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摩擦理论解析
本文通过摩擦学理论阐述了切屑与刀具之间的相互作用。摩擦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属切削负荷分析领域,主要研究彼此接触的表面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相互作用。
本文通过摩擦学理论阐述了切屑与刀具之间的相互作用。摩擦学是一个相对较新的金属切削负荷分析领域,主要研究彼此接触的表面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的相互作用。 刀具磨损理论 在金属切削过程中,刀具会使工件材料变形,并以切屑形式将其剪切下来。变形过程会产生热量、压力和负荷,最终导致刀具磨损或失效。传统的磨损理论认为,失效是由于相互接触但并不相连的切屑和刀具之间的摩擦造成的。 然而,最近针对刀具失效机理的研究表明,在金属加工中,尤其是在加工高性能的工件材料时,所产生的压力和温度是造成刀具失效的原因,这正是传统磨损理论对于切屑/刀具表面上所发生的情况未充分描述的方面。 摩擦学研究已经确定,切削过程并非只是简单地将工件材料剪切下来,然后切屑和刀具之间的连接断开。事实上,还会发生第二次、第三次连接和断开。切屑被剪切下来后会粘在前刀面上,然后再被剪切,直到其最后从刀具上滑落。因此,磨损的主要原因在于反复剪切,而不是摩擦。 图 1 和图 2 显示了金属切削过程中的摩擦。如图 1 所示,工件材料的主要变形发生在区域 5。区域 3 是分离区,也称为停滞点,因为工件材料和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在该区域基本为零。初始剪切发生在主剪切区域 1,工件材料在该区域中被剪切下来并形成切屑。然后,在次剪切区域 2 中,切屑与前刀面接触。高压使切屑粘附在刀具的前刀面上。 图 2 更细致地显示了切屑在区域 2 中的运动。在子区域 A 中,切屑被极大的压力压在切削刃上,并且开始附在刀具上。在子区域 B 中,材料粘附在前刀面上。在子区域 C 中,切屑被从前刀面上剪切下来并沿着前刀面滑动,最后它从刀具上滑落。 图 1 还显示了发生在后刀面上的二次剪切(区域 4 内)。同区域 2 一样,后刀面也发生了同样的剪切和粘附序列。区域 4 中发生的情况会造成后刀面磨损,这种磨损与发生在区域 2 中的前刀面磨损相比更具预测性,因此相对来说危害较小。然而,在某些工件材料中,后刀面上的剪切作用会导致表面硬化或加工硬化,进而对切削刀具和工件产生不利影响。 |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