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技术及新进展
单模光纤
G.652单模光纤在C波段1530~1565 nm和L波段1565~1625nm的色散较大,一般为17~22psnm·km,系统速率达到2.5Gbit/s以上时,需要进行
色散补偿,在10Gbit/s时系统色散补偿成本较大,它是目前传输网中敷 ..
单模光纤
G.652单模光纤在C波段1530~1565 nm和L波段1565~1625nm的色散较大,一般为17~22psnm.km,系统速率达到2.5Gbit/s以上时,需要进行 色散补偿,在10Gbit/s时系统色散补偿成本较大,它是目前传输网中敷设最为普遍的一种光纤, 色散位移光纤 G.653色散位移光纤在C波段和L波段的色散一般为-1~3.5psnm.km,在1550nm是零色散,系统速率可达到20Gbit/s和40Gbit/s,是单波长 超长距离传输的最佳光纤.但是,由于其零色散的特性,在采用DWDM扩容时,会出现非线性效应,导致信号串扰,产生四波混频FWM,因此不 适合采用DWDM。 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G.655非零色散位移光纤在C波段的色散为1~6psnm.km,在L波段的色散一般为6~10ps nm.km,色散较小,避开了零色散区,既抑制了四波混频FWM,可采用DWDM扩容,也可以开通高速系统。LuCent公司和康宁公司的G.655光纤,分别叫做真波光纤和SMF-LSTM光纤。真波光纤的零色散点在1530nm以下短波长区,在1549nm-1561nm的色散系数为 2.0-3.0ps/nm.km;SMF-LSTM光纤的零色散点在长波 长区1570nm附近,系统工作在色散负区,在1545nm的色散值为-1.5ps/nm.km。新型的G.655光纤可以使有效面积扩大到一般 光纤的1.5~2倍,大有效面积可以降低功率密度,减少光纤的非线性效应。国际上陆续又开发出了一系列新型通信单模光纤,如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包括康宁的LEAF和朗讯的TrueWaveXL、低色散斜率光纤TureWaveRS、斜率降低的大有效面积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色散平坦型非零色散位移单模光纤、以及斜率补偿单模光纤等. 有效面积光纤和低色散斜率光纤 康宁Corning和郎讯还分别推出了LEAF和RS.TureWave光纤。它们都是第二代的非零色散位移光纤。 LEAF光纤将光纤的有效面积Aeff从常规的50μm2增加到72μm 2,增加了32%。有效面积代表在光纤中用于传输的光功率的平均面积,因 而大大地提高光纤中SBS、SRS、SPM、XPM等非线性效应的阈值。从而使系统具有更大的功率传输能力。它可以承载更大功率的光信号,这意味可以实现更多的波长通道数目、更低的误码率、更长的放大间距和更少的放大器。所有这一切都意味拥有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成本。 RS-TureWave光纤的最大优点是 色散斜率小,仅为0.045ps/nm2.km。小的色散斜率和色散系数意味着大的波长通道数目、高的单通道码率,同时它还可以容忍更高的非线性效应。这也意味着更大的容量和更低的成本。 无水峰光纤 朗讯公司 发明的全波光纤ALL-waveFiber消除了常规光纤在1385nm 附近由于氢氧根离子造成的损耗峰,损耗从原来的2dB/km降到0.3dB/km,这使光纤的损耗在1310~1600nm都趋于平坦。其主要方 法是改进光纤的制造工艺,基本消除了光纤制造过程中引入的水份。全波光纤使光纤可利用的波长增加100nm左右,相当于125个波长通道100GHz通道间隔。全波光纤的损耗特性是很诱人的,但它在色散和非线性方面没 有突出表现。它适于那些不需要光纤放大器的短距离城域网,可以传送数以百计的波长通道。当可用波长范围大大扩展后,容许使用波长精度和稳定度要求 较低的光源、合波器。分波器和其他元件,使元器件特别是无源器件的成本大 幅度下降,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成本。康宁公司的METROCorTM光纤,消除了1380nm的水峰,其零色散波长在1640nm波长附近,也对色散特性负色散做了优化,使得其特别适宜于低成本的城域WDM系统。 |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