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研人员:沦为SCI奴隶,沦为科技官僚奴隶?

发布:cyqdesign 2010-10-09 09:43 阅读:6462
目前的SCI评估体制,让中国科技界非常被动:思路被人家引领,仪器要买人家的,成果要发表在人家的刊物上,大的奖项如诺贝尔奖还是人家说了算。 ni2 [K`  
.bP8Z =  
前不久新华社报道,中国科学院将实施“创新2020”人才战略,力争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结构合理、动态优化、充满活力的一流科技创新创业队伍。在这个背景下,社会呼吁了多年的SCI问题可能被淡化。此前,我们过分依赖SCI评估体制,导致出现了许多弊病。 "q=ss:(  
.=<s@Sg,t  
第一,研究人员的思路被禁锢。一些从国外回来的科研人员,在国外得到的训练就是发表SCI,其思路多为西方导师的,或追踪国际好的SCI刊物,重复设计实验,或干脆将国外做过的实验扩大规模继续做,基本没有原始的创新。发表SCI,必须有科研经费支持,而申请经费,就得要通过专家关,在专家的标准中,SCI先入为主。如果研究人员有很好的思路,但在SCI上没突破,或其思路与已发表的SCI观点不一样,就难以获批。这样,就容不得有太多创新。 j7a }<\  
/U!B2%vq_  
第二,科研人员的精力被浪费,将最好的创新年华交给了SCI文章。一个人最好的创造力应当是在30岁到40岁间,这时人的精力最旺盛,想法最多,也想做一番事业。然而,目前科研机构的体制,科研人员能不能发出工资来,或发多少,其评价标准就是SCI指标。科研人员为保证基本的人格尊严和生活需求,不惜沦落为SCI的“奴隶”。现在的科研跟经费跑,经费跟SCI跑,哪里允许按照自己的研究兴趣发展? _[(EsIqc(F  
%g5#q64  
第三,全民学英语,浪费了巨大的教育资源。目前,学英语占了研究生一半以上的时间,研究人员的成果还要求用SCI发表,而SCI刊物多为英文刊物。文章发表了,国内人再看,反而要给人家交版权费,要组织人再翻译回来,这就限制了中华民族整体科研思想的传播。其实,中国人发表了SCI,人家反而不太相信,而拒绝引用,这对中国科技资源造成了巨大浪费。 YIZu{  
LWhy5H;Es  
第四,科学家研究的仪器设备被国外垄断,国产仪器研发被压制。要写SCI,科学家必须有数据,而数据需要科研仪器,科研仪器就目前的质量水平看,肯定是西方发达国家的好,所以中国学者要发表SCI。就得买人家的仪器,这样,就永远打压了国产仪器研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仪器发明与改良都是非常重要的创新。然而,中国科学家为了发表SCI,一是不愿搞这样的创新,二是不愿买国产仪器。许多国家开放实验室,动辄拥有几千万元的仪器,但国产的几乎没有。 Ja 5od  
8tv4_Lbx  
第五,国内刊物被打压,被迫以发表低水平文章为主。由于许多单位规定发表国内学报文章不算数,于是好的文章都“出了国”,那些出国被拒绝的文章,才回来光顾国内刊物。国内刊物发表文章,是满足国内毕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生的论文需要,这样的文章多为模仿SCI刊物所写,从实验设计,到实验过程,到数据整理,观点多不新鲜,为低水平重复。这样办刊物,国内刊物很难走向国际。 ?f3R+4  
8EdaqF  
第六,科学家不愿作为新发明的“评判员”,不愿做与SCI无关的科技公益事业。办学术刊物,开学术会议,出版学术专著,申请科技成果,人才培养,发明技术专利等,这些与国家科技创新密切相关的科研活动,因不算绩效,没人愿去做。许多学者宁愿去审理国外的SCI刊物,也不愿为国内刊物审稿。这样,国家的整体科研与学术水平就停留在低水平上重复,自娱自乐。科学家本身的水平交给国外的刊物去评判,这是中国科学家的悲哀,也是中国科技界的悲哀。 6bjZW ~  
u*5}c7)uId  
目前的SCI评估体制,让中国科技界非常被动:思路被人家引领,仪器要买人家的,成果要发表在人家的刊物上,大的奖项如诺贝尔奖还是人家说了算。在这样的前提下,中国科学家永远是打工的角色,许多人浪费了青春乃至终身,一无所获,退休前就守着那些可怜的SCI,自己都不愿再多看一眼。 -:'%YHxX  
Hf1b&8&:K  
要摆脱这种被动地位,必须保障科研人员的稳定收入,不要让他们“为五斗米而折腰”,沦为SCI的奴隶,沦为科技官僚的奴隶。中国科学院,还有国内重点高校,应当严把入门关,通过政策渠道稳定科研队伍,在理论上提出自己的核心观点,敢于挑战权威;在应用上瞄准国际重大需求,以任务带学科,最终实现科研创新与突破。 I9aiAD0s  
:*[mvF  
(文章来源:新京报,作者:蒋高明 中国科学院植物所首席研究员)
分享到:

最新评论

高瑞 2010-10-09 11:10
想法 不错 支持一下
sskidtf 2010-10-09 13:04
指挥棒不对,下面不可能对。
luckytim 2010-10-09 13:22
科研乃为解决问题而生,不应流于SCI的形式科研。
mumapiaoyun 2010-10-09 13:35
人的需求是分层次的,如果连基本的生存都太不上,还谈啥理想。科学是需要一定基础的,所以苦命的孩子们还是先原始积累吧。
wdgsxw 2010-10-09 14:29
有SCI也不一定有人人啊 b!"qbC1  
ch4929 2010-10-09 21:27
评价模式就没有创新,说明最上层决策就有点死板
bairuizheng 2010-10-10 16:19
看国情科研问题还是很深刻的!
maoqinjun 2010-10-11 12:57
不错!顶起来!
lifei030110 2010-10-11 14:51
悲哀啊,这样下去是不行的
sven_zy 2010-10-12 01:22
河蟹的力量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