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量子隧穿实验揭示粒子如何打破光速

    作者:佚名 来源:新浪科技 时间:2020-11-13 11:47 阅读:1173 [投稿]
    最近的实验表明,当粒子通过量子力学的“隧道”穿过势垒时,它们的速度应该能够比光速更快。

    研究人员使用一束激光作为势垒,并开启其中的磁场。然后,他们准备了自旋朝特定方向排列的铷原子,并让这些原子向势垒漂移。接下来,他们测量了从势垒另一侧出来的原子的自旋。测量任何单个原子的自旋总是会返回一个“上”或“下”的模糊答案。但是通过反复测量,收集到的测量结果将会揭示原子在势垒内部进动角度的平均值——以及它们通常在那里停留的时间。

    研究人员报告称,铷原子在势垒内的平均时间为0.61毫秒,与20世纪80年代理论预测的拉莫尔钟时间一致。这比原子在自由空间中运动的时间还要短。因此,这些计算表明,如果势垒足够厚,加速会使原子隧穿的速度比光速还快。

    谜题而非悖论

    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7年意识到,他提出的相对论使超越光速的通信成为不可能。想象两个人,爱丽丝和鲍勃,以极高的速度分开。由于相对论,他们各自的钟表报时不同。一个结果是,如果爱丽丝向鲍勃发送一个比光还快的信号,而鲍勃立即向爱丽丝发送一个超光速的回复,那么鲍勃的回复就能在爱丽丝发送初始信息之前到达她那里。“已经实现的效果先于原因,”爱因斯坦写道。

    专家们普遍相信,量子隧穿并没有真正打破因果关系,但对于为什么不会的确切原因还没有达成共识。“我觉得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斯坦伯格说,“这是一个谜,而不是悖论。”

    有些很好的猜想被证明是错误的。曼佐尼在21世纪初听说超光速隧穿问题后,与一位同事重新对此进行了计算。他们认为,如果考虑相对论效应(对于快速移动的粒子,时间会变慢),隧道效应会降至亚光速。“让我们惊讶的是,超光速隧穿也是可能存在的,”曼佐尼说,“事实上,这个问题在相对论量子力学中更为极端。”

    研究人员强调,只要不允许发出超光速信号,超光速隧穿就不是问题。这一点与爱因斯坦感到困惑的“鬼魅般的超距作用”类似。超距作用指的是相距遥远的粒子具有相互“纠缠”的能力,因此对一个粒子的测量可以同时确定两个粒子的属性。这种远距离粒子之间的即时联系并不会产生矛盾,因为它不能用来从一个粒子向另一个粒子发送信号。

    不过令人惊讶的是,相比物理学家对超距作用的绝望程度,对超光速隧穿的研究却很少令人过于惊诧。“对于量子隧穿,你不是在处理两个独立的系统,它们的状态也不是以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方式联系在一起,”在剑桥大学研究隧穿时间问题的格雷斯·菲尔德(Grace Field)说,“你是在处理一个在空间中行进的单一系统。在某种程度上,它似乎比纠缠状态还要古怪。”

    在一篇发表在9月份《新物理学期刊》(New Journal of Physics)上的论文中,埃里·波拉克和两位同事认为,超光速隧穿之所以不允许发送超光速信号,是出于统计学的原因:尽管在极厚势垒中发生的隧穿非常快,但这种事件发生的概率是极其低的。信号发送者总是倾向于通过自由空间发送信号。

    但是,为什么不能在超厚势垒上爆炸大量的粒子,希望其中一个能以超光速通过呢?难道仅仅一个粒子就不足以传达信息并打破物理学定律吗?斯坦伯格赞同这种情况的统计学观点,但认为单个隧穿粒子无法传递信息。一个信号需要细节和结构,在尝试发送任何一个详细信号时,通过空气发送总是比通过一个不可靠的势垒更快。

    波拉克表示,这些问题将是未来研究的主题,“我相信斯坦伯格的实验将会推动更多的理论。未来研究会通向哪里,我不知道。”

    这些思考将带来更多的实验,有些实验已经在斯坦伯格的计划清单上。他表示,通过确定磁势垒中不同区域的磁场位置,他的团队计划探测的“不仅包括粒子在势垒中停留了多长时间,还包括粒子是在势垒中哪里停留的”。理论计算预测,铷原子大部分时间都在势垒的入口和出口附近,但在势垒中间的时间很少。“这有点令人惊讶,一点也不符合直觉,”雷蒙·拉莫斯说道。

    通过探索大量隧穿粒子的平均经历,研究人员描绘出了一幅关于势垒内部的画面,比量子力学先驱在一个世纪前所预期的还要生动形象。在斯坦伯格看来,尽管量子力学给人以不可思议的印象,但这些进展让人们明白了一点:“当你看到一个粒子在哪里结束时,你就会知道它之前在做什么。”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