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叉零件的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A r,fmq
'Bx"i
\0fS;Q^{j
1前言 %^KNY ;E
Ah:d2*SR4
机械制造工艺学课程设计使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4"^v]&I
就我个人而言,我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自己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祖国的建设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Yx[B*] 2
由于能力所限,设计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给予指导。 5do49H_
ZVIlVuZ}
pOq9J7BS
2零件的分析 4ux^K:z
_ci8!PP
2.1零件的作用 2H,n"-9+
题目所给的零件是CA6140车床的拨叉。它位于车床变速机构中,主要起换档,使主轴回转运动按照工作者的要求工作,获得所需的速度和扭矩的作用。零件上方的φ22孔与操纵机构相连,二下方的φ55半孔则是用于与所控制齿轮所在的轴接触。通过上方的力拨动下方的齿轮变速。两件零件铸为一体,加工时分开。 SX1w5+p$C
CpLLsp hy
2.2零件的工艺分析 \%/Y(YVm
零件的材料为HT200,灰铸铁生产工艺简单,铸造性能优良,但塑性较差、脆性高,不适合磨削,为此以下是拨叉需要加工的表面以及加工表面之间的位置要求: T/$hN hQK
2.2.1小头孔以及与此孔相通的的锥孔、螺纹孔 Xte"tf9(C
2.2.2大头半圆孔Ф
JRr'81\
2.2.3拨叉底面、小头孔端面、大头半圆孔端面,大头半圆孔两端面与小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7mm,小头孔上端面与其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8[rZRc
1ir~WFP
由上面分析可知,可以粗加工拨叉底面,然后以此作为粗基准采用专用夹具进行加工,并且保证位置精度要求。再根据各加工方法的经济精度及机床所能达到的位置精度,并且此拨叉零件没有复杂的加工曲面,所以根据上述技术要求采用常规的加工工艺均可保证。 4{6XZ_J1
Mwtd<7<!A
rO[ Zx'a
3 确定生产类型 wl5+VC*l0
l1UN.l'p
已知此拨叉零件的生产类型为中批量生产,所以初步确定工艺安排为:加工过程划分阶段;工序适当集中;加工设备以通用设备为主,大量采用专用工装。 }cO}H2m
v43FU3
}AGdWt@
4确定毛坯 R>B4v+b
WH l vd
4.1 确定毛坯种类:零件材料为HT200。考虑零件在机床运行过程中所受冲击不大,零件结构又比较简单,生产类型为中批生产,故选择铸件毛坯。查《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后称《指导手册》)选用铸件尺寸公差等级CT9级。 6~ +/cY-V
z8JdA%YBM
4.2 确定铸件加工余量及形状: hQ _gOI
FA$1&Fu3Y
《机械制造工艺及设备设计指导手册》325页表15-7,选用加工余量为MA-G级,并查表15-8确定各个加工面的铸件机械加工余量,铸件的分型面的选者及加工余量如下表所示: G[lNgVbU@
qr'P0+|~5
l<-0@(x)
简图 ,M0#?j>
Oi4y~C_Xd
加工面代号 基本尺寸 加工余量等级 加工余量 说明 ^oXLk&d
D1 22mm G 3.02 孔降一级双侧加工 PzH#tG&.j
D2 !Ct'H1J-
55mm G 3.02 孔降一级双侧加工 ~JX+4~qT
T2 73mm 3 单侧加工 $.KDnl^
T3 50mm G 2.5 单侧加工 uePa4e!
T4 73mm 3 单侧加工 T{4Ru6[
表 1 v%8S:3
4.3绘制铸件零件图: 8m*uT< 5D
d: LP8
:\69N/uw`
5工艺规程设计 4h$W4NJK
wq>0W4(
5.1选择定位基准: V1 O]L66
工序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工序 工序内容 定位基准 -+Gd <U$
010 粗铣两端小头孔上端面 T1及小头孔外圆 090 扩中间孔 T1及小头孔外圆 m!sMr^W
020 粗铣中间孔上端面 T1及小头孔外圆 100 半精镗中间孔 T1及小头孔外圆 !9g>/9h
030 粗铣中间孔下端面 T3及小头孔外圆 110 钻2-锥销孔、螺纹孔、功螺纹 T1及小头孔 q-D|96>8
040 精铣两端小头孔上端面 T1及小头孔外圆 120 铣断 T1、D1 8omk4 ;
050 精铣中间孔上端面 T1及小头孔外圆 130 去毛刺 WmTg`[
060 精铣中间孔下端面 T3及小头孔外圆 140 检查 Ja%(kq[v
070 扩两端小头孔 T1及小头孔外圆 150 若某道工序有误返工 ;Y%.m3
080 精铰两端小头孔 T1及小头孔外圆 w<jlE8u
表 2 D)GD9MJ
0=I:VGC3
5.1.1 粗基准的选择:以零件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粗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表面为辅助粗基准。 M2rgB%W)m
2>h.K/pC
5.1.2 精基准的选择:考虑要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装夹准确方便,依据“基准重合”原则和“基准统一”原则,以粗加工后的底面为主要的定位精基准,以两个小头孔外圆柱表面为辅助的定位精基准。 R6E.C!EI
dZ{yNh.]
5.2制定工艺路线 j7v?NY
G21cJi*
根据零件的几何形状、尺寸精度及位置精度等技术要求,以及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精度,在生产纲领已确定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采用万能性机床配以专用工卡具,并尽量使工序集中来提高生产率。除此之外,还应当考虑经济效果,以便使生产成本尽量下降。查《指导手册》,选择零件的加工方法及工艺路线方案如下: 7#9yAS+x(
69JC!du
5.3选择加工设备和工艺设备 1zWEK]2.R
0k6S`e9gI
5.3.1 机床的选择: %bZ}vJ5b
工序010~060均为铣平面,可采用XA5032立式铣床。 e> Q_&6L
工序070~080采用Z550钻床。 uBA84r%{QQ
工序090~100采用镗床。 OE[N$,4I*
工序110采用钻床。多刀具组合机床。 xyPz_9
工序120采用铣断机床。 b&xlT+GN
L0EF
CQ7
5.3.2 选择夹具:该拨叉的生产纲领为中批生产,所以采用专用夹具。 |^T?5=&Kt
f) @-X!
5.3.3 选择刀具:在铣床上加工的各工序,采用硬质合金铣刀即可保证加工质量。在铰孔,由于精度不高,可采用硬质合金铰刀。 !F[^?:pK
KV]8o'
5.3.4选择量具:两小头孔、中间孔均采用极限量规。 ~ -zch=+u
a_amO<!
5.3.5其他:对垂直度误差采用千分表进行检测,对角度尺寸利用专用夹具保证,其他尺寸采用通用量具即可。 m+'vrxTY
$i.)1.x
5.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的确定 L_QJS2
'.1_anE]
5.4.1圆柱表面工序尺寸:
s2;b-0
前面根据资料已初步确定工件各面的总加工余量,现在确定各表面的各个加工工序的加工余量如下: * vW#XDx
q}MPl 2
uBqZ62{G
i2Cw#x0s
加工表面 加工内容 加工余量 精度等级 工序尺寸 表面粗糙度 工序余量 7FvtWE*
最小 最大 FCPiU3
x/^,{RrPk
(D2) 铸件 6 CT9 fLR\@f
扩孔 5.8 IT12 6.3 2.0 6.25 :Miri_l
半精镗 0.2 IT10 3.2 0.05 0.25 7<7
/NZ<I
扩孔 5.84 IT12 6.3 2.0 6.25 a[A9(Ftn
精铰孔 0.06 IT7 1.6 0.05 0.25 s6.#uT7h
表 3 cr"AK"TQ
{v~.zRW%]r
5.4.2 平面工序尺寸: C3z#A3&J
kSq1Q#Bxq
工序号 工序内容 加工余量 基本尺寸 经济精度 工序尺寸偏差 工序余量 7qT>wCVT
最小 最大 NZ=`iA8)X
铸件 2.5 CT9 9>1Gj-S2:
010 粗铣两端小头孔上端面 2 50.5 12 1.60 3.60 4Y:[YlfD.
020 粗铣中间孔上端面 2.5 27 12 1.65 6.5 ,+hH|$
030 粗铣中间孔下端面 2.5 21 12 1.75 6.5 m[%*O#_
040 精铣两端小头孔上端面 0.5 50 11 0. 35 1.16 M73d^z
050 精铣中间孔上端面 0.5 20.5 10 0.47 1.12 >nOU 8
060 精铣中间孔下端面 0.5 20 10 0.47 1.12 w|0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