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半导体发展我国半导体发展 最近几天看了一些关于科技的文章和视频,总能看到这样的声音:国家科技没有竞争力、国家GDP全靠房地产、美国不提供芯片,中国的科技大楼就要倒塌诸如此类的评论!很多人看到这样的评论,难免会有点灰心。 一个国家的实力如何,其实应该全方位的去考量,比如民生,科技,军事,文化等等。而不是因为不能造圆珠笔芯就肯定的说这个国家不能造汽车,中国在一些分支领域确实很薄弱,但是我们也要去想想这样的分支领域对我们的国家安全有没有构成威胁?或者这个行业的利润是不是很高?一个国家的资金是有限的,应该集中力量去做我们最需要发展的产业。我们在看待一件事的时候很容易形成中国VS世界的心态。荷兰有光刻机,我们没有,伤心!日本德国的机床这么先进,我们不行,难过!美国的芯片和软件系统这么牛,我们不行,悲剧!这样的心态有时候会让我们过于妄自菲薄! 前段时间爆发的美国对中兴通讯和华为的制裁事件极大的打击了我们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信心,这是可以理解的。制造业的皇冠确实还戴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头上,但是中国半导体的产业链以及自主半导体产业发展也是有所成绩的。 中国半导体行业起步于1965年,中科院上海冶金所成功仿造出国内第一块集成电路。但是受限于整体综合国力,没有足够的资金去发展半导体行业,直到2000年,中国半导体公司中芯国际的成立,才打开了半导体晶圆代工走向世界舞台的步伐。与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和GDP的相关性不同,自2013年以来,中国集成电路增长与GDP波动发生背离,并在全球集成电路市场萎靡的2015-2016年实现逆势增长,表明得益于全球性的产业转移,中国集成电路产业正处在崛起的风口。2018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收入6532亿元,同比增长20.7%;在过去5年中,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平均增速超过20%。 特别是2018年,国际半导体晶圆厂在中国大陆建厂出现了比较大的比例。为何会出现这样的转移呢?每一次技术研发升级、产品更新换代都有可能成为下一轮半导体景气周期的导火索。纵观半导体行业发展史,随科技及制造工艺的进步,下游需求逐步演化,半导体行业增长的动力由家电、PC向以智能手机为主的消费类电子产品转移。中国5G技术的突破所带来的技术性革命正是引导了下一轮半导体产业向中国转移的下游需求。 半导体产业历史转移经历过两次过程 第一次产业转移:1970-1980年,美国至日本。日本以DRAM为切入口,依托于家电及工业级计算机产业的繁荣发展,在美国的技术支持下实现了对其反超。这次产业转移造就了索尼、东芝、松下等知名厂商。 第二次产业转移:1980-2000年初,日本至韩国、台湾。韩国和台湾凭借其低廉的人工成本及大量高素质人才,顺应消费级PC的快速发展趋势,取代日本在半导体产业大部分的市场份额。韩国成为PC端DRAM的主要生产者;台湾则通过晶圆代工、芯片封测领域的垂直分工成为半导体代工领域的龙头。这次产业转移成就了三星、海力士、台积电、日月光等厂商。长远来看,全球半导体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将加速催生一批优秀的龙头企业。中国正处于全球半导体产业第三次转移的历史机遇期,与全球成熟市场较为明显的周期性不同,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成长性更加突显。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半导体/集成电路销售市场,但工艺技术及产能均难以满足下游庞大市场的需求,巨大的市场蛋糕及严重的供给错配为中国大陆发展半导体产业提供了充足动力。所以,未来在国际环境稳定的前提下中国只要能够实行比较积极的政策引导,中国半导体产业也会像汽车,手机产业一样形成稳定、全面的产业链。有人会说,你光靠国外的厂商建立产业链也不是办法啊!确实是这样,真正核心的东西自主企业必须有一定的竞争力,值得庆幸的是,半导体整个行业的技术形势也在等我们加速赶超!倒不是其它芯片厂对我们有啥特别的感情,因为目前集成电路制程技术已经越来越难突破了。1965年,Intel创始人之一GordonMoore提出了摩尔定律:当价格不变时,集成电路上可容纳的元器件的数目,约每隔18-24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当制程进入10nm尺寸,摩尔定律明显放缓(制程数值越小,越先进)。打个比方,在一张桌子上放上苹果,桌子表面的面积不变,要放的苹果越来越多,就需要更加精密的排版,但是总有一天,多放1个苹果要比先前放10个苹果还要难!同样的道理,元器件越来越多,空间越来越少,电子之间的干涉现象越来越明显!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制程是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已量产的最小制程为5nm,台积电正在向3nm开发研究。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