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激光专家入选2015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名单
日前,中国工程院公布了该院2015年院士增选候选人名单。据悉,中国工程院2015年院士增选候选人提名工作于3月31日结束。经中国工程院主席团审定,最终确定的有效候选人共521位。
从名单上了解到,在“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部分的58人中,激光专家有两位,分别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的樊仲维,以及来自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张小民。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张小民已经入选了2013年的候选名单上,2015年是再次入选。 樊仲维简介: 樊仲维,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副院长、国家半导体泵浦激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筹)。研究领域是全固态激光技术及应用。作为项目负责人完成了国家重大专项、国家863计划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13个项目。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获得授权国际发明专利1项、国家发明专利80余项。获得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培养工程。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排名第1)、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排名第1)、北京市科学技术奖壹等奖(排名第1)、军队科技进步壹等奖(排名第4)各1项。曾任中国光学学会副秘书长、中韩光学技术研究中心指导委员会中方委员、《光学精密工程》和《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编委等学术职务。现任中国光学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全国光电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长、十二五国家(863计划)新材料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第三/四届创业板发行审核委员会委员等。 所组建的科研团队是科技部“高能量高光束质量全固态激光技术”重点领域创新团队、中国科学院“高重频高能量激光技术”科技创新交叉与合作团队。目前带领团队进行以高功率和高光束质量为主要特征的钕玻璃激光放大技术、皮秒/纳秒脉宽全固态激光技术等研究工作,正在承研的有国家重大科研装备、国家重大专项、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等。 张小民简介: 现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总师。 1987~1989年主持完成了LF-11#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改进任务。在该项目的研制过程中,重点解决了大口径高效率二次谐波转换和短波长激光探针技术。改进后的LF-11#装置是国内第一次研制成功的实用化倍频实验装置,二倍频能量转换效率达到60%,接近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 1990~1994年主持完成了星光-Ⅱ高功率固体激光装置的研制任务。该装置是我国九十年代开展激光惯性约束聚变(ICF)和X光激光实验研究的两大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之一。在研制过程中,成功地解决了激光脉冲宽度连续调整、大口径高效率三次谐波转换、高精度靶定位、窄线宽线聚焦光学系统和双脉冲产生等一系列关键技术,使该装置成为国内第一台能够进行三倍频打靶的高功率激光驱动器,主要性能达到国外同类装置的先进水平。 1995年,作为国家高技术863-416主题专家组成员,神光-Ⅲ总体技术研究专题组副组长,具体负责我国新一代ICF高功率固体激光驱动器总体技术路线与主要关键单元技术的研究工作。在一系列关键技术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装置的概念设计,提出了采用多程放大等新技术,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与工程问题,提高了装置的性能。 2001年至今,作为我国神光系列装置项目负责人,全面组织项目实施。目前,已组织完成了神光Ⅲ原型装置的工程建设,正在组织后续工程的建设。 2002年,作为所级项目负责人,组织完成我国第一台输出能力为200TW的超短超强激光系统的研制工作,该装置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2000年以来,先后在国内外各类期刊发表文章十余篇。 分享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