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斯, 1915年生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格林威尔。 16岁就进大学攻读物理学和语言学,24 岁那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汤斯几乎对每样事件都感兴趣,他是一个达·芬奇式的人物——一位多才多艺的科学家。他除了以物理学家和教授闻名外,也是一位潜泳运动员、旅行家、兰花栽培家和语言学硕士,他还是教学唱诗班的歌手,曾当过哥伦比亚大学附近一所教堂的执事。汤斯一踏上社会,就碰上第二次世界大战。那时,整个国家都忙于为战争服务。年轻的汤斯一心想从事理论物理学的研究,却找不到相应的工作。最后他只得进一家电气公司,当一名雷达工程师。雷达工程师的职责范围是研究雷达整体结构和工艺的设计,而不是搞纯理论的研究。但是,汤斯的才能并没有因此而被埋没;战争需要雷达,而制造先进的雷达需要扎实的微波电子学知识。于是汤斯开始悉心钻研微波电子学。不久他就成了一位精通微波电子学的专家,发明了第一台微波激光器。 }k%>%xQ.
成功是从一次失败的实验开始的。 7}xKiHh:
BJvVZl2h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飞机速度慢,发动机的声音响。防空部队靠耳朵听飞机响声来判断有无敌机入侵。开始时,请听觉特别灵敏的盲人监听。后来改用装有大喇叭的听音器来侦察敌机的来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飞机的飞行速度大大提高了,差不多可以达到声音速度的一半。用听声音的方法来侦察敌机实在太慢,往往听到飞机马达轰鸣声时,敌机就快到头顶上空了。因此,各国都集中科学家加紧研究制造当时刚诞生的电子防空设备——雷达。雷达的核心部分是微波振荡器,它产生频率极高的电磁波,通过雷达天线发射出去,射向目标;目标把射到它表面上的一部分电磁波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器接收后,在荧光屏上显示出目标的方位和距离。电磁波的传播速度为每秒30万公里,比当时飞机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不知快多少倍,这就满足了尽早发现飞机的要求;另外靠听音确定飞机的方位是很不准确的,只能知道飞机在某方位几十度的一个大概范围。雷达却能以误差只有几度的精确度测定飞机的具体位置。 lD(d9GVm{z
oR~+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