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上海理工科研团队研发世界上首个超宽带光学全息技术

    作者:樊丽萍 来源:文汇网 时间:2019-12-10 11:20 阅读:1482 [投稿]
    上海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顾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创造性地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轨道角动量光束作为光学全息过程中的信息载体,实现了世界上首个超宽带的光学全息过程,为大数据信息时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术。

    假想有这样一种场景:当你和朋友们收到了同一份加密全息数据,然而利用不同的“光钥”解码,你的眼前呈现的是周杰伦在唱《说好不哭》,朋友呈现的是易烊千玺在跳街舞……

    或许有人会说,别逗了,能展现全息画面就不错了。然而,有一支科研团队,他们研发了轨道角动量全息技术,不仅颠覆了全息影像的传输方式,更是为传输过程设置了“信息安全”的保护屏障,使得这样酷炫的场景可以变为现实。

    近日,由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澳大利亚科学院与工程院院士、国际光学Dennis Gabor奖获得者、上海理工大学人工智能纳米光子学研究中心顾敏教授领衔的科研团队,创造性地利用具有“螺旋”特性的轨道角动量光束作为光学全息过程中的信息载体,实现了世界上首个超宽带的光学全息过程,为大数据信息时代提供了大容量全息术。


    顾敏院士

    北京时间12月1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长文形式发表在世界光学顶尖期刊《自然-光子学》上。顾敏为该论文通讯作者,上理工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特聘研究员方心远博士为第一作者。这是近年来中国科研人员在该刊发表的唯一一篇全息信息安全技术领域长文。

    对于传统全息显示技术而言,一张平面全息图往往只能记录一张图片,然而随着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往往我们需要利用相同的内存来记录下更多的图片。利用最新发现的轨道角动量全息技术,相同的内存能够将图片信息存储能力提高100倍,为下一代大容量全息技术打下基础。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