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8-11-23 12:13麻省理工开发出“离子风”驱动无人机 [科技动态]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设计出一种“离子风”无人机,没有旋桨或涡轮叶片,无需化石能源或太阳能驱动。
    2018-11-21 12:21上海交大首次实现快速到达量子加速算法 [科技动态]
         上海交通大学金贤敏团队提出首个基于光子集成芯片的物理系统可扩展的专用光量子计算方案,首次在实验中实现了“快速到达”问题的量子加速算法。
    2018-11-20 22:58美国能源部展示X射线荧光显微成像技术 [科技动态]
         美国能源部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使用超亮X射线,对单个细菌进行了更高分辨率的成像,展示了一种称为X射线荧光显微(XRF)的成像技术,可作为生成小型生物样本三维图像的有效方法。
    2018-11-20 10:20物理学家创造出第一个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 [科技动态]
         一个国际物理学家团队创造了第一个三维非线性光子晶体,为更高效的光学器件打开了大门
    2018-11-19 14:38上海硅酸盐所在平面波导YAG/Yb:YAG/YAG激光陶瓷研究中获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李江团队采用非水基流延成型结合真空烧结及热等静压后处理(HIP)技术成功制备了大尺寸、高质量的平面波导YAG/Yb:YAG/YAG激光陶瓷板。
    2018-11-19 12:22景辉:提出具有“量子非互易特性”的二极管实现方案 [科技动态]
         湖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教授景辉,首次提出了一种具有“量子非互易特性”的二极管实现方案。方案涉及的新奇量子二极管效应,有望在单光子态操纵、光量子计算和量子光通讯等领域获得重要应用。
    2018-11-17 17:54科学家们用2D材料设计出功能性光学镜片 [科技动态]
         物理学家和工程师一直在设计,构建和测试不同类型的超薄材料,这些材料可以取代目前在相机和成像系统中使用的厚玻璃镜片。
    2018-11-16 16:26哈工大提出光子晶体通道中的自诱导光牵引效应 [科技动态]
         哈尔滨工业大学丁卫强教授与新加坡国立大学仇成伟教授、美国东北大学刘咏民教授等人合作,提出了光子晶体通道中的自诱导光牵引效应。
    2018-11-16 11:13灵感源于北极熊和壁虎!新型纳米纤维序列将能防水、绝缘甚至发光 [科技动态]
         工程师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最先进的方法,利用自然界中存在的材料制作纳米纤维阵列。它们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具有粘性、防水性、绝缘甚至发光的涂料。
    2018-11-16 10:30欧司朗推出新型脉冲激光二极管 提升激光雷达系统性能 [科技动态]
         欧司朗光电半导体(Osram Opto Semiconductors)公司推出新型SPL DS90A_3激光脉冲二极管,该二极管非常强大、高效,可显著提升激光雷达系统性能。
    2018-11-12 16:51非线性焦点调制显微方法实现快速低光强超分辨成像 [科技动态]
         从频域角度考虑光学显微成像,通过在传统共聚焦点扫描显微成像系统中加入相位调制元件,利用饱和光束照明下的非线性效应,获取了成像样品的更多细节信息,实现了低光强下(毫瓦级别)60 nm分辨率的超分辨成像。
    2018-11-12 10:53密歇根大学研发出火柴头大小的太赫兹辐射装置 [科技动态]
         美国密歇根大学的物理学家们已经在实验室中研发出能弯曲晶体内的光线以产生同步辐射的装置。
    2018-11-08 17:42西安光机所芯片集成微腔光学频率梳研究获进展 [科技动态]
         西安光机所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微纳光学与光子集成课题组在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大规模光子集成芯片”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支持下,芯片集成微腔光学频率梳研究取得进展。
    2018-11-08 17:23复旦大学成功研制出世界首个全硅激光器 [科技动态]
         复旦大学光科学与工程系陆明教授、吴翔教授、王松有教授和光源与照明⼯程系张树宇副教授合作团队,基于其研发的高增益硅纳米晶薄膜,成功研制出世界上首个全硅激光器。
    2018-11-07 23:11天然双曲材料有望颠覆现有红外光学元件 [科技动态]
         科研人员发现了一种天然双曲材料,该材料具有被称为面内双曲性的极端光学性质。该发现有可能将红外光学元件变得更为小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