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光散射检测高速反流色谱
高速反流色谱法(HSCCC)是一项强有力的分离技术,并逐渐应用于天然产物化学。分析型HSCCC的仪器已经可以得到,并有在天然产物化学方面应用的综述。若干种类型的检测器已经被连接到分析型HSCCC仪器上,其中包括UV、IR ..
高速反流色谱法(HSCCC)是一项强有力的分离技术,并逐渐应用于天然产物化学。分析型HSCCC的仪器已经可以得到,并有在天然产物化学方面应用的综述。若干种类型的检测器已经被连接到分析型HSCCC仪器上,其中包括UV、IR和质谱(MS)等检测器。这些系统能提供关于溶质结构的重要信息。然而它们对于HSCCC的应用受限于仪器使用的复杂性(MS),高噪音水平(UV)或灵敏度(IR)。
光散射作为液相色谱法的一种选择检测原理已被提出。蒸发激光光散射检测法(ELSD)作为一种通用检测方法,是基于以下原理:洗脱液[例如来自一个高效液相色谱(HPLC)柱]被雾化和蒸发,从而在载气流中留下溶质的微小粒子。这些粒子通过一激光束,使光发生散射,散射的光被检测。其响应的大小与通过检测器的溶质质量有关。已经证实,使用HPLC分析碳水化合物和类脂时,ELSD会特别有用。 1.实验 溶媒HPLC级(Burdick & Jackson)。水通过Milli-Q系统(Millipore)净化。参比物从C.Roth Inc.(Karlsruhe,F.R.G.)购买。“微量”高速反流色谱仪与一个30 mL螺旋管和0.85 mm I.D.聚四氟乙烯管从P.C.Inc.(Potomac,MD,U.S.A.)获得;溶媒利用Milton Roy实验室的泵泵取;ELSD系统从Varex(Burtonsville,MD,U.S.A.)获得;色谱图被记录在Varian 9176型图记录仪上(满标1 mV)。 首先用固定相充满HSCCC螺旋管,然后开始旋转,这时固定相被持续泵入。当转速达到1800 r.min-1时,流动相通过入口被引入。当螺旋管达到平衡以后(即流出物由固定相改为流动相时),将流速调为0.8 mL.min-1。然后,将螺旋管出口与光散射检测器相连接。当基线变得平滑时指示溶媒已被完全蒸发。将化合物1~4(见图1)溶解在固定相里。样品溶液通过Valco公司的六通阀和0.25 mL样品环注入(图1,0 min)。注入的量为300 μg(1),10 μg(2),35 μg(3)和20 μg(4)。反压低于1378.95 kPa,运行后固定相保留90%。检测器预热20 min;时间恒量为1 s。将检测器的随意流动设为8,形成一个反压为220.6 kPa的氮载气流。 2.结果和讨论 HSCCC完成的标准化合物1~4的混合物的分离,这种分离由溶媒系统氯仿—甲醇—水(13∶7∶8)下层作为流动相完成。流速为0.8 mL.min-1。螺旋管流出物被直接引入ELSD系统的喷雾室内。喷雾室和排气管的温度被分别设定为110 ℃和80 ℃。设定相对高的温度是为了蒸发流动相中的少量水份,并使非保留固定相(含水的)尽可能微滴化。含水固定相遗留下来不会影响色谱。对于2~4化合物(熔点超过200 ℃)每种化合物每次注射10~35 μg时,可以得到很好的检测响应。而化合物1即使每次注射大于100 μg,也仅可给出相对微弱的检测信号。对此可能的解释为:熔点为117 ℃的7-甲氧基香豆素(1)以液状微滴通过检测器光束,由此导致激光光线不能有效地散射。当同一样品混合物被分离时,其信噪比优于光电二极管检测器。 ELSD是一种灵敏而非专一性的质量检测方法,其检测限大于毫微克数量级。然而,如果物质的熔点等于或小于喷雾室温度,则可能难以检测。正如这里应用的例子。这一点对于一个复杂的样品,象分析植物提取物时则必须考虑。由于ELSD是一个非破坏技术,为了在制备型HSCCC使用这个检测方法,可以在洗脱线上装置一个流量分离管。由于固定相的残留而引起检测噪音,典型的象UV检测器,则被完全消除了。我们的初步结果显示,对分析型HSCCC来说,ELSD是一种理想的、易使用的检测手段。进一步对于无紫外线吸收化合物和高紫外切断的溶媒的评价,目前正在我们实验室进行中。 |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