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的诞生
我的院士之路 ——著名半导体与信息专家王守觉自述
王守觉,我国著名半导体与信息科学家,微电子和ICCAD与神经元计算机领域专家。原籍江苏苏州,1925年生于上海,1949年毕业于上海同济大学。曾任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室主任、副所长、所长;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王院士早年参与研究“两弹一星”所需计算机的基础器件,解决了高速晶体管化计算机的需要;1963年在我国首先研制成硅平面工艺和平面器件,保证了为中国“两弹一星”的研制工作做出重大贡献的109丙机的研制成功。研制成国内最早的4种固体组件,为专用微型机的研制创造了基本条件;他还在模糊逻辑和神经网络的半导体硬件的实现和模型算法方面做出了系列创新性贡献。1978年他在国际上最早发表并研制成了集成模糊逻辑电路,使我国8位D/A转换器速度提高了20倍。领导研制成功数模混合小型神经计算机"预言神1号",曾获国家新产品一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中科院重大成果一等奖等。1990年起,致力于神经网络模式识别等机器形象思维的基础理论与实际应用基础研究,在国家“八五”、“九五”科技攻关中,承担了神经网络的实现和应用技术的攻关工作,并屡获国家大奖。 人杰地灵的苏州,出过不少栋梁之材;单是太湖畔东山的王鏊故居,就走出数十位历代名人,请听其中之一的王守觉院士的自述-------- 名人辈出的王氏家族 据自然科学史研究所考证,我的父亲王季同于1911年第一个在国际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他的一些数学论文还被美国杂志引用,被称为“王氏代数”。后来又参与电厂建设,负责苏州电灯公司、镇江电灯公司等的技术工程,为发展电力事业做出了贡献。我的大伯王季烈是清朝进士,是我国最早翻译引进“物理”两个字并用于中国的教科书上,还写了许多昆曲、文学作品等。叔叔王季点、王季绪都是大学教授。大姑妈王季昭早年留学海外学生物,回国后一直在振华女中教生物。二姑妈留学美国后一直在美国从事研究工作,直到90多岁去世。三姑妈王季玉留学美国回来后,接替祖母谢长达担任振华女中的校长,一直到解放后去世。 其实在我们家,我的兄弟姐妹所干的事业比我强得多,不过他们没赶上评院士的时光。我在家最小,排行十二,但12个兄弟姐妹真正工作成家的只有7个,有5个不幸中途夭折。我的大姐王淑贞是很有名的妇科专家,有“南有王淑贞”之美誉。她在世时是上海医学院妇产科学院的院长,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她一辈子为我国妇产科医学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哥王守竞早年从清华大学去美国留学,他的关于理论物理研究的博士论文在国际上非常有影响,他同时也是我国机械工业的创始人。二姐王明贞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今年99岁,也是目前清华大学年龄最大的教授。三姐王守瓈早年跟随丈夫陆学善(1955年我国第一批院士)去英国留学,回国后,在振华女中教英语,同时为陆学善的研究做了大量的翻译工作。二哥王守融担任过天津大学精密仪器系系主任,文革初期去世。三哥王守武是我国半导体器件物理学家。1946年获美国普渡大学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微电子中心名誉主任。1958年筹建了我国第一个量体管工厂,1963年起创造了筒易光学定晶向方法,促进了我国第一个砷化镓激光器的研制成功。1978年带领科技人员进行提高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成品率的研究,使我国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的成品率有显著提高,成本大为降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关于我的读书生活 我这辈子很坎坷,我这个院士很特殊,可谓是“土包子”出身。1925年我出生于上海,当时父亲王季同已51岁。父亲60周岁那年大出血,我家迁回到故乡苏州,我在彭氏小学念完了小学,又在东吴附中念完初中一年级。后来因为抗战,战事频繁,我们一家逃难.我的中学时期是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断断续续度过的。在这段时期,我什么活都干过,如修表,搞测量,造门锁,还养过猪呢,但我始终不忘自学。因为我没有读高中,考大学时只能报考大专,我只好先考上了西南联大的电信专科,但我又不甘心上大专。后来机会来了,正好我的小哥哥在改名前叫王守觉,在上海震旦大学读过书,有一张成绩单。我就拿了这张成绩单到当时的沦陷区流亡学生登记处登记,开了一张同等学历证书,允许考大学,于是我考上了同济大学。我原来叫王守平,从此我就叫王守觉这个名字了。当时同济大学是德文制的,要念6年。读大学期间,我的身体很不好,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躺在床上,三分之一的时间在同学搀扶下去上课,三分之一的时间是自己去上课的,但我的脑子却特别好使,这大概就是自学成才和受家族的遗传影响。在大学里,20多个学不同专业的同学住在一个大宿舍里,我竟然对除了电信专业的其他专业如土木工程等也懂得不少。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个从德国回来的教授,是教理论电工的,他按照国外的教育模式,讲课少,出考题难。一次考试,班上19个同学只有3个同学及格,我却考了96分。我觉得读书要用功,但不要死读书。我在同济大学,还得了令全校同学羡慕的奖学金,全校只有两名同学获得,在大学期间,我还热血沸腾地去当了青年军,我以为国民党的这支部队是抗日的,我在军队里搞电信,由于我对国民党军官的贪污看不惯,还受到了处分,从上士降为中士被关禁闭,但因此很得同学拥护。 我是如何当上院士的 解放后,我先在电器厂工作,我还参与了我国第一个铁路自动化装置的研制工作。1953年,全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我调到第一机械工业部上海设计分局工作。1955年,我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1956年,我参加了全国群英会。在那次群英会上,我竟然碰到了东吴附中的初中同学,如陆祖荫是搞核物理的,徐乃英是搞通讯的。1956年,周恩来总理号召向科学进军,当时国家除了原子能以外,还要紧急发展计算机、半导体、自动化、电子等。我从上海调到中科院,原来是要搞计算机的,可报到时,计算机研究所筹备组的人员都到苏联考察去了,正好那年中科院物理所成立半导体研究室,于是我就去了那里。从此开始了半导体这一新领域的研究,参与了由我哥哥王守武挂帅的我国第一支晶体管的研制,还担任了研究组的组长。因为我不是从国外回来的博士,1957年,我被派到苏联科学院实习了半年。在1957年10月到1958年3月的6个月期间,我一连跑了列宁格勒、莫斯科等地四个研究所,参加了他们的研究工作。回国后,我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把研制晶体管的频率提高了2个数量级。我负责研制了我国第一支100兆赫以上的高频晶体管,解决了当时计算机急需的晶体管问题。1963年我研制的第一支硅平面管在1964年获得了由国家科委、计委联台评定的国家新产品一等奖。1964年我研制的超小型平面管获国家发明奖。1965年又研制成国家第一块固体电路,由国家拨款100万发展基金,我们的研究室很快发展到了300多人。 那时我可谓“红得发紫”,再加上一次研究室着火,我奋勇救火,成了“救火英雄”。尽管三天三夜没有睁眼,不过一场大火却把我满脸的雀斑烧掉了。但1966年正赶上文化大革命开始,我成了研究所的“第三号打倒人物”,靠边站了三年,烧锅炉,打扫卫生,下农村劳动,然而我一直很乐观。1969年,我经审查后“解放”。我就带领一帮子人搞图形发生器,这是高尖端的设备,其实在1965年时就认为要做,已经做出了一定效果,当时国外还没有,国际上关于此的第一篇论文发表在1969年,可当时却因为动乱被耽搁了。我给军代表打报告,要“东山再起”。1970年,我们研制成了全国第一个图形发生器,包括后来研制的CAD辅助设计等,在1978年获科学大会奖。1980年,我和哥哥王守武同时当选中科院院士(学都委员)。 ——节选自:沈玲,马莉.我的院士之路——著名半导体与信息专家王守觉自述.苏南科技开发.2005年02期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