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光学设计方法(第3版)

发布:cyqdesign 2020-03-02 12:29 阅读:4104
《现代光学设计方法(第3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首先介绍光学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像差理论,然后以国外先进的光学设计软件Zemax作为基础,详细介绍采用Zemax设计新型光学系统的方法。《现代光学设计方法(第3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紧密结合当前各应用领域的新的一些光学系统,内容基本上可以分为7个部分。第1部分是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这是设计一个光学系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第2部分是光学自动设计的原理与程序,介绍了适应法和阻尼乘法这两种常用的光学自动设计程序的特点和使用方法。第3部分是变焦距系统的原理与程序,讨论了变焦距系统的像差计算与自动设计问题。第4部分是光学系统的公差分析与计算,介绍了公差分析计算软件的原理与编程特点。第5部分是光学系统的环境温度分析与无热设计,讨论了环境温度对光学系统的影响及利用衍射光学元件进行无热设计的原理与方法。第6部分是典型光学系统设计,应用所介绍的光学设计程序对望远系统、显微镜物镜和照相物镜等进行了实际设计,并对所设计的例子进行了像质评价。第7部分对偏振像差、非球面应用、计算机辅助光学装调、衍射光学元件、非成像光学系统、空间光学系统、红外光学系统以及其他一些光电系统进行了介绍。 @gd-lcMYW  
[0 $Y@ek[  
《现代光学设计方法(第3版)/工业和信息化部“十二五”规划教材》可作为从事光学设计的专业人员及高等院校光学专业教师和研究生的教学和参考用书。 | zf||ju  
:}lE@Y,R   
()iJvf>@  
Oe?nX>  
目录 ^U1;5+2G+~  
 EpiagCS  
第1章光学系统像质评价方法001 Z7 @#0;g{  
1.1概述001 W$y?~2  
1.2光学系统的坐标系统、结构参数和特性参数001 |laq y`D  
1.3检测阶段的像质评价指标——星点检验006 C]k\GlhB  
1.4检测阶段的像质评价指标——分辨力测量010 9X-DR  
1.5几何像差的定义及其计算013 wz ,woF|  
1.6垂轴像差的概念及其计算018 ,{%[/#~6  
1.7几何像差计算程序ABR的输入数据与输出结果020 U|>Js!$  
1.8几何像差及垂轴像差的图形输出024 *Q)+Y&qn  
1.9用波像差评价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028 h0GXN\xI  
1.10光学传递函数029 N7NK1<vw2  
1.11点列图035 ^t| %!r G  
1.12包围圆能量036 %c&h:7);  
m~}nM|m%  
第2章光学自动设计原理和程序037 % $J^dF_0  
2.1概述037 y(%6?a @  
2.2阻尼最小二乘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039 A;% fAI2Vr  
2.3光学自动设计的全局优化045 ] `lTkh  
2.4适应法光学自动设计程序049 Y,+$vj:y8  
2.5典型光学设计软件介绍054 y+c+/L8  
2.5.1国内实用软件054 zfS`@{;F`|  
2.5.2国外著名软件056 5-MI 7I@l  
本章附录060 ^JH 4: h  
第3章公差分析与计算061 (*#S%4(YX  
3.1概述061 Hi )n]OE  
3.2公差设计中的评价函数062 q$\KE4v"  
3.3光学公差的概率关系065 vzfWPjpKW  
3.4公差设计中的随机模拟检验070 u-8,9  
3.5公差设计中的偏心光路追迹074 UF?qL1w  
/CH*5w)1   
第4章目视光学系统083 9OX&;O+5  
4.1薄透镜系统的初级像差理论083 /op8]y  
4.2望远镜物镜设计091 -_B*~M/vV`  
4.3望远镜物镜设计实例100 x2 l~aw#?  
4.3.1用Zemax软件对双胶合望远镜物镜进行优化设计100 |SCO9,Fs  
4.3.2大相对孔径望远镜物镜设计105 h(ZZ7(ue  
4.3.3摄远物镜设计115 u1rT:\G1  
4.3.4反射式物镜设计130 :GK]"sNC  
4.3.5折反射球面系统设计143 H}`}qu #~V  
4.4显微镜物镜设计151 WS4J a$*  
4.5显微镜物镜设计实例157 sZ_+6+ :  
4.5.1低倍消色差显微镜物镜设计157 I~|.Re9a  
4.5.2中倍消色差显微镜物镜设计161 M/T ll]\|  
4.6目镜设计169 # R}sGT  
4.7目镜设计实例178 "|`euxYV  
4.7.1冉斯登、惠更斯和凯涅尔目镜设计178 c3lU  
4.7.2对称式目镜和无畸变目镜设计185 D&#wn.0|E  
4.7.3广角目镜设计189 )CKPzNf  
HW"@~-\  
第5章照相物镜设计195 Dg W*Br8<  
5.1照相物镜的光学特性195 0w)Gb}o$  
5.2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196 o!bV;]  
5.3基本类型照相物镜的演变形式201 <*oTVl4fS  
5.4照相物镜设计的特点205 hT go  
5.5数码相机物镜设计特点206 vnc- W3N  
5.6照相物镜像差的公差210 }hRw{#*8  
5.7照相物镜设计实例212 8#L V oR  
5.7.1用适应法自动设计程序设计反摄远物镜212 nHyqfd<V>  
5.7.2用阻尼最小二乘法自动设计程序设计双高斯物镜222 bf@H(gCW=  
第6章变焦距光学系统230 %?2y2O ,;  
6.1概述230 0i[v,eS  
6.2变焦距系统的分类及其特点231 A{|^_1  
6.3变焦距物镜的高斯光学238 @S9^~W3G3  
6.4变焦距物镜高斯光学实例254 Gu@n1/m@o  
6.5体视变倍显微镜259 *be"$ Q  
6.6变焦距物镜设计方法和设计实例261 < #FxI  
V$0mcwH  
第7章液晶投影仪和背投电视镜头设计268 AdD,94/  
7.1投影显示类型268 +cWo^d.  
7.2液晶投影仪的工作原理270 HQ:Y:  
7.3液晶投影仪照明系统的设计272 ` {/"?s|  
7.4液晶投影仪投影物镜的设计273 &$yxAqdab  
7.5背投电视镜头设计特点275 WYJH+"@%j  
0uL*-/|  
第8章其他光学系统278 owviIZFe  
8.1激光扫描系统和fθ镜头278 o4U0kiI@  
8.2光学信息处理系统和傅里叶变换镜头280 rHiBW!  
8.3红外光学系统283 r(j:C%?}C  
8.4空间光学系统289 G ,e!!J  
8.5空间光学系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实例292 T].Xx`  
8.5.1同轴三反射镜系统设计292 F1*xY%Jv^M  
8.5.2空间轻型大视场离轴TMA相机镜头的光学系统设计实例293 y**YFQ*sc  
8.6共形光学设计302 Z H2   
8.7计算机直接制版镜头307 [2{2w68D!  
8.8投影仪扩展广角镜头309 _9yW; i-  
8.9光刻机系统设计方法和设计实例310 jP#I](\eG  
8.9.1光刻技术发展历程311 6L"b O'_5K  
8.9.2光刻物镜312 b$q~(Z}  
8.9.3全球面光刻物镜设计315 ,Cd4Q7T  
8.9.4偶次非球面光刻物镜光学设计320 +2+|zXmT  
$px1D$F!  
第9章非球面和自由曲面的应用335 |G)P I`BH  
9.1非球面的表示方法335 .On3ZN  
9.2非球面的特性337 xwu b-yz  
9.3反射二次非球面的应用337 s.^+y7$  
9.4非球面设计实例339 O{p7I&  
9.5自由曲面343 iUbcvF3aP  
9.6自由曲面设计方法和设计实例358 eus@;l*  
9.6.1基于自由曲面的头盔式显示系统设计358 5/R ~<z  
9.6.2自由曲面在光刻机镜头上的应用365 :w]NN\  
+&r=XJ5:`p  
第10章空间热环境及杂散光影响分析371 5Y 7 %Z  
10.1热分析概述371 $9h^tP'CV  
10.2光机热分析理论及有限元方法372 Yyw9IYB;  
10.2.1热分析基本理论与方法372 nub!*)q  
10.2.2空间光机系统的热交换374 j$<g8Bg=o  
10.2.3有限元分析法374 3:<[;yo  
10.3热形变的光学系统面型拟合算法378 #r,!-;^'p  
10.3.1Zernike多项式378 X/bu z  
10.3.2面型拟合算法380 =3nA5'UZ  
10.4不规则折射率在光机热一体化技术中的影响384 hY/qMK5  
10.4.1梯度折射率384 IH`7ou{  
10.4.2不规则折射率面分布拟合算法387 Qb7&S5m  
10.5杂散光分析概述389 kkJ8xyO  
10.6空间遥感器的杂光水平评价方法391 )LsUO#%DO  
10.6.1杂光系数392 ZENblh8fs  
10.6.2点源透射率392 ']d(m?  
10.6.3杂光系数与点源透过率的关系395 %_G '#Bn<  
10.7杂散辐射防护设计396 ,kUg"\_k  
10.7.1关键表面和被照射表面397 <nK@+4EH"o  
10.7.2遮光罩和挡光环设计398 r?|(t?  
10.7.3光阑的设计与使用404 S~W;Ld<>fB  
|[p]]) o  
第11章衍射光学元件406 M,cz7,  
11.1概述406 og_ylCh:  
11.2衍射光学元件的实际光线和近轴光线追迹407 bN|1%[7  
11.3衍射光学元件在成像系统中消色差的方法411 =@&>r5W1  
11.4衍射光学元件在成像系统中对于热像差的校正414 '*EKi  
\=$G94%  
第12章偏振像差的理论419 p<&>1}j=  
12.1光的偏振419 /8u}VYE  
12.2偏振像差的定义420 5k?xBk=<  
12.3偏振光线追迹的方法422 C>F5=&  
12.4旋转对称光学面形中的偏振像差函数423 9ph>4u(R  
12.5旋转对称光学系统中的偏振像差函数427 fF2] 7:  
12.6薄膜设计与光学设计428 ?m9=Me  
EpTc{  
第13章计算机辅助装调430 I]42R;Sc  
13.1概述430 x_<,GE@  
13.2计算机辅助装调数学模型的建立430 yr*~?\  
13.3计算机辅助装调的像差数据处理433 sxdDI?W4  
13.4基于MoorePenrose广义逆的失调量求解方法438 R?dMM  
13.5光学系统计算机辅助装调的数值模拟440 I|2dV9y  
gc b8eB ,  
第14章非成像光学454 m:k;?p:x  
14.1辐射度学和光度学基本概念454 nITkgN:s  
14.2照明光学系统基本组成461 xCyD0^KY  
14.3照明光学系统的设计463 xa 967Ki9"  
14.4均匀照明的实现466 k4!p))ql  
14.5太阳光能量获取系统469 P,#l~\  
7f*b5$+r  
第15章Zemax光学设计软件应用476 3ly ]DTbz  
15.1概述476 @y6^/'  
15.2Zemax的用户界面477 Mp^G7JY,  
15.3Zemax基本操作483 )EcfEym.>  
15.4应用实例492 S2 P9C"  
kt7Emb}  
附录1双胶合薄透镜参数表(冕玻璃在前)498 OLGMy5  
附录2双胶合薄透镜参数表(火石玻璃在前)514 qZlL6  
6aWNLJ@  
参考文献529 9U@>&3[v  
2ppJ;P{k  
Gsy90  
,o0[^-b<  
实体书推荐,有需要的可购买来学习!
关键词: 光学设计
分享到:

最新评论

ljynrr 2020-09-02 15:39
谢谢楼主分享
qinzyong 2022-12-27 11:51
这本书很值得学习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