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D:319326
UID:46344
UID:315239
王立刚:透射式红外系统热光学稳定性关键技术研究 3|BB#; 8_12_m折_衍混合物镜超宽温度消热差设计_陈潇这两篇论文讲得蛮好的,但我同事设计的时候,直接拿平板分配下光焦度,直接优化,效果也蛮好。 (2021-05-25 10:42) ;]>a7o
光电青年:是的,在许多论文中都有无热化设计的相关介绍,在软件中甚至有专门的热分析模块。比如我在用的zemax,实际上zemax中对于热分析的处理是直接作为多重结构模块,把温度转化为变量,对于其他如曲率半径,厚度,玻璃折射率等考虑他们的一阶改变量。 ?@ 7Reh\ 书籍,我有看到郁道银的工程光学中 .. (2021-05-25 11:50) 3[<D"0#},
UID:194704
372602395:是做制冷还是非制冷?如果是非制冷,难度稍微小一点。如果是制冷,假设要做产品,这里面的坑不是一点的多。 (2021-06-10 00:29) u3DFgl3-7
光电青年:制冷型是指的是焦平面阵列探测器放置在杜瓦瓶中吗?要考虑冷光阑和出瞳的匹配,而且对温度敏感,是吧? 无热化设计论文不是没有,但是热差公式都是抄来抄去,我在知网上没看到那种推导消热差的论文,也许是抄国外的吧,只能半知半解将就着用了。我说的推导是指的是像色差一样严格 .. (2021-06-10 09:03) L.a~vk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