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一篇,一起讨论交流!) og<mFbqkq7
美国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宣布他们因发现了光行为同电子之间的一种普遍联系而使得他们在纳米光学领域获得了新的突破。据该研究的主持者Peter Nordlander教授介绍,光行为同电子之间这种联系能够被开发用于研制纳米天线,它能将光波转换成宽带电信号而使得信息传输效率极大地提高(其信息载荷将是目前传输介质的100万倍)。近年来,如何引导和控制光在比其自身波长更小的范围(如纳米)内传播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金、银等金属被认为是实现这一可能的理想介质。但迄今为止光波同大量纳米结构之间的耦合却一直未能实现。针对这一问题,在赖斯大学纳米光学实验室的资助下,一项由Peter Nordlander主持的、汇集了各学科领域的专家、旨在寻找光同纳米介质耦合途径的研究首次在赖斯大学展开。光同电子具有相似的物理特性,即二者都具有波粒二象性。类似光波的特定类型的波¾¾等离子激元(plasmon)可以像光在传统光学介质内传播那样在金属表面传播,当很小的金属纳米颗粒被置于金属薄膜表面时,它们就如同微小的天线一样可以传播或接收光波,并且目前已知电子也能模拟这种物理行为。受此启发,赖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有可能实现光同纳米结构和纳米器件的耦合,他们的实验证实了薄膜表面等离子激元与邻近纳米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等价于凝聚态物理中的“标准不纯问题”。这项工作是本世纪电子学、光学以及纳米光学领域内的一项重要突破,它获得了美国陆军、空军、Welch 基金、NASA和NSF等的支持。