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学摇篮 长春光机所建所60周年
科技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准,多年来,作为吉林省科技领域的领军,作为科技国家队,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发展创新,为推动吉林省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产生10余项“中国第一” 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俱兴,国家建设急需科技的支撑。1952年初,中国科学院决定由东北科学院和仪器馆筹备处联合在长春建设仪器馆,作为新中国光学和精密机械学领域成立的第一个研究所,长春光机所肩负着重大的任务。 为了能尽早建立起中国光学领域的研究基础,长光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建立起光学设计与检验、光学工艺、等10多个方面的工艺和技术基础,初步构建起光学和精密机械学的研究基础。 在以王大珩院士、徐叙瑢院士等为代表的一批科学家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相继研制成功我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等10余项“中国第一”,一举改变了新中国在光学领域内一片空白的局面。 参与“两弹一星”等工程 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多年来,长春光机所不仅吸引了大批专家学者,还培养输出了众多高科技人才。 目前,长春光机所有8个硕士点、6个博士点、3个博士后流动站,先后为国家光学领域共培养和输出4600多名专业技术人才,有22位曾在长春光机所内工作和学习的专家学者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 据了解,长春光机所曾受命自主研制中国第一台大型光电跟踪测量装置,开创了我国自行研制大型光电仪器设备的先河。此外,长春光机所还参与了包括“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在内的多项国家重大工程任务,获得了包括两项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1700多项科技奖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