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研制成功“飞秒-纳米超高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龚旗煌院士团队研制成功“飞秒-纳米超高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几个飞秒的超高时间分辨率和四纳米的超高空间分辨率,成为介观光学与微纳光子学研究的强大实验测量手段。
北京大学物理学院介观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纳光电子前沿科学中心龚旗煌院士团队在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的支持下,研制成功“飞秒-纳米超高时空分辨光学实验系统”。该实验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几个飞秒的超高时间分辨率和四纳米的超高空间分辨率,成为介观光学与微纳光子学研究的强大实验测量手段。最近,研究团队利用超高时空分辨光发射电子显微镜(PEEM),首次从近场微观角度揭示了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近场增强与退相干时间的内在关联,相关研究成果以标题“Correlation between near-field enhancement and dephasing time in plasmonic dimers”于4月24日发表在物理学权威期刊《物理评论快报》(Physical Review Letters, DOI:10.1103/PhysRevLett. 124.163901)上。研究团队还首次从时间和能量布居演化两个维度全面揭示了单层WS2超快电子冷却和弛豫动力学过程,相关成果以标题“Ultrafast Electron Cooling and Decay in Monolayer WS2 Revealed by Time- and Energy-Resolved Photoe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于4月3日发表在纳米领域重要期刊《纳米快报》(Nano Letters, DOI:10.1021/acs.nanolett.0c00742)上。 在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实验中,团队利用PEEM高空间分辨率的优势直接观测到金纳米结构二聚体阵列体系中局域表面等离激元模式的近场分布(图1),通过激发光波长依赖的光发射强度测量和基于超短脉冲的光发射自相关测量,分别获得同一结构的表面等离激元的近场增强和退相干时间,发现两者之间的关联依赖于金纳米结构二聚体间隙和激发光的偏振方向(图2和图3),首次揭示出这种关联性由近场远场耦合和纳米结构局域作用共同决定。研究成果对于理解表面等离激元光子学中的基本物理问题以及拓展表面等离激元在高灵敏检测与传感、太阳能电池等微纳光子器件应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图1.金纳米盘二聚体结构示意图,SEM和PEEM图像 ![]() 图2.纵向偏振下PEEM测量的金纳米棒二聚体结构近场特性、以及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超快动力学 ![]() 图3.横向偏振下PEEM测量的金纳米盘二聚体结构近场特性、以及局域表面等离激元超快动力学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