<4'pO.6Hq  
        一个主导发展光通讯产业的基地――光电园区,在福州晋安区鼓山镇雏形初现。这是福州全面启动开发建设的又一新经济区。 SCMvq?9  
    hMS:t(N{  
        以华科为龙头的光通讯生产厂家的进驻,为“光电园区”的形成注入了强劲的发展动力。去年,全球最大的光纤通讯器件跨国公司美国JDSU公司,全资并购福建华科光电有限公司,拉开了世界跨国公司投资“光电园区”的序幕。 #"TYk@whWf  
    u^]Gc p  
        此后,排名世界第二的APRING公司也落户该园区,相继有康顺、宏大等光电企业加盟或增资扩股,构成“雁型”发展格局。 bW/T}FN D  
    D(|+z-}M  
        据称,去年该园区内各厂家销售总额接近一点二亿美元。华科公司去年两度累计增资二千万美元,出口四千万美元,今年将出口一点六亿美元,成为全国同行的龙头。 {hf_Xro&  
    JS\]|~Gd  
        为了推动“光电园区”的建设,福州致力于为跨国公司提供优质服务,在水、电、路以及厂房等基础配套设施方面倾全力支持和满足投资商的发展需求。 sD?Ynpt  
    ume70ap}m  
    n|Y}M]u,  
    ? ][/hL@[  
    十一、无锡光电子产业建设情况 n[i:$! ,  
    z,dF Dl$  
        江苏省无锡新区希华科技(无锡)有限公司、无锡联欣达光电有限公司两个由台商投资的超千万美元高新技术项目相继举行了隆重的开工奠基仪式。 x+%> 2qgj"  
    'ju_l)(R  
    2000年8月开工建设的希华科技、联欣达两个台资项目批租土地 7万多平方米,总投资高达5000万美元,的2个项目的投资均为2500万美元。台湾希华晶体科技公司在无锡新区的投资项目首期工程占地2万平方米,主要开发、制造及销售石英晶体、晶体滤波器、发振器及其他电动元器件。该工程将于今年底竣工,明年就投入生产运营。届时,可年产石英晶片10000万片,石英晶体10000万只。该公司将在2年内兴建技术研发中心,把无锡希华科技建成一流的石英晶体开发制造基地。 b"td]H3h  
    4XiQ8"C  
    与希华科技同一天开工建设的无锡联欣达光电有限公司由国联光电、光阳工业、统一企业、宝成工业等多家台湾上市公司共同投资。该公司首期投资建设的厂房工程建筑面积超过 2万平方米,明年初竣工投产后将达到年生产封装晶片超过72亿颗、3000万美元年产值的生产能力,规模为目前国内最大晶片生产厂家的1O倍以上。 As^eL/m2L  
     
    分享到
    离线leonjcs
    发帖
    172
    光币
    302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楼 发表于: 2007-03-14
    长春的产业化落后了
    离线lesliefan
    发帖
    108
    光币
    4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楼 发表于: 2007-05-02
    没有南京……我们真可怜
    离线widefaceca
    发帖
    28
    光币
    4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3楼 发表于: 2007-05-28
    唉,没有成都
    离线happy3635
    发帖
    160
    光币
    125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07-05-31
    武汉----中国的光谷
    离线peter.wang
    发帖
    8
    光币
    35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2007-06-01
    各地发展不一,距离真正的光谷可能都还需要努力!
    离线potatoman
    发帖
    44
    光币
    25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6楼 发表于: 2007-07-07
    离光谷都还有很远距离
    离线cavvvy
    发帖
    108
    光币
    276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7楼 发表于: 2007-07-08
    没有成都么,好可怜 !!!!!!!
    离线12213001
    发帖
    15
    光币
    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8楼 发表于: 2007-07-09
    北京好北京好
    离线逍遥浪子
    发帖
    19
    光币
    8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9楼 发表于: 2007-07-17
    光电子产业前景应该不错吧,需要国人努力啊,中国的技术还不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