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1702阅读
    • 0回复

    [推荐]VirtualLab Fusion 中的参数耦合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infotek
     
    发帖
    6107
    光币
    24688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0-09-09
    摘要 @kR/=EfS  
    vF, !8e'v  
    VirtualLab 中的参数耦合功能能够耦合任意光学系统中的每一个参数。不仅如此,这些值可用来重新计算其他参数,因此这个功能也可以创建这些参数之间复杂的关系。例如,如果光学系统的特定参数在变化或优化期间具有固定关系,则参数耦合功能就十分有用。 @:$zReS2  
    0mB]*<x8  
    27b7~!  
    !:Lb^C;/  
    系统参数耦合 HR'r~ #j  
    8Rq+eOP=S  
    jEBZ"Jvb  
     为使用VirtualLab中的参数耦合功能,可通过对于一个光学系统激活”Use Parameter Coupling”。 MRvtuE|g  
     然后,“Edit Parameter Coupling”按钮变为可用。 Lu&2^USTO  
     通过点击“Edit Parameter Coupling”按钮,出现参数耦合向导。 csTX',c  
    ?9qA"5  
    wI +oG  
    .+XGbs]kCi  
    选择相关的参数 "rz|sbj  
    Gy36{*  
     通过点击“Next”,出现如下所示标签,其中包含了当前光学系统的所有参数。 }G$rr.G  
     请选择所有的耦合参数和必要的计算。例如,选择光栅界面的参数“ZExtension”和“Distance”。 J-lQPMI,  
    4kO[|~#  
    9OB[ig  
    2Up1 FFRx  
    源代码编辑器 3=9yR* *  
     在选择参数之后,必须设置控制耦合的代码片段。 }?B=R#5  
     通过点击“Edit”,打开源代码编辑器。 xw-x<7  
    )L#C1DP#  
    X<s']C9c  
    |RQ19m@  
    源代码编辑 _5Q?]-M  
     源代码选项卡包含三个区域: @YyTXg{ZK  
    −源代码(区域中心)(1) c }>:>^  
    −全局变量参数(右上角)(2) S5ka;g  
    −选择系统参数(右下)(3) .fxI)  
    <:yB4t3H+q  
    2U,O e9  
    \RZFq<6>  
    参数耦合的一般实例 )5P*O5kQ -  
     通常,选择的参数必须从代码库中读取并保存到变量(第4行)。 @L|X('i  
     然后,该值可以作为另一个参数的输出,并进一步计算,例如double(第7行)。 c_xtwdkL9  
    &)L2a)  
    JDVMq=ui  
    IWN:GFH(  
    定义全局坐标系 HBYqqEO  
     在这个特定的例子中,定义一个新的全局变量是很有帮助的,它稍后会出现在参数耦合窗口中。 mg)lr&-b  
     这可以在“Global Parameters”选项卡中完成。 |i-Qfpn  
     变量可以显示不同的类型和物理量。 ,-Fhb~u  
    0j%@P[zQ  
    参数耦合的特殊实例 *zX*k 7LnV  
     在本例中,使用全局变量将其值返回给系统的两个选定参数。 @YmD 79  
     因此,不需要从字典中读取或重新计算参数。 le`&VdE^  
    QZk:G+ $  
    Y?hC/ 6$7  
     关闭源代码编辑器后,将出现已定义的全局变量“GratingHeight”。 z^9Yoqog  
    +=%13cA*U  
    }AG$E}~/  
    Y4`MgP8t  
    最后检查系统的参数耦合 C,C%1  
    jzc/Olb  
     在向导的最后一页,可以检查返回的参数和值。 NtMK+y  
    ")7,ZN;  
    )NZ6!3[@  
    }.|\<8_  
    文件和技术信息 .EVy?-   
    vBsd.2t~  
    w3:WvA5jt  
    BR\% aU$u  
    70&v`"  
    QQ:2987619807 vOsd>3"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