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B的EMC设计考虑因素

发布:探针台 2020-04-07 14:28 阅读:1998
如何设计才能让PCB的EMC效果最优? <DMm [V{  
"vYjL&4h  
PCB的EMC设计考虑中,首先涉及的便是层的设置;单板的层数由电源、地的层数和信号层数组成;在产品的EMC设计中,除了元器件的选择和电路设计之外,良好的PCB设计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nVpDjUpN  
PCB的EMC设计的关键,是尽可能减小回流面积,让回流路径按照我们设计的方向流动。而层的设计是PCB的基础,如何做好PCB层设计才能让PCB的EMC效果最优呢? .D7Gog3^<  
一、PCB层的设计思路 ZHRMW'Ne  
PCB叠层EMC规划与设计思路的核心就是合理规划信号回流路径,尽可能减小信号从单板镜像层的回流面积,使得磁通对消或最小化。 r{~b4~kAf5  
-R9{Ak  
单板镜像层 P{RGW.Ci@  
镜像层是PCB内部临近信号层的一层完整的敷铜平面层(电源层、接地层)。主要有以下作用: ?5G; =#I  
(1)降低回流噪声:镜像层可以为信号层回流提供低阻抗路径,尤其在电源分布系统中有大电流流动时,镜像层的作用更加明显。 ndyI sR  
(wH+0  
(2)降低EMI:镜像层的存在减少了信号和回流形成的闭合环的面积,降低了EMI; .Z`xNp  
]'<}kJtN.  
(3)降低串扰:有助于控制高速数字电路中信号走线之间的串扰问题,改变信号线距镜像层的高度,就可以控制信号线间串扰,高度越小,串扰越小; "MPS&OK  
;<MHl[jJD  
(4)阻抗控制,防止信号反射。 P(\x. d:  
K6F05h 5S  
镜像层的选择 O*F= xG  
(1)电源、地平面都能用作参考平面,且对内部走线有一定的屏蔽作用; n-?zH:]GG{  
}Oe4wEYN)  
(2)相对而言,电源平面具有较高的特性阻抗,与参考电平存在较大的电势差,同时电源平面上的高频干扰相对比较大; Vo%ikR #  
-Zg.o$  
(3)从屏蔽的角度,地平面一般均作了接地的处理,并作为基准电平参考点,其屏蔽效果远远优于电源平面; dF&@q,  
6m:$RW  
(4)选择参考平面时,应优选地平面,次选电源平面 t ,EMyZ  
二、磁通对消原理  u7&5t  
根据麦克斯韦方程,分立的带电体或电流,它们之间的一切电及磁作用都是通过它们之间的中间区域传递的,不论中间区域是真空还是实体物质。在PCB中磁通总是在传输线中传播的,如果射频回流路径平行靠近其相应的信号路径,则回流路径上的磁通与信号路径上的磁通是方向相反的,这时它们相互叠加,则得到了通量对消的效果。 A0ZU #"'/  
三、磁通对消的本质 F$s:\ N  
H-% B<7  
磁通对消的本质就是信号回流路径的控制,具体示意图如下: n "I{aJ]K  
hBDmC_\~  
f?QP(+M5.  
四、右手定则解释磁通对消效果 msq2/sS~  
如何用右手定则来解释信号层与地层相邻时磁通对消效果,解释如下: xd`\Ai  
(1)当导线上有电流流过时,导线周围便会产生磁场,磁场的方向以右手定则来确定。 2H1?f|0>  
(2)当有两条彼此靠近且平行的导线,如下图所示,其中一个导体的电流向外流出,另一个导体的电流向内流入,如果流过这两根导线的电流分别是信号电流和它的回流电流,那么这两个电流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所以它们的磁场也是大小相等,而方向是相反的,因此能相互抵消。 VTO92Eo  
F:Yp1Wrb<  
9 H>J S  
五、六层板设计实例 y+' ,jM  
对于六层板,优先考虑方案3 MdnapxuS  
分析: QwnqysNx4  
(1)由于信号层与回流参考平面相邻,S1、S2、S3相邻地平面,有最佳的磁通抵消效果,优选布线层S2,其次S3、S1。 F~GIfJU  
(2)电源平面与GND平面相邻,平面间距离很小,有最佳的磁通抵消效果和低的电源平面阻抗。 G1SOvdq  
(3)主电源及其对应的地布在4、5层,层厚设置时,增大S2-P之间的间距,缩小P-G2之间的间(相应缩小G1-S2层之间的间距),以减小电源平面的阻抗,减少电源对S2的影响。 <I{Yyl^  
Tog'3k9Uw  
对于六层板,备选方案4 cmp@Ow"c  
m*14n_m'  
分析: h\|T(597.  
对于局部、少量信号要求较高的场合,方案4比方案3更适合,它能提供极佳的布线层S2。 G#.q%Up  
最差EMC效果,方案2 : TP\pH7E  
*n9=Q9  
分析:此种结构,S1和S2相邻,S3与S4相邻,同时S3与S4不与地平面相邻,磁通抵消效果差。 xeRoif\4c  
总结 !!)NER-dv  
PCB层设计具体原则: Bf$` Hf6  
(1)元件面、焊接面下面为完整的地平面(屏蔽); 3oPyh $*  
(2)尽量避免两信号层直接相邻; NqN}] nu6  
(3)所有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 % 3<7HY]~  
(4)高频、高速、时钟等关键信号布线层要有一相邻地平面。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