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是谭维翰教授,长期从事
量子光学领域的研究,本书是第三版,在前面两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增删,是一本高质量的
非线性与量子光学领域的专著。
3*%+NQIj Kg<~Uf=1 本书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非线性与量子性出发,对多年来在非线性与量子光学领域中的**研究成果给予从实验到理论的
系统介绍。第1~5章主要偏重基础,包括非线性介质中的波,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与量子理论,二能级、三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求解,原子缀饰态,
激光振荡理论等;第6~10章主要介绍**发展,包括辐射的相干统计性质,原子的共振荧光与吸收,激光偏转原子束,超短光脉冲的传输与锁定,以及光学噪声、分岔与混沌。
oaq,4FT [Pp#r&4H
_/P;`@ 8o,0='U 目录
`/R. 5;$| kP('X/ 第1章非线性介质中的波
FG71<}C[K 1.1波的传播与波追赶
;
Gv-$0{P3 1.2线性波
'*`n"cC: 1.3非线性波
o(54 A[' 1.4耗散波、激波与色散波
NqKeQezX 1.5波的自聚与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
yG~Vvpv 1.6自感透明现象与sine—Gordon方程
%K\B)HR 1.7三波相互作用
};9/J3]m 1.8非线性相互作用中的孤立波理论
{*hGe_^ 1.8.1关于孤立波的记载
525^/d6v 1.8.2逆散射方法
1l^[%0 1.8.3二分量孤立波方程
94
6r#`q 1.8.4直接解孤立波方程法
ea$. + 1.9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的逆散射解
Z&H_+u3j 1.10非线性Schrodinger方程逆散射解的初值问题
uInI{> 1.11周期的孤立波解的初期问题
|)jR|8MAE 附录1AGLM方程的证明
j<Pw0?~s6 参考文献
QRl+7V 第2章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与—子理论
2'W#x 2.1非线性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L)7{_s 2.1.1电磁波在非线性介质中的传播
wS7Vo{#@\ 2.1.2极化率张量的对称性
tNZZCdB 2.2光学中的波波相互作用
c(8>oeKyD 2.2.1三波耦合
QjpJIw 2.2.2四波耦合
_N|AI"sj. 2.3光与非线性介质相互作用的量子理论
J]S6%omp> 2.4弱场微扰法解Schrodinger方程
4J=6U&b 2.5密度矩阵方程及其微扰解法
_M;{}!Gc&A 2.5.1密度矩阵方程
d,meKQn 2.5.2用微扰法解密度矩阵方程
u0? TMy.% 2.6波场妒Ψ(r,t)的量子化
y[cc<wm$ 2.7电磁场的量子化
<]oPr1 2.7.1电磁场的模式展开
0?I 2.7.2电磁场的量子化
16z
WmJH 2.7.3光子数态(Fock态)
T51oNO%^ 2.8原子辐射的线宽与能级移位
q]!FFi{w; 2.8.1单原子辐射
5mudww` 2.8.2N原子辐射
_m
a;b<I/< 2.8.3单原子与N原子的受激辐射与吸收
g?j^d: 2.9自离化共振态
w*@9:+ 2.9.1自离化共振态
%M^Q{`
:5 2.9.2Fano的自离化(AI)态理论
~% ]V,-4 2.10绝热定理与Berry相位
i6;rh-M?. 2.10.1绝热定理与Berry相位
v{1g`E 2.10.2“准二能级”系统的Berry相位
MD4mh2 2.11Bohm—Aharonov效应
? )IH#kL 附录2A(2.2.27)式的解析求解
3|3ad' 附录2B(2.9.13)式的证明
nddCp~NX 参考文献
wc}x
[cS 第3章二能级系统的密度矩阵求解
v=uQ8_0~N 3.1二能级原子密度矩阵的矢量
模型 xTcY& 3.2Bloch方程及其解
*z~J ] 3.3线性吸收与饱和吸收
<A\g*ld 3.4光学章动与自由感生衰变
n*|8(fD 3.5浸渐近似
0U.Ld: 3.6光脉冲传播的面积定理
l`j@QP 3.6.1光脉冲传播面积定理的证明
[>j.x2= 3.6.2相干光脉冲的合并、分裂和面积演化
NLgeBLB 3.7光脉冲自聚的多焦点现象
8|hi2Qeu,c 3.7.1光脉冲自聚的准稳态理论
3%x-^. 3.7.2光脉冲自聚的不稳定住分析
]8cD, NS 3.7.3光脉冲自聚的数值计算
D[YdPg@- 3.8光束传输的ABCD定理
fl_a@QdB# 3.8.1近轴
光束传输的ABCD定理
F*:H&, 3.8.2普适的光束传输ABCD定理的证明
DuQ:82 3b 3.8.3光束传输的
衍射积分计算
:2{ [f+ 3.9光脉冲的“超光速传输”
cIuCuh0I` 3.9.1终端波在增益型反常色散介质中的传播
FklO#+<: 3.9.2矩形脉冲在增益型反常色散介质中的传播
+$^[r 3.9.3高斯光脉冲在增益型反常色散介质中的传播
6p,}?6^ 附录3A(3.6.24)式的推导
2|M,#2E- 附录3B(3.7.26)式的解析求解
r"5\\ qf5* 参考文献
]<fZW"W<q 第4章原子的缀饰态
pG /g 4.1二能级原子Schrodinger方程的解
AZJ|.mV q 4.2原子缀饰态
_B}QS"A 4.3Cohen—Tannoudji的缀饰原子
~~ty9;KYL 4.4原子部分缀饰态及其展开
c8cGIAOY) 4.5集居数、介质增益与无反转激光
|ew:}e: k< 4.6自离化共振态干涉
lcoJ1+`C 4.7简并态的量子拍激光
Hu!<GB~ 4.8电磁感应透明
D@iS#+22 参考文献
SQw"mO 第5章激光振荡理论
Z>'hNj)ju 5.1激光振荡的半经典理论
h{E9rc1, 5.1.1没有激活离子(或原子)情形
Zl2doXC 5.1.2线性极化极化PE
\]L ha 5.1.3一级近似
kN vNV(4 5.1.4气体激光的烧孔效应与Lamb凹陷
?Y$3R"p@3` 5.1.5多模振荡
I]d?F:cdX 5.2激光振荡的全量子理论
5pE@Ww 5.3热库模型与激光输出的统计分布
mx^rw*'JGC 5.3.1热库模型
QVN@B[9 5.3.2激光场与热库相互作用的Langevin方程
wmX * n'l 5.3.3原子体系与热库相互作用的Langevin方程
JCITIjD7= 5.3.4辐射场的密度矩阵方程
k0DX|O8mXV 5.3.5激光输出的统计分布
fhQ N;7 5.4降低激光泵浦的量子噪声
+$GP(Uu, 5.4.1规则泵浦抽运
DJ NM=v 5.4.2一般泵浦抽运
r*ry8QA
5.5微maser的量子模式理论
.lppT)P 5.5.1maser情形密度矩阵主方程的稳态解
Fw"x4w 5.5.2微腔的量子模理论
LS1}j WU! 5.5.3在阈值附近微腔量子模主方程解与分步模式解的偏差
sJLJVSv8c 5.6单原子与双原子微激光
e(-Vp7vXG 5.6.1双原子与激光场的相互作用方程
{Hxziyv~Y( 5.6.2单原子、双原子微激光的稳态输出比较
5kj=Y]9\I 参考文献
?)+I'lW! 第6章辐射的相干统计性质
Y{m1\s/ o 6.1平衡辐射的统计热力学
sVIw'W 6.2光的相干性
*wz6 2p 6.2.1相干条件
wQ9fPOm 6.2.2“
光子自干涉”与“同态光子干涉”
]<E\J+5K 6.3光探测
ob=IaZ@? 6.3.1理想
探测器 9uY$@7qH 6.3.2量子跃迁
, @6_sl 6.4场的相关函数与场的相干性
/57)y_ \ 6.5相干态
]P(_
d'} 6.5.1相干态定义
Yg")/*!H 6.5.2阻尼相干态
e5cvmUF_W 6.5.3相干态叠加
c<g{&YJ 6.6用相干态展开
pS)/yMlVj 6.6.1相干态的P表示
?|we.{ 6.6.2在P表象中参量下转换所满足的Fokker.Planck方程
Aj2yAg 6.6.3W.Q与P分布函数
lV<j?I~?Q 6.7光子的二阶相关函数、群聚与反群聚效应、鬼态干涉与粒子的纠缠态
3sBu`R*hk 6.7.1光场分布的二阶相关测量
EWoGdH| 6.7.2经典光场与非经典光场
&1Idv}@! 6.7.3原子共振荧光场的二阶相关函数分析
r;&rc:?A 6.7.4双光子“鬼态干涉”与EPR悖论
B976{;QvXV 6.7.5Bell不等式与粒子的纠缠态
vC!}%sxVw_ 6.7.6违背Bell不等式的几何推导
~G`(=\_0 6.8压缩态光场
t[ ^68] 6.8.1光量子起伏给光学精密测量带来的限制
mE_?E&T`| 6.8.2正交压缩态
*.NVc 6.8.3振幅压缩态
1'[_J 6.9非经典光场的探测
Ja#ti y 6.9.1强度差的零拍探测技术
FFqqAT5 6.9.2当探测效率η1的零拍探测
GbZqLZ0 6.10压缩态光的产生和放大
HrQft1~N 6.10.1简并参量放大产生压缩态光的
原理与实验结果
2=xjgK 6.10.2简并参量放大与简并四波混频满足的Langevin方程与Fokker—Planck方程
Qa=v }d-O 6.10.3简并参量放大的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BDT1qiC 6.10.4简并四波混频的Fokker—Planck方程的解
V@Fj!/ 6.11简并四波混频实验
Q+'QJ7fw'| 6.12相位算符及其本征态
6N'v`p8 6.12.1Dirac与Heiltler相位算符理论及其困难
Ce1^S[ 6.12.2Susskind与Glowgower相位算符
(
RCQbI 6.12.3Loudon与Pegg—Branett的相位态
2_lb+@[W 6.12.4能量有限系统的相位本征态|ψc>N
:Sd
iG=t 6.12.5能量有限系统的厄米相位算符
}
^67HtNQ 附录6ABoson算子代数
J(\f(jh/ 附录6B小测不准态
sKI{AHJ?X 附录6C关于(6.7.59),(6.7.70)式的证明
oefhJM!y 参考文献
7nAB^~)6l bjEm=4FI; 第7章原子的共振荧光与吸收
BiUbg6T.G 第8章激光偏转原子束
7 xm>+( 第9章超短光脉冲的传播与锁定
xA>O4SD 0章光学噪声、分岔和混沌
8(c,b 参考文献
*XZlnO 9My
|G)M6
UFy"hJchO jN43vHm\Y9 (实体书推荐,有兴趣的,可以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