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束传输系统(BDS.0005 v1.0) ap9eQsC
i\rI j0+
二极管激光光束使用无色散离轴反射装置进行准直和整形 Z-H Kdv!d
W^&t8d2
G$4lH>A& a@,tf'Sr
简述案例 k<W]VS3N :"O=/p+*Us 系统详情 e= "/oo 光源 {M E|7TS= - 强象散VIS激光二极管 bTHa;* ` 元件 Ze Shn - 光束准直和整形的反射元件(例如圆柱抛物面镜) S,S_BB<Y[b - 具有高斯振幅调制的光阑 6aQ{EO-]'= 探测器 Zml9ndzT - 光线可视化(3D显示) ZLKS4 - 波前差探测 wQnr*kyza - 场分布和相位计算 =4 JVUu~Z - 光束参数(M2值,发散角) o(~JZik 模拟/设计 rT}d<cSf - 光线追迹(Ray Tracing:):基本系统预览和波前差计算 WM=kr$/3 - 几何场追迹+和经典场追迹(Geometric Field Tracing Plus (GFT+) & Classic Field Tracing): q}BQu@'H 分析和优化整形光束质量 T*h+"TmE 元件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分析 6x/ X8zu 7@tr^JykO 系统说明 >Q5E0 !] bJB:]vs$
[TO:-8$. 模拟和设计结果 `(B1 "qRi YN>#zr+~
(%+DE4? 场(强度)分布 优化后
数值探测器结果 JBUJc
4N` MY8',
5-mJj&0:!
[V jd)% 'OX6eY5 总结 nVyb B~.=
^2^ptQj 实现和分析高性能离轴和无色散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HK#d1>ox 1.模拟 )If[pw@j 使用光线追迹验证反射光束整形装置。 ,$;CII
v 2.评估 zLh ~x 应用几何场追迹+(GFT +)引擎来计算场分布和评价光束参数。 [[s k 3.优化 p Y>yJ) 利用一个具有高斯形状孔径函数的光阑和经典场追迹引擎来优化M2参数。 @#Xzk?+ 4.分析 5E!|-xD 通过应用蒙特卡罗公差来分析方向偏差的影响。 ]B,S <*h 0|^x[dh 对于复杂的光束整形装置,特别是离轴系统,可以使用VirtualLab来进行高效的模拟和分析。模拟过程中,根据情况应用不同的模拟引擎。 Fsq S) Yaa
M-o 详述案例 ([9h.M6v
<&L;9fr 系统参数 ?pF;{ s9 E:6 案例的内容和目标 giu~"#0/F
Aoo'i 在BDS.0001,BDS.0002,BDS.0003和BDS.0004案例中,研究了折射光束传输系统。 jZ{S{"j ReK@~#hLY
s~]nsqLt9p 目标是准直并对称由激光二极管发射的高斯光束。 ^c(PZ,/#JB 之后,研究并优化整形光束的质量。 J<`RlDI 另外,探讨了镜像位置和倾斜偏差的影响。 'Yd%Tb|* /p%K[)T( 模拟任务:反射光束整形设置 q90S>c, 引入的反射光束整形装置是基于一个反射镜系统,此系统由两个抛物面圆柱反射镜镜与抛物面截面反射镜组成。焦点距离和镜子的位置取决于输入光束的发散角。 o"]eAQ
n~)Y% xe[U
MW4dPoa f$Ap\(.
H|TzD"2N 3x=F 规格:像散激光光束 ,F-tvSc\Q ?D\%ZXo 由激光二极管发出的强像散高斯光束 (%P* rl 忽略发射区域在x和y方向可能发生的移动 3,F/i+@
{!/y@/NK2
O\D({>
eLC&f}
C`jP8"- RV$+g.4
规格:柱形抛物面反射镜 c'|MC[^A =:g^_Hy 有抛物面曲率的圆柱镜 .gPsJ?b 应用用锥形常数.-1来实现锥形界面 ,X$Avdc2 曲率半径等于焦距的两倍 fN4pG*D KqSa"76R kK1qFe?] 规格:离轴抛物面圆柱镜(楔型) fgp7 |;Y 7O9s5 对称抛物面镜区域用于光束的准直 5{u6qc4FW 从VirtualLab元件目录使用离轴抛物面镜(楔型)
A5`7o9 离轴角决定了截切区域 NF1D8uI fM|g8(TK, 规格:参数概述(12° x 46°光束) ;OPCBd r ]8_h9ziz
Zn/9BO5 <zf+Ii1:, 光束整形装置的光路图 ,|4Ye R^2Uh$kk{A
nM; G;
T 由于VirtualLab的相对坐标系统,则仅需设置z方向的距离。 =k*0O_ 因为离轴抛物面镜的位置是相对于它的焦点,那么到反射镜2的距离z必须是负的。 23f[i<4e (wlsn6h 反射光束整形系统的3D视图 XF7W'^
!Q(xOc9>Ug
vl5n%m H>^ cV{ZDq 光学元件的定位可以通过使用3D系统视图来显示。 J@GfO\
o 绿线表示生成的光轴,由VirtualLab的基础定位方法生成(仅仅设置了距离z和倾角)。 `JE>GZY 38m%ifh) 详述案例 YMi(Cyja& _RW[]MN3* 模拟和结果 1SFKP$^ q%k+x) 结果:3D系统光线扫描分析 @|GeR 首先,应用光线追迹研究光通过光学系统。 p\{+l;` 使用光线追迹系统分析仪进行分析。 h3kHI?jMWG 0lRH
Yu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zkp
Apj]. 2&Byq 使用参数耦合来设置系统 0v@/I<
N-rmk
/,Rca1W
自由参数: ]hj1.V+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s$*s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j&/.[?K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5|R2cc|"9
由于功能原理,所有系统参数(距离,焦距,直径)可以由光束参数分析计算。 IPO[J^#Me
对于此计算,应用了嵌入的参数耦合功能。 fl"y@;;#h
>-w=7,?'?z
UPKi/)C;
lkfFAwnc
|nEVOy>'
DVhTb
?nZ <? 自由参数: '%EZoc/U 反射镜1后y方向的光束半径 Uxemlp%%* 反射镜2后的光束半径 S/-7Zo&w+ 视场角,这决定了离轴取向(这些值保存为全局变量) QklNw6, 基于光束发散角和直径(x和y方向)焦点,可以计算并设置反射镜的直径和距离z。 =4e=wAO(i w"v'dU^ p??/r 如果这个例子评估20个参数,那么返回到光路图(LPD)。
Uk:.2%S2 QWHy=(! vSYKe 结果:使用GFT+进行光束整形 Fd[h9 G AD@PNM
=YGP%}_.p{ ,Us2UEWNv HqdJdWl#" 现在,利用几何场追迹+计算生成的光束剖面。
0sd-s~; b#g
{`E L)lQ&z? 由于离轴设置,光线分布显示出轻微的不对称形状。
~B!O~nvdQ A$~xG( 不过,场分布几乎是对称的(最好是使用伪色(false colors))。
^W"Q(sh Iz)hz9k 产生的相位是完全平坦的,产生的波前误差:
g?~ Tguv z8[H:W#G
(kC} ,} g6g$nY@Jm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1_RT.lpd
90T%T2K FxfL+}?Q 结果:评估光束参数 KO|pJ3 _E6}XNS 3%R{"Q" 从生成的整形光束场分布,可以评估光束参数。 可以直接通过使用探测器界面实现。
EF=dXm/\ 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对光束半径,发散角和M2值感兴趣。
^%8qKC`Tt
s^>lOQ= qon{
g 整形光束在x和y方向上显示了一个几乎相同的半径。 发散角大约是4urad。
0[lsoYUq M2值明显高于1。(与理想高斯光束相比,高M2值是由光束偏离引起的)
D;zWksq
s8_aL)@f file used: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2_BeamShaping.lpd
!\0F.* %X9b=%'+ 光束质量优化 9&%#nN4`8 _(6`{PWY 6z3T?`}Y 通常,使用合适的高斯调制光阑以用于优化M2值。 因此,我们使用测量的半径作为腰束半径(消除发散角)来生成一个高斯光束。
(a
`FS,M 之后,将接收场转换成一个透射函数。 将该传输函数用作光阑(在一个透射函数元件中)。
9k:W1wgH1 q[G/} 结果:光束质量优化 )4ilCS& e3eVvl5] ] *-;' * 由于通过高斯孔径传播,光束显示出理想高斯形状。 因此,M2值在两个方向上几乎都是1。
Xlv#=@;O] 1OJ*wI*
tqf&N0*
,;.B4 然而,光束半径是略有减少。(光束半径显示在最后一张幻灯片是由于其偏离了理想高斯。)
RzS|dGNQE
)C
{h1
`
{7?9jEj file: BDS.0005_Reflective_BeamShaper_03_BeamOptimization.lpd
[5Fd P0 lc[XFc 反射镜方向的蒙特卡洛公差 CE#\Roi x) *bA+]&dj\ 对于公差,在随机模式下我们使用参数运行特性。
@P:R~m2 )nwZ/&@ h2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