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块“蚕丝硬盘”来了!写得了数据,存得了DNA,柔软可植入人体……它真是蚕丝做的?
“但愿桑麻成,蚕月得纺绩”,除了飘逸亮丽的丝绸,蚕丝蛋白还能用来做成数据存储器,不仅可以存储数字信息,还能长期“保鲜”存储血红蛋白、DNA、活性药物等生物分子。更神奇的是,这轻薄的柔性硬盘,还能植入生命体内,可控适时降解。 这是真的!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获悉,该所陶虎课题组与国际同行合作,成功研制出世界首块基于天然生物蛋白的硬盘存储器——蚕丝蛋白存储器。今天凌晨,《自然-纳米技术》以长文形式在线发表了这项成果。 ![]() 当陶渊明在1600多年前吟咏出《归园田居》时,绝对想不到,他的第五十四代嫡系后人陶虎,会将此作为自己科研的灵感来源。 今年38岁的陶虎,从小耳濡目染江西丝绸之柔美,在攻读博士期间发现蚕丝蛋白竟还可用于组织工程。结合自己微电子研究背景,他将用蚕丝蛋白制作微纳电子元件作为自己的科研方向之一。由于蚕丝蛋白在人体集成器件上有独特优势,多年来,陶虎的实验室已开发出一系列基于蚕丝蛋白的高科技传感器。 “我们发现,在各类生物相关的微纳传感器中,存储器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一种器件。”陶虎说,他们发现蚕丝蛋白可选择吸收红外光,于是利用近场红外纳米光刻技术,将蚕丝蛋白当作光盘,在上面实现数字信息的写入和读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