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 i^j1i
公共科目考试大纲 2E~WcB
为便于报考者充分了解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特制定本大纲。 zjVBMqdD
一、公共科目笔试内容 S9~X#tpKe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2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笔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两科,全部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 C^ngdba\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为客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 j8p</gd
申论为主观性试题,考试时限150分钟,满分100分。二、作答要求 \_?A8F
(一)行政职业能力测验 #/fh_S'Z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本或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6*`KC)a
(二)申论 gycjIy@t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aRSGI ja<L
三、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介绍 *?|LE
C
(一)测试内容 EBjSK/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主要测查与公务员职业密切相关的、适合通过客观化纸笔测验方式进行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部分。 ^mWOQ*zi;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常见的题型有:阅读理解、逻辑填空、语句表达等。 >B)&mC$$S
数量关系主要测查报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间量化关系和解决数量关系问题的能力,主要涉及数据关系的分析、推理、判断、运算等。常见的题型有:数字推理、数学 运算等。 o&]b\dV
判断推理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等。 [RtTi<F^
资料分析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形式的文字、图表等资料的综合理解与分析加工能力,这部分内容通常由统计性的图表、数字及文字材料构成。 "YU<CO;4VV
常识判断主要测查报考者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重点测查对国情社情的了解程度、综合管理基本素质等,涉及政治、经济、法律、历史、文化、地理、环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l ;"v&?
(二)题型介绍 [?rK9I&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涉及多种题目类型,试题将根据考试目的、报考群体情况,在题型、数量、难度等方面进行组合。以下是部分常用题型介绍。 @tQu3Rq@
言语理解与表达 I9S=VFhZ`
例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总体上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但劳动就业的增长却远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目前,尽管我国服务业吸纳劳动就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甚至已经成为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它对劳动就业的贡献率还是太低。我们务必利用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模式转变的机会,发掘服务业对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的巨大潜力。 P%?|V_m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 ^%(HZ'$wC
A.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服务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契机 p<b//^
B.服务业是保障我国就业快速增长的重要推动因素 gO>XNXN{
C.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有待进一步拓展 +/u)/ey
D.就业与经济增长不一致的主要原因在于服务业发展滞后 N ] KS\
(答 案:C。从文中“尽管……但……”的转折关系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对劳动就业的吸纳能力还不够高,有待进一步拓展。C选项符合题意。) \Fd6Q_
数量关系 IXE`MLc
第一种题型:数字推理。每道题给出一个数列,但其中缺少一项,要求报考者仔细观察这个数列各数字之间的关系,找出其中的排列规律,然后从四个供选择的答 案中选出最合适、最合理的一个来填补空缺项,使之符合原数列的排列规律。
4to)ff
例题:1 2 4 8 16 () >b2j j+8
A.16 B.24 C.32 D.36 l-;u*JA
(答 案:C。原数列是一个等比数列,后一项是前一项的2倍,故正确答 案为C。) y
%R-Oc
第二种题型:数学 运算。每道题给出一个算术式子或者表达数量关系的一段文字,要求报考者熟练运用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法则,并利用其他基本数学知识,准确迅速地计算或推出结果。 WZz8VF
例题:某地劳动部门租用甲、乙两个教室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两教室均有5排座位,甲教室每排可坐10人,乙教室每排可坐9人。两教室当月共举办该培训27次,每次培训均座无虚席,当月共培训1290人次。 0=N,y
问甲教室当月共举办了多少次这项培训? 3r{3HaN(^'
A.8 B.10 N?cvQR{r9
C.12 D.15 W+HiH`Qb]
(答 案:D。根据题意可知,甲教室每次培训可坐50人,而乙教室每次培训可坐45人。由此可计算出甲教室举办的培训次数为15次。) +NML>g#F~z
判断推理 XY1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