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通信机房的管理与维护

    作者:佚名 来源:本整理 时间:2011-11-24 23:10 阅读:3080 [投稿]
    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交流需求的日益增加,通信机房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通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信息交流需求的日益增加,通信机房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合理有效地充分利用通信机房,对于设备的运行维护、快速处理设备故障、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通信机房对环境的要求
    1.机房空气环境管理和维护
    机房的管理和维护主要包括电气环境、温湿度、防尘、防火和防鼠等方面。
    (1)电气环境要求
    电气环境的要求主要是指防静电要求和防电磁干扰等。
    防静电要求通信设备内部电路采用大量的半导体MOS、CMOS等器件。由于这类器件对静电的敏感范围为25~1000V,而静电产生的静电电压往往高达数千伏甚至上万伏,足以击穿各种类型的半导体器件,因此机房应铺设抗静电活动地板,地板支架要接地,墙壁也应做防静电处理,机房内不可铺设化纤类地毯。工作人员进入机房内要穿防静电服装和防静电鞋,避免穿着化纤类服装进入机房。柜门平常应关闭,工作人员在机房内搬动设备和拿取备件时动作要轻,并尽量减少在机房内来回走动的次数,以免物体间运动摩擦产生静电。
    对于长期运行但无法经常清洁的设备,专门对设备做一次清洁是很有必要的。在长期的维护工作中,有时会碰到电路板的告警,如果对该电路板重新插拔,清洁掉电路板插针周围的灰尘,电路板就会恢复正常。
    电磁干扰对通信设备的硬件和软件都有可能造成损害,通信设备本身产生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临近的电子设备产生影响。因此,设备在安装时,应与临近用电设备保持一定的距离,必要时机房应采取屏蔽措施,以免临近电子设备之间相互产生干扰。通信设备的机外布线最好与火线交叉通过,并尽量避免长距离靠近并行。
    (2)温湿度要求
    电信设备尤其是交换机等设备对机房的温度有着较高的要求。温度偏高,易使机器散热不畅,使晶体管的工作参数产生漂移,影响电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严重时还可造成元器件的击穿损坏。通信设备在长期运行工作期间,机器温度控制在18℃~25℃之间较为适宜。通信机房内不要安装暖气并尽可能避免暖气管道从机房内通过。
    湿度对通信设备的影响也很大。空气潮湿,易引起设备的金属部件和插接件管部件产生锈蚀,并引起电路板、插接件和布线的绝缘降低,严重时还可造成电路短路。空气太干燥又容易引起静电效应,威胁通信设备的安全。为了保持通信机房的相对湿度符合标准,可视机房具体情况配置加湿器或抽湿机。加湿器工作时不要离通信设备太近,且喷雾口不要正对着通信设备,以防喷出的雾气对设备有影响。加湿器和抽湿机可根据机房内温度计的显示数据随时调整。一般说来,机房内的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范围内较为适宜。
    (3)防尘要求
    电子器件、金属接插件等部件如果积有灰尘可引起绝缘性降低和接触不良,严重时还会造成电路短路。空气中存在着大量悬浮物质,在这些悬浮物质中,对通信设备形成危害的污染物不计其数。污染物一旦进入机房,就会吸附在线路板上,形成 人们肉眼能够发现和不能够发现的带电灰尘。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路板上吸附的灰尘越来越多,灰尘就会通过不同方式不同程度地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
    污染物对通信设备造成危害的事故现象主要有:元器件设计功能值改变;信号传输频率改变;输入输出值不稳定;系统运行不稳定;系统告警,重新启动时有时能恢复有时不能恢复;线路板出现故障,经测试,不能修复,只能换板。
    以上事故现象时有发生,如果维护人员不及时解决,设备维护事实上就成了被动维护。
    2.安全保障
    通信机房应有7×24小时的专业保安人员,用户进入机房时,需登记或持有通行卡方可入内。为了保证用户的托管设备安全,通信机房要具备电视监控及出入机房控制系统,达到整个楼层没有监视盲区的要求;电视墙监控系统应有专人7×24小时值守,所有录像保存3个月以上;出入机房门禁系统须采用先进的数据库管理,用户身份卡内保存有持卡人编号、进出区域限制及时间限制等,只有经过特殊授权的人员才能进入重要区域。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