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巧妙开发“时间折叠光学元件” 开启光学成像新纪元
据麦姆斯咨询报道,麻省理工学院(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型摄影光学元件,该器件是基于光学元件中光线的反射时间来捕捉图像,代替了依赖光学元件排列的传统方法。研究人员说,该新成像原理为时间/深度相机打开了传统摄影光学元件无法触及的新世界。 具体地讲,MIT研究人员设计了一款新型光学元件,用于名为“条纹相机(streak camera)”的超快传感器,可分辨超短光脉冲图像。目前,条纹相机及其他超快相机已被用于拍摄每秒1万亿帧的视频、扫描闭合的书籍、提供3D场景的深度地图以及其他应用。由于此类相机依靠传统光学元件拍摄图像,因此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设计限制。例如,对于以毫米或厘米为单位的定焦透镜来说,透镜与成像传感器的距离必须等于或大于给定焦距,才能捕捉到图像,这就意味着镜头必须很长。 ![]() 视频播放地址:https://v.qq.com/x/page/f1346y6qqp1.html MIT媒体实验室(MIT Media Lab)的研究人员近期在Nature Photonics上发表的论文提出了一种新技术,该技术可让光信号在透镜系统内精确定位的镜子之间来回反射。快速成像传感器可在每次反射时间内捕捉单独的图像,从而成像出一系列图像:每幅图像均对应于不同的时间点以及与透镜不同的距离。同时,每幅图像均可在特定的时间被访问。MIT研究人员将这种技术称为“时间折叠光学元件(time folded optics)”。 该论文第一作者Barmak Heshmat认为:“当你手握快速传感器相机,来分辨通过光学元件的光时,你就可利用时间交换空间。这就是‘时间折叠(time folding)’的核心思想:你在此时看光,此时光传播的时间就等于你此时与光源的距离。因此就可以用新方法来排列光学元件,也就能实现以往难以企及的拍摄场景。” 新型光学元件架构包括了一组半反射式的平行镜子,用于减少或“折叠”每次光线在镜子间反射的焦距。研究人员通过在透镜与传感器之间放置一组镜子,可在不影响图像捕捉的前提下,将光学元件的排列距离缩减一个数量级。 在该研究中,研究人员呈现了时间折叠光学元件在超快相机及其他深度感知成像器件的三种方式。这类相机也被称为“飞行时间(ToF)”相机,用于测量光脉冲从场景反射出并回到传感器的时间,以估算3D场景的深度。 该论文的共同作者还包括:MIT计算机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室(MIT 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的研究生Matthew Tancik、媒体实验室相机文化部门(Camera Culture Group)的博士生Guy Satat、媒体艺术与科学副教授及相机文化部门负责人Ramesh Raskar。 原理解析:将光路换算成时间 该研究的光学系统的元件可将飞秒激光脉冲(1飞秒 = 1千万亿分之一秒)投射到场景中并照亮目标物体。传统摄影光学元件成像原理是:当光穿过曲面玻璃时,会改变光信号的形状,这种形状的改变可在传感器上创建图像。但该研究中光学元件的原理是:光信号并不会直接进入传感器,而是先在镜子间来回反射,用以精确捕捉并反射光线。研究者将其中的每一次反射称为“往返行程(round trip)”。在每次“往返行程”中,传感器会以特定的时间间隔捕捉一些光线,例如设定每30纳秒抓拍1纳秒。 ![]() 光信号两镜子间“往返行程”示意图 本研究的关键创新在于:每一次光的“往返行程”都会让焦点接近透镜,传感器依据焦点定位来捕捉图像。这样就可大幅缩小透镜尺寸。比如,条纹相机想要捕捉传统透镜的长焦图像:利用时间折叠光学元件,第一次“往返行程”将焦点定位在与靠近透镜的镜子组距离的两倍,此后每一次“往返行程”都使焦点与透镜离得越来越近。最后根据往返次数的不同来计算距离,因此传感器就可以放置在离透镜很近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