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光通信发展的几个关键技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1-10-05 17:34 阅读:4056 [投稿]
    一、引 言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光通信被认为是导致网络泡沫的重要原因,一时人们也“谈光色变”。可喜的是在过去两年中,宽带接入、数据业务的迅猛发展加速消化了带宽,骨干网出现了新的带宽缺口。目前,骨干传送 ..
    (1)OADM的应用
    目前,OADM的应用主要用于城域范围,长途省际干线尚未大规模应用。现在系统商提供的OADM都是串并混合型。串联一般采用“Band”上下,一次上下1个或2个波长组,对于一个波长组“Band”内的各个波长,则采用光开关并联的方式进行上下。在落地业务量不大的节点选用OADM将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性,可以节省大量背对背的OTU。
    (2)OADM的发展需求
    OADM要实现在长途WDM系统大规模使用,必须要满足以下需求:
    ●波长上下能力必须在50%以上,甚至达到100%上下能力。随着ULH系统的延长,WDM系统经过的OADM节点有可能是大城市节点。考虑到将来业务发展的不确定性和可拓展性,OADM要求更多的波长上下,因此波长上下能力应在WDM系统容量的50%以上。
    ●远端可动态配置的ROADM是发展的方向。目前,可以实现一定波长范围内的指配(例如在一个子Band内),但灵活性不够。将来则可以实现更大范围、更灵活的波长上下指配。特别是可变波长激光器和可调光滤波器的配合使用,可以更加方便上波长(通过改变激光器波长)、下波长(通过可调光滤波器),当然这两种器件都要求其调节范围在保证性能时尽可能大。目前,可调谐激光器可以达到单个OTU输出30个标准波长,而且精度很高,能够确保输出波长在寿命20年内的频率偏移10GHz以内。
    ●对WDM系统直通波长性能不构成影响。OADM作为节点设备插入到WDM线形系统中,会带来插入损耗,对上下光路和直通光路而言都有影响,特别是对于直通光路,OADM的使用将会影响系统跨段的设计以及节点间的距离。另一个影响是信道间的串扰,新的上下业务的处理将会对其它直通信道产生串扰,要求OADM有较好的隔离度,不致影响信号的正常传输。
    三、MSTP发展的几个问题
    MSTP发展方向将成为业内重要的讨论话题,尤其是MSTP如何将数据处理功能和数据网络更好地结合,是MSTP发展中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随着IEEE 802.17标准化的加快,各厂商RPR功能逐渐标准化,RPR实现了信号QoS、带宽公平算法、保护倒换等3大功能。目前,内嵌RPR功能的MSTP设备基本已经开发完成,并且有了一些应用。但是内嵌RPR的MSTP仍存在对数据业务处理能力的不足,其表现在只适用于环网拓扑结构,缺乏端到端标识业务及跟踪用户流量并保证业务性能的方法。
    要使MSTP更好地支持以太网业务,RPR技术必须与端口识别技术结合。这个技术可以是802.1Q,Q in Q,EoMPLS。由于MPLS应用的广泛性,人们目前更为关心的是MPLS技术与RPR的结合。
    1.内嵌MPLS功能的MSTP通过内嵌MPLS功能,可以较好地实现VLAN地址扩展,提供电路端到端的QoS保证。另外,可以提供新型以太网业务(如L2VPN),灵活控制带宽颗粒。EoMPLS隧道技术在MSTP上的应用主要是解决基于端口的识别和业务控制能力,但它本身仍然是一个Point to Point(在一对节点之间多条LSP)技术,无法解决多节点之间的带宽共享问题。直接将MPLS映射到SDH上无法解决带宽的公平分配问题,MPLS仍然有必要和RPR技术一起使用。
    LSP的建立有动态和静态两种方式,静态LSP的建立是通过网管配置实现,而动态则是采用信令协议方式实现。如果采用动态方式,就要涉及到三层路由功能,但是目前国内对MSTP的理解实现是两层以下的功能。能否定义简单的、可操作性强的三层功能来通过动态信令完成业务连接建立,同时实现不同厂商MSTP设备间的VPN互通是内嵌MPLS的MSTP发展的关键。
    内嵌MPLS的MSTP最终需要和MPLS路由器实现互通。考虑到MPLS信令本身的复杂性,EoMPLS(Martini draft)标准的成熟度,以及基于动态信令协议的MPLS的多厂家之间的互通性等,前景不容乐观。
    2.静态内嵌MPLS功能的互通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