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液晶技术在光通信中的应用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时间:2011-10-05 17:24 阅读:5580 [投稿]
    前 言 随着光通信的不断高速发展,系统对光器件的性能要求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液晶以本身特有的特点在众多新技术中存活下来并不断的成熟,目前,国外很多公司基于液晶的技术平台开发推出了一系列的动态可调的商用新 ..


    波长相关的光功率控制器件
    这类器件包括:动态增益斜率补偿器(DGT)、动态增益均衡器(DGE)、光可调滤波器(OTF)等。
    DGT主要对长途干线光系统中,由于多个EDFa 级连在终端产生一个光功率随波长变化的斜率,为了提高接收端的灵敏度,需要把这个斜率进行补偿。而采用液晶+晶体波片的结构很容易实现动态调节,达到补偿的最佳效果。4为光路结构图,图5为建模计算结果。基本原理仍然是对光的偏振态进行调制,所不同的是,图4中的晶体波片把光按照波长不同,对偏振态再进行一次调制,使得最终产生波长相关的斜率补偿,通过调节液晶上的电压值,从而可以改变调节的斜率,图5为在改变液晶驱动电压值的情况下调节的效果图。


    DGE则是把随意的光信号功率进行均衡化的一种器件。市面上MEMS技术和液晶技术平台是主流技术,都有商用化的产品,而以液晶为技术平台的DGE方案又分为包络型和通道型两种。包络型的理论依据为光谱信号的分解,通过多级的传递函数结构最后实现光功率的均衡控制,这种方案的优点为成本较低,缺点为均衡效果不如通道型的理想,并且控制比较复杂。通道型的原理则是把光按照波长分开,然后分别进行光功率控制,最后再均衡后的光合上。这种方案的优点为原理简单,均衡效果较好,缺点为成本较高。图6、图7分别为包络型和通道型的典型结构原理图。从应用和成本上考虑,通道型结构在集成光性能监控器(OPM)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利用液晶技术做可调滤波器目前还不成熟,离商用化产品阶段有一段距离,但是,国外很多机构仍然在做相关方面的研究。
    分享到:
    扫一扫,关注光行天下的微信订阅号!
    【温馨提示】本频道长期接受投稿,内容可以是:
    1.行业新闻、市场分析。 2.新品新技术(最新研发出来的产品技术介绍,包括产品性能参数、作用、应用领域及图片); 3.解决方案/专业论文(针对问题及需求,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执行方案); 4.技术文章、白皮书,光学软件运用技术(光电行业内技术文档);
    如果想要将你的内容出现在这里,欢迎联系我们,投稿邮箱:service@opticsky.cn
    文章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